,她们自然没什么说头。
等到这婚事顺利结成,一家子拜见的时候,更是让小宝娘一人一根银簪子收买了,怎么看这么继婆婆顺眼,顺带还想着有这么一个祖母,以后自家的孩子也能得些好处,说不得还能有个前程,不是说那便宜弟弟在京城当差吗?这听着就是个有出息的不是!
小宝娘的男人回到了村子里,就在沙河镇的南面,离着阿玉家也不算太远,只是要绕路而已,一桩两进的青砖宅子,加上老掌柜自己的五十亩地,小宝娘的一百亩,单是这些收入就足够他们生活还有的剩,更别说小宝娘那里还有千把两小宝给的私房钱,一切都朝着安定的方向发展着,阿玉总算是放心了,让丐帮给小宝送了信去,他盘算着,这个时候估计小宝已经在神龙岛了,不知道是不是能顺利的收到消息。
不过等着一切尘埃落定,阿玉又想着,原本康熙让小宝衣锦还乡的时候在扬州来了一出大被同眠的,这一次若是来了滁州,他还有这个机会吗?这个真的不好说呢!
不想了,不想了,这个还有几年呢,他如今帮着小宝解决了这件大事,也算是放下了心里的一桩心事,其他的时间,他还是好好的关注一下自家的事情吧!三郎如今也十四了,马上就是说亲的年纪,大郎家的刚生了个闺女,作为他们一家子里唯一的闺女,孙女,目前颇受宠爱。
如今阿玉家虽然家业兴旺,可是好些都是吃的老底,除了田地,每天的收入和花销还不能完全的持平,若是将来分了家,估计更是如此,他心里不断的盘算,想着怎么把家业在折腾的兴旺些,好歹让家里每一个人以后都能有一门好手艺,等着他走了,几个兄弟都能过的不错,将来也好帮着自家的孩子。
大郎打猎很不错,也许是跟着他学武学的好,或者是上山折腾的早,几年下来,经验已经很不错了,是个不错的猎手,就是采药也很有些章法,老二打猎一般,不过做些竹制品已经很有些看头,以后当个篾匠其实也是不错的,三郎跟着自己学了硝制的本事,虽然到现在也不过是打个下手,可是以后也能当门吃饭手艺,至于石头,才四岁,已经开始读书了,虽然不算聪明,可是也算是认真,再加上从小学起,就是在不争气,估计到了十来岁,考个童生应该还成,以后当个蒙学的塾师应该是行的。自家儿子他是准备把医术传下去的,这样一来,每一家既有田地保证了粮食,又有了手艺挣钱补充,想来只有慢慢的越来越好的。
只是有一点,大伯让自己当村长,自己到底年轻了些,威信虽然还成,毕竟有着小医馆开着,可是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最近往镇子上走了一遭,这才发现地位,社会地位太低了,这就是硬伤,他想着也许自己该想法子再去考试,童生也好,秀才也好,这要是考了,在村子里地位就高了,最要紧的是秀才能见官不跪,这是好福利,他可不想动不动就给人下跪,如今家里的地已经不是荒地了,已经开始要上税了,前几次来收税的都是大伯接待的,他虽然知道这每一次都不容易可是到底不是自己感同身受,如今想到自己以后要和这些税吏周旋,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若是自己有了功名,那么底气就足了,那些税吏也会客气几分。
想到这些,阿玉再一次动用了丐帮的人脉,开始为自己考取功名做准备,反正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考试了,他心里平静的很,卖了一大堆的书回家,开始做复习,这么些年了,他还真是有些松散了。
阿玉要科考,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阵的大风吹过了整个村子,不说村民们是怎么样的交头接耳,一个个惊异莫名,就是大伯也一下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看着阿玉的眼神都能直接把蜡烛点燃了,还时不时的趁着大家不注意,一个人再屋子里望着天空喃喃自语,若不是阿玉心里清楚,只是大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和天上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祖宗们交流,估计这时候他就该去给大伯下一剂蒙汗药冷静一下了。
在大伯的眼里,自家侄子,没有先生,没有读书,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学了这么多的本事,会医术,如今又要去科考,简直就是神迹了,这样的神迹,他想不出是怎么出现的,他自然不懂什么穿越,什么灵魂转换,更不明白其他的现代化词语,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祖宗显灵了,这是老秦家要发达的迹象,除了这个还能说什么呢!看看那些跟着阿玉学认字的人,不管是大是小,一个个的,到了如今能看的懂账册,能算清楚银钱,他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这个时候,侄子居然一个大跨步,要考试了,虽然他不知道到底侄子能不能考上,可是能去考试,这就已经是个奇迹了。不是吗!
