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三章 以身作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四月,南直隶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官令捕之,日益甚。米价每石银三两,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万岁下旨令各处设厂施粥,吃者日数十万。】

    【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大旱,蝗虫起。】

    【给事中左懋等上疏:“六月癸酉,两京、山东、河南、浙江旱,蝗,多饥盗。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饿迁徙,路上尽为盗者。】

    七月,正直炎热夏季,可是随着一份份奏疏被王承恩念出,坐在承运殿内的众人只觉得殿内气温骤降。

    这是朱慈燃第一次经历全国半数以上百姓遭遇大饥,并且百姓已经无以为继的情况。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他下令禁止大规模放出平抑粮开始。

    他坐在殿内的位置上,眉头有着一抹难以消散的忧虑,四周坐着内阁、都察院、六部等十数名大臣。

    关键时刻,大明朝还是得让朱由检顶上,而此刻的朱由检面对这份份奏疏,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

    坐在位置上的他看了看奏疏,又看了看殿内众人,脸上略有不满。

    他清楚得很,这群阁臣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有给出办法。

    因此,朱由检将奏疏丢在了自己的桌桉上,那奏疏落在桌上的声音,让阁臣们心里一紧。

    “内阁、六部、都察院,你们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吗?”

    朱由检的口气带着几丝质问,内阁首辅孙承宗闻言也作揖代替众人回答道:

    “我等皆以为,开放常平仓为最快之解决办法,其次在旱情各地可修建堤坝,水渠。”

    “如眼下,黄河、长江水位降低,可以趁机在黄河、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加修堤坝,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防洪,结合隔堤、滚水坝、减水坝(闸)来以工代赈。”

    孙承宗提出的办法,就是明代治水名臣潘季驯的“束水冲沙法”,这一方法朱由检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后世,都对其了解甚多。

    这个办法,也是后世治黄最管用,且成本最低的办法之一。

    眼下趁着大旱来修建堤坝,达到旱灾之后可以治理黄河,旱灾结束前以工代赈的一石二鸟,确实是一个眼下很好用的办法。

    孙承宗他们的顾虑,应该是开放常平仓会影响移民的事情。

    毕竟有了粮食,有了活路,那许多人便不会再想移民了。

    “眼下江南三省,有多少百姓还在移民队伍的行列?”

    朱由检没有直接回答办法是否可行,而是询问江南三省的移民数量问题。

    “眼下,尚有七百余万百姓等待迁移,他们以各地港口、码头粥场为食。”

    孙承宗先回答,而后朱由检再询问:“三省人口数量如何?”

    “这个……”面对朱由检的询问,孙承宗自然不知道很详细,毕竟三省人口每天都在变动,因此他看向了户部尚书李长庚。

    李长庚见状,也当即作揖回答道:

    “刨除等待迁移的七百余万百姓,南直隶百姓数量约两千二百余万,浙江一千八百余万,江西一千四百余万。”

    “具体的各省百姓数量难以回答,毕竟眼下大灾之年,人口流动性太大。”

    李长庚的回答,让众人直面了天启一朝江南三省的人口情况。

    当然,这肯定不是绝对的,因为以眼下这个时代的科技和行政力度来说,很难精确统计每个省到底有多少人。

    不过,哪怕是估判,三省人口也接近五千五百万之多,而眼下大明人口虽然已经快接近一亿九千万,但刨除两千六百多万的少民,汉人也不过一亿六千多万罢了。

    明朝建国开始,这三省人口便占据大明三分之一人口,到了眼下,已经几次迁移,结果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人口。

    这还是有七百万未迁移的情况下,如果这七百万百姓有了吃的,不想迁移了,那三省人口又会回到六千二百余万。

    “天启一朝,三省对外迁移了多少人口?”朱由检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

    “约一千三百余万,其中江西迁移最多,为五百万,南直隶次之,为四百余万,浙江最少约三百余万。”

    李长庚老实把户部对三省移民情况说了出来,算下来,三省过去二十年,平均每年迁移六十万人口,摊下来就是每省二十万人。

    “北方各省开放常平仓粮,皇店贩卖过后,去除成本后将银子交给户部、工部修建堤坝。”

    朱由检对北方解开了朱慈燃政策下的常平仓政策,但这并不代表朱慈燃常平仓的政策无功。

    为了安抚朱慈燃,朱由检也对李长庚询问道:“自太子常平仓之政下发起,至上月,国朝一共移民多少?”

