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仅仅用了一年,阿玉顺利的把自己的身份转换成了秀才,而这个功名带给整个秦家村的变化是巨大的,不说别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西南面那个猎户村子来人和秦家大伯商议,想要并入秦家村。
这些猎户可以不在意秦家村发展比他们快,也可以不在意这里人员比他们多,毕竟他们是靠着打猎吃饭的,那边上山更容易些,猎物也更加的丰厚,可是他们不得不在意将来儿孙的发展,不得不考虑家人的健康。
原本阿玉是个大夫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有些亲近的意思,所以有闺女嫁到秦家村,虽然那边条件没有秦家村好,娶秦家村的媳妇还是有些困难,可是这已经让两个村子成了姻亲之村,他们看病什么的也方便了很多,可是当阿玉成为童生之后,他们心里多少有了些加入秦家村的念头,想到秦家村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在阿玉的教导下读书识字,这让他们万分的艳羡,只是破家值万贯,他们依然难以舍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等着阿玉正紧的成为了秀才,他们再也等不得了,秀才当塾师,束脩还便宜,外带知名大夫,这样的生活条件哪里找去,若是在加上清一色的砖瓦房子,开垦荒地的保证,投献土地的可能(封建王朝特色,秀才能免一些税赋劳役,到了举人,基本没有土地数目限制,这就是特权阶级的表现,所以才会有范进中举的疯狂啊!),这一切都像是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勾的他们心里一阵阵的猛跳,赶紧的,行动吧!速度快的生怕有人抢在他们前头得了好处去。
作为秦家村姻亲村落,还是在山里,零落的基本不怎么交税赋的村落,距离秦家村最近的村落,这依附而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行政上的障碍的,这样一来,秦家大伯自然也就没有了推脱的可能,更何况人家都说了,这买房子的银钱他们都是自己交,即使借钱也会交,最多欠上一些,以后用猎物来还,或者,把自家原本那个小村落的土地当成银钱,和秦家大伯交换,那里好歹也是有登记在册的,开垦一下,中田不保证,下田总是可以算的,这样爽利的作风,连最后一个婉拒的可能都给堵死了。
于是乎,秦家大伯和阿玉有关于扩大西面四套三进小院的计划被再一次扩大了,村落图纸上,向南的地方又被一字排开安排了五个目字,也就是十五个小院,若是在加上最后一长溜的牲畜棚子,整个围屋的面积已经超过了阿玉最初的计算,若是按照一个院子一户人家来算(包括大郎他们一人一个三进),秦家村将达到五十三户人家,总计人口也超过了二百五十人,迈步进入安徽省中等村落的行列,其中阿玉的学生也将突破五十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学生。这个数字,让阿玉觉得头疼了,这么多孩子,他该怎么教?
至于那些猎户们说的土地,老实说,阿玉不缺银子,他还真是不在意这些银子,只是他也不是什么普度众生的佛陀,更深刻明白什么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他只能很是尽心尽力的往哪个猎户村子里走了一圈,看了看那些土地,以及地契,实在是不能看啊!那里地确实不小,和秦家村这里也没差多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不是三四亩,就是五六亩,只是那些地大多都是坡地,虽然是缓坡,可是这地里杂石比较多,种地很是麻烦,这也是这些猎户们一致没有转换成农民的原因,更要紧的是,因为是缓坡,也就是说,若是山上野猪泛滥,那么这里若是种了粮食,也最容易受到哪些牲畜的祸害。
虽然问题多多,大伯都说不合算,比着荒地买还差不多,可是阿玉最终还是收下了这片地,甚至把这个村子边上一圈都买了下来,总计有三百亩,就用外头坡地的地价,只是他也不种地,直接种果树,苹果,柿子,山梨,葡萄,果树底下种西瓜,用木栅栏把整个果园都围起来。
不去说谁吃亏,谁便宜,在阿玉看来,他这是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了一份家业,就凭这也比留下银票好多了,最起码这东西人家偷不走,再眼红也没用,而且这果园,种的时间越长,就越是值钱,若是那天自家村子人口越发多了,周边沙河沿岸的村落多了,说不得这果园还能卖出上等田的地价呢!毕竟他知道,这清朝还有二百多年的气运,自己这一手还是很值得的。
