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四十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1449年发生“土木堡事变”事变之后,明朝进入衰退期。

    朱棣称帝后,明朝迁都北京即燕京。燕京远离中原,位于蒙古高原东麓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地区。从古至今燕京到燕京西偏北的张家口一线,是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便捷交通要道。因此燕京之地经常被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掌控,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在燕京建都的主要目的是从燕京去蒙古草原非常方便,因为元朝朝廷除了统治中国,还统治蒙古草原、西域、中亚和欧洲等广大地区。

    朱棣迁都燕京是汉人大一统朝廷第一次在这里建立首都,主要原因是南京被战火毁灭了,明朝廷必须迁都。由于首都是国家首脑所在地,是全国运行的指挥管控中心,因此具有良好的防御性和交通便利性。

    当时,在防御性和交通便利性方面燕京都不具备成为中华都城的基本条件,由于地理格局的限制,在中华之地满足建都条件的地方很少,往往防御性好的地方,都位于偏僻之地,而交通便利之地,往往都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没有防御性可言。因此,朱棣只能选择他和他的朝廷熟悉的燕京建都,他们经营燕京十几年,已经习惯燕京的气候和生活方式。

    明朝建立初期,燕京就是扼守燕云十六州长城防线,守卫张家口和山海关的军事重镇,燕京是一个战争风险非常高的城市,将这里设为国家首都,就是把明朝廷摆在一个火山口上,它被草原民族攻击是迟早的事情。

    明朝迁都后,朱棣举全国之力整修长城,加强长城防线的兵力部署,防御蒙古和满清。朱棣多次带兵深入蒙古草原清剿北元势力,但是由于蒙古高原广阔无边、四通八达、环境恶劣,以步兵为主明军很难追击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军队,明军稍不留神就会落入蒙古军队布下的伏击圈,因此明军对北元军事行动收效甚微。加上盘踞东北的满清势力日益做大,明朝廷要想过安稳日子确实太难了。

    为了坚强海防,明朝将广西沿岸地区划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防止西南人民出海谋生,以海盗勾结。在全国沿海地区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设立水师卫所和海防炮台,防御东洋倭寇、南洋海盗和西方武装商贸集团。

    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感觉国家已经风雨飘摇,因此他们开始结党营私,给自己找后路。戍边御敌卫所长官利用军事外交的机会,与境外敌对势力达成秘密的攻守同盟;负责海防的卫所长官与倭寇、海盗和走私商人勾结,谋取暴利,导致国家丧失海防、经济损失;负责经济监管的文官,与奸商勾结,蚕食国家专营产业,掩护奸商逃避税赋和劳役等,因此导致国库空虚,皇帝和朝廷无钱可用;负责朝廷物资、文物和典籍管理的文官,经过做假账、以次充好、扣发物资等国家的重要物资转卖给商人谋利。由于海外势力觊觎中华文物、文化典籍和科技典籍,因此负责这方面管理的文官,就待价而沽,将明朝廷的文物和典籍偷偷卖给海外的求购者,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们发现明朝庭国库、文物和藏书等全部不翼而飞!

    由于明朝廷文武百官组成的东林党等会党,受到海外洪门、共济会和光明会的支持和操控,因此明朝廷腐败和卖国亦演亦烈,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就是这些奸党一手造成的!

    葡萄牙人于1510年占领印度果阿,又于次年占领香料贸易中心马六甲(满剌加)。数年后,葡萄牙人开始在东南亚的香料主要产地马鲁古群岛(即摩鹿加群岛,又称香料群岛,今菲律宾)构筑筑堡,以控制香料货源地。

    明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治从马六甲航抵广东珠江口屯门澳,与当地居民进行了香料贸易——这是第一位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的方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

    此后,葡萄牙人通过马鲁古群岛——马六甲航道获取香料,用来供应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市场,成为新的香料贸易垄断者。由此,东南亚香料大规模进入欧洲,利润最高可达十余倍。