    “诸藩约六百万,尚有三百六十余万未迁移。”

    “对海外诸监察司、诸省约三百八十万,尚有一百一十六万未迁移。”

    “对中原以外省份约四百五十余万人,对中原西南一带约一百六十余万人。”

    “新政二十二个月,约让一千六百万百姓迁移各地。”

    李长庚报出了朱慈燃那毁誉参半的功绩,对百姓来说,这功绩暂时是毁,但对于未来的他们来说,那是誉。

    大明这些年所经历的旱情,远超清代的丁卯奇荒,但逃荒数量却远远不足,说白了还是朱由检当年太过仁善。

    如果他也学朱慈燃这样,早早狠下心来,那恐怕眼下江南三省的人口会不足五千万。

    “太子此次之政,从长远来看,于百姓,朝廷都有益处。”

    朱由检给朱慈燃的新政定了调,那就是肯定了他做这件事。

    “江南三省,还需要维持新政,同时皇店暂停商贸,将船只用于尽可能的迁移人口。”

    “秋季到来,蝗灾还会继续爆发,届时恐怕许多百姓都得流离失所。”

    “抓着这个机会,将江南三省的百姓尽可能迁移海外,尤其是以麓川、瀛洲、交趾为主。”

    “此外,开放瀛洲女子迁移大明各地的新政,只要她们愿意迁移各地,可以将手中的一亩薄田换成三亩水田。”

    朱由检要准备解决瀛洲人口的占比问题,眼下大明经过两年迁移,瀛洲汉人数量依旧不足三百万,而瀛洲人口却反而回升到了一千三百万。

    尽管说有二百余万汉人与瀛洲女婚娶导致二百余万瀛洲女开始汉化,但剩下还有一千一百余万瀛洲人。

    其中有六百余万瀛洲女,而未曾婚配的有三百余万。

    将这群人迁移出去,瀛洲本土人口会下降到一千万。

    之后挤进的汉人也可以再增加一百万,达到四百万之多。

    在杨文岳看似“不偏不倚”的政策中,瀛洲人口占比会逐渐降低,汉人会占据主导地位。

    瀛洲如此,麓川也是如此。

    眼下只要解决了瀛洲、麓川、旧港、交趾的人口问题,让汉人数量达到五成乃至六成的地步,那当地成为华夏基本盘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想要完成这件事情,还是需要花费数十年苦功的。

    明朝对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广等西南五省的开发和移民,从洪武年间到正统年间,近七十年时间才将当地基本稳定。

    然而之后的历任皇帝不重视迁移,以至于除去湖广外,其它四省基本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朱由检自认为已经干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移民事情,已经让这四省稳定。

    现在他需要的,就是要让朱慈燃接力,继续保持几十年的迁移。

    如果他能坚持,那大明有望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将眼下的大明疆域变成华夏基本盘。

    所以,对于他的移民政策,朱由检永远都在鼓励,而从不打击。

    “太子的新政,要在江南一直维持,但不是说江南的常平仓粮不能放,而是不能放太多。”

    “百姓只有饥饿,才会想着迁移。”

    “不要自认为此乃朝廷对百姓的迫害之举,只要朝廷保证做到发田发牛,那迁移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都是发家致富之举,都是朝廷惠利百姓之善政。”

    “此外……”朱由检顿了顿,然后深深看了一眼成德。

    成德不明所以,但朱由检下面的话就让他豁然开朗了。

    “国朝眼下的财政制度是全国上下一本账,年末户部和内阁开个闭门会,把朝廷和地方当年收支算清楚,把秋税的九成上缴朝廷,一成截留地方使用。”

    “这办法,各地衙门虽然执行的很好,但也滋生出了地方衙门钱不够用就往上奏疏,请内阁解决。”

    “这种模式本质是吃大锅饭,地方衙门对于地方经济是没什么积极性的。”

    “对于地方衙门来说,干好了大多数给朝廷,干不好也有朝廷给兜底,因此懒惰渐生。”

    “加上路途遥远,因此一个地方的赋税,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运到京城,再分配的话又需要几个月赶路。”

    “如此一来,地方衙门一年也办不成几件事,朝廷在地方上虽然有控制力,但这个力度很有限。”

    “现在中原两京十三省除去福建、广西未修通铁路外,其余各省铁路都在修建,或者已经贯通。”

    “广西和福建沿海,问题不大,铁路的问题也可以从明岁正月开始修建,工部需要拟出奏疏给万岁过目。”

    说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工部尚书温体仁,而温体仁也不负他“温蛤蟆”之名,见朱由检点他,他才作揖回应。

    点完温体仁,朱由检继续把问题拿出来解决:

    “有了铁路和轮船,各省赋税即便是最远的广西,也能在一个月时间里将赋税交到京城,海外最远的南昆仑也仅需三个月时间。”

    “加上有了银行,并且银行可以存放各地衙门的赋税,代为转运,代为下发,因为我以为,国朝的财政问题可以改一改了。”

    朱由检要改财政制度,这让众人上了心,尤其是户部尚书李长庚。

    面对他们的关心,朱由检也先叙述了一遍大明曾经的财政制度。

    “国朝天启十年以前的税收制度是摊派制,即朝廷年前开会制定预算,再把所需税收任务摊派到各个地方,这就导致国朝的百姓所需缴纳的赋税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每次朝廷需要用钱的时候都需要临时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