至于那些果子,不管是以后卖钱还是送人,甚至是酿酒都是可以的,若不是这里没有茶树,阿玉都想要弄点茶园了。他经历了这么多位面,深刻的意识到,什么都没有比土地更实惠的东西了,手里这么多银票,他拿着都觉得不安,总觉得留下这些那是在变相的鼓励自家孩子当个纨绔,还不如变成实物踏实。
看看阿玉如今的那些书,就知道他这种心态了,原本不过是当成一个装饰一样的书架,如今已经满满的了,还另外做了两个更大的,并排而列,靠在墙边,架子上各种市面上买得到的书籍几乎都有,虽然这也是因为县城的书店不大的缘故,可是这也花费了阿玉三百多两的银子。
不单是科考专用书籍和延伸理论参考齐备的和县学有的一拼,医学典籍齐全的让人咋舌,还有其他的游记,散文,史书,诗歌,散文等等就是兵法,杂学,道家佛家经文也能找到,比镇子上的书店都齐全些。若是村子里什么时候出个读书种子,都不用去外头买书,只要在阿玉这里抄上一本就行了。
大伯不知道阿玉到底有多少银子,不过他知道不少就是了,从小宝不断的让人送东西过来,他就明白,自家这个侄子从今以后怕是不用为银子发愁了,看看小宝送礼的气派,就明白那个孩子估计是发达了,能在发达后这样记挂着儿时的伙伴,那是侄子的福分,他坚信,这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至于阿玉买书,买地,他更认为这是家业兴旺的征兆,有什么能比书籍更能体现一个家的底蕴?只有读书人家,那才是真正的好人家。甚至他还不断的鼓动几个继子,好好跟着阿玉学习,若是有心,挤出时间,把阿玉的那些书抄上一遍,一来能更好的学习,二来还能给自己的儿孙们多些家底,只有读书人家,清贵人,才会用书籍当做传家之宝。拥有书籍的人家,也是最有可能代代兴旺的人家。
大伯的这些观点让大伯娘很是认同,大郎他们也频频点头,想想当初家里最难的时候,若是当初自家亲爹是个读书认字的,估计就能在店铺里当个账房文书,那里还会在街上等活,遭受那样的无妄之灾!
至于秦石更是被揪着耳朵念叨,要努力学习,和堂哥一样,去考一个功名回来,也好让爹妈脸上有光,就是才准备开蒙的阿玉的儿子,也备受念叨。
等到阿玉二十岁那年,又顺利考中了举人,这一下子,大伯兴奋的出了一趟远门,去了老家祖坟上香,顺带把祖上三代的坟茔也迁徙到了白米山西南,他觉得这白米山就是自家的风水宝地,若不是自家在这里住着,又哪里有这样的运气,一下子从吃不饱,穿不暖转换到了书香门第!
阿玉成了举人,家中大门已经被敲碎了重新翻盖,门口多出了一套代表着举人身份的门户,前院的倒座也被重新翻新,还往前扩了一大步的面积,对外开了门,一边三间正紧的成为了学堂,另一边三间成了医馆。而那硝制皮子的活计已经全都教给了大伯和三郎他们,当年房子建好之后,大伯就开始折腾着搬家,说是让三郎在新屋子里成婚,阿玉知道,这是大伯为了将来兄弟萧蔷做的准备,也不好阻拦,他也没有把自己挣的家业全给了别的兄弟的打算,毕竟如今不是上几次,自己没有后代,无所谓,他总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不是!所以到了如今那一溜的三进小院已经全都住了进去,头一套是大伯伯娘带着秦石,后面就是大郎,二郎,三郎。
阿玉的大儿子已经四岁,还有一个一岁的闺女,秦石也已经六岁,大郎的闺女三岁,还有一岁的小子,二郎也有了一个刚出生的儿子,三郎刚成婚不久,媳妇还刚怀上,老秦家人口兴旺的让大伯每一天都是眉开眼笑的。
阿玉成了举人,老秦家自然立马全都免了差役税赋,至于别的村民也忙不迭的来找大伯,想要投献,在官府里把田地都记到阿玉名下,免去税赋劳役,算是让他们也沾一沾举人的福气。当然他们也不会不识相,什么好处也不给阿玉,每年低于朝廷利税一半的好处费还是会给的,算是让阿玉和他们好处共享。更要紧的是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得到阿玉这个举人老爷的庇佑,以后少些麻烦。
大伯自然是答应的,这是施惠于民,(虽然损害了朝廷官府的利益),更要紧的是这是自家侄子的体面,地位,他怎么能不干?
至于阿玉,这个时候却没有了这样折腾的心思,他心里在念叨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小宝,这个时候,小宝也有十八岁了,按照书里写的,他该下江南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他能感觉的到,小宝一定会来看他的,就是不是为了他,也会去看他娘,如今小宝娘—韦春花可是就在沙河县当着地主婆呢!
阿玉不断的掰算着日子,又向丐帮询问消息,几经折腾,这才盘算下来,如今的小宝,只怕还在莫斯科,记得书里说,韦小宝到达莫斯科是四月份,算计日子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