    为寻求同样具有高额利润的瓷器、生丝及其他中国商品,1513年,果阿葡萄牙殖民总督阿尔布克尔克派遣乔治·欧维士一行,携带一批货物乘中国商船到达广东珠江口外的屯门。

    广州地方官员准其进行贸易,但不许上岸居住。葡萄牙人在中国商人的协助下,推销货物并收购回程船货,在当地逗留了半年才离去。乔治·欧维士的船队通过此次贸易获取了巨大利益。

    1517年,葡萄牙殖民当局再派啡瑙再次率舰队前往屯门,并以朝贡的名义派遣使节托梅·皮雷斯与明廷谈判,要求通商。一年后,啡瑙的兄弟西芒接替了他的职位,开始在屯门构筑炮台、城壕,聚集军舰掠夺往来商船,甚至掳掠人口贩卖到海外为奴。

    葡萄牙人在广州沿海的海盗行为,以及满刺加使节向明廷控诉葡萄牙人强占满刺加王国的罪行,引起明朝的反制。1521年,海道副使汪鋐指挥明朝海军进攻屯门,最终在围困近一年后利用暴风雨天气将葡萄牙人击退。

    1523年,明海军又在新会西草湾发动突袭,击败了由麦罗·哥丁霍率领的前来援助屯门的武装船队。葡萄牙人被逐出广东后,转向浙江和福建沿海寻求贸易机会,并以浙江宁波附近的双屿港为基地。

    他们与沿海的中国走私海商及倭寇勾结,从事走私贸易,在浙江和福建沿海亦商亦盗,挑战明帝国的海上权威。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派兵剿灭双屿港各海盗势力。据称,此役有800名左右的葡萄牙人丧生。

    此后,葡萄牙人重返广东沿海活动,他们吸取了在浙江和福建的教训,换了一副“恭顺”的态度,继续贸易。1553年,葡萄牙船长索萨到广东向海道副使汪柏行贿,于1554年后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进入澳门居停贸易,并逐渐在澳门泊船筑屋,建立定居点。

    从此,澳门逐渐成为广东与海外贸易的中转港口,中外海船群集。广东当局派遣“守澳官”及军队驻扎澳门,管理港口船舶出入,收取商税,可以说澳门成了大明帝国的一个“特区”。

    1580年,葡萄牙人在日本长崎建立商馆。他们依托果阿、马六甲、澳门、长崎的据点和商馆,垄断香料产地,最终控制了印度洋与中国南海之间的主要航道和贸易,并向出入这两个海域的亚洲商船征收过路费。

    他们在澳门收购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转贩到盛产白银的日本,然后用日本的白银再到澳门购买畅销欧洲市场的中国丝绸,和到马六甲购买香料,运回欧洲销售。

    这样,其运回欧洲的香料等货物的货款以及运费,竟能用东亚区间贸易所获得的利润支付。由此,葡萄牙在东亚贸易中赚取的巨额利润吸引了其他欧洲航海强国。

    西班牙人不甘于香料贸易为葡萄牙人所垄断,他们的舰队穿过美洲南端的海峡,也来到了东南亚。1521年,西班牙人闯入了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马鲁古群岛,企图与葡萄牙争夺香料贸易市场。

    不过,根据双方于1529年签订的《萨拉戈萨条约》,西班牙人同意将活动范围限制在马鲁古群岛东部。之后,西班牙人不断增加在马鲁古群岛以北地区的影响力。

    1542年,西班牙远征舰队为了向王位继承人菲利普二世(Felipe Ⅱ)表达尊敬,将这片区域命名为“菲律宾”。但是,1545年至1548年,墨西哥和秘鲁发现了银矿,于是,西班牙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美洲。

    1564年西班牙人重返东方,他们占领了菲律宾中部米沙焉群岛的宿务,正式在菲律宾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574年,西班牙人又占领了吕宋的马尼拉,大力招福建商人和日本商人前往贸易。

    西班牙人还开辟了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通过“大帆船贸易”,连接东南亚与美洲的贸易市场。

    当时,西班牙商人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出发,携带大量银元到马尼拉,然后再到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最后经马尼拉回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