想想那些老爷,想想当初在扬州这个大城市里那些士子的地位,他就是一阵的激动,就是大伯娘这个时候也兴奋异常,她的小儿子可是跟着阿玉学的,若是阿玉能考上,哪怕是个童生,那么也就是说,自家儿子以后也有这样的机会了不是!这可是不单单是脱离文盲啊!是进一步往上爬的希望,这样的一个希望简直就是带动了整个家的活力。
对于读书人最大的支持,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各自做着自己认为最该做的事情,比如孩子们一个个都被带离了阿玉的身边,不让这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打扰到阿玉,还有所有的活计都远离阿玉而去,无论是打猎还是其他,都有别人抢着干了,他们总是用一种充满着希望的眼神看着阿玉,希望阿玉能带给他们新的荣耀。
丐帮做事情很利索,当然这和阿玉一张一千两银票不无关系,拿着银子砸下去,很快什么秀才的作保,什么五人联保全解决了,银子就是好东西啊!拿着银子开道几乎没有什么阻力,这个小宝的世界里,这个是最明显的特征,阿玉自然不会放过,就在小宝娘出嫁一个月后,正好是一次童生试,万众瞩目中,阿玉离开了村子,慢慢的到了县城,开始了他在这个世界的科举。
对于一个四书五经学了几辈子,考试已经考到过举人的久经战阵的人来说,县试简直就是弱爆了,没有任何的挑战性,截搭题,填空题,阿玉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做完,不过他总算还知道什么叫做低调,不紧不慢的在中间交了卷,他不指望自己当什么案首,也不想当什么案首,没有必要啊!而且还危险,就他一个都没有蒙师的家伙,要是真的考上了案首,这才是逆天的大事,说不得还有人以为是舞弊,然后追根究底,最终只怕自己的老底都要让人翻上几回,到时候自己怎么认字的,怎么读书的?这都没法子解释,毕竟这考试书籍他可是到了最近才全部买齐全的,这说出去谁信?搞不好还容易暴露自己托了丐帮砸银子的事情。
阿玉很淡定,默默的在县城客栈等着消息,童子试五十取一到七十取一不等,看着今天这人数,估计自己运气不错,人不算太大,基本五十取一没有,六十取一也有了,算是平和的,他盘算过了,自己只要过了就成,只要有了参加府试的资格就够了,四月去一趟府城滁州就成了,至于乡试,自己好像要去合肥,自家挑的这个地方,算起来是属于安微的最东面。从考试角度说,自己选的还真是不赖,正好避过了江苏,浙江这两个科考死亡组,选了相对好考些的省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县试出成绩很快,不过是第三天,大大的榜单就出来了,不出阿玉所料,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榜单上,不过不是他以为的中间,而是第十名,这让他有些诧异,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虽然自己留了手,按照当初第一次县试时相对中等的水平做卷子,不过这里是安徽,不是山东,要知道山东可是孔孟之乡,那里文风鼎盛,考试相对也难一些,这教育水平有差距,这名次自然也就有了不同。
阿玉顾不上边上跟着来看成绩的大郎欢喜的大吼大叫的闹腾,开始想着自己在府试中该拿出几分水平的问题了,至于秀才,这个很难吗?在这清朝初年的时候,大量的文人世家还没有出来参与科举争夺,这个时候考试真心比较容易过啊!竞争力不够呢!
阿玉神兜兜的看看周边那些考生,心里小小的自得了一下,自己可是在乾隆年间都能考上举人的人呢!这时候的考试,自己一个秀才难不成还拿不到!
嘚瑟的阿玉回家了,迎接他的是满满一个村子的欢呼,这个山中村落居然也出了一个读书人,一个童生,真的是太让人振奋了,当然那些孩子倒霉了,因为他们的家长们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单单认识自己的名字这么简单了,他们被赋予了新的希望,估计以后的时间里竹笋烤肉会经常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