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小眼镜陈文的信息真的不准吗?准。原初三(1)的老班主任凌姗老师确实是今天回来,不过,在最后选择交通工具时出了个插曲。
凌姗的确订的是今天的机票。但一个人突然的出现便改变了她的计划。这个人叫毕高乐,是她美国研修孤儿心理教育学的同学,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美国混血儿。如果更近一点说的话,这个小伙子是凌姗小时候在孤儿院时的保育员毕淑琴的儿子。
那一年,因为毕淑琴有海处关系被打成了特务。早晚二遍没完没了的批斗,逼供审讯,把她关起来用人看押着,在一个黑头夜里,毕老师失踪了。若干年以后,人们才知道,毕淑琴逃出了境外,正在联合国的一个人权机构供职,嫁了一个高鼻子兰眼睛的美国佬。毕老师的出现确实给孤儿学校办了不少的好事,也把这所学校推向了国际。学校曾多次接待外国前来参观访问包括考察的团体,也接到了许许多多的捐赠,使我们的孤儿工作在国际社会上有了公允的评价。因此,省民政部门和学校一直保持着同毕老师的联系。不知什么原因,毕淑琴却一直没有接受学校的邀请回到她这个阔别二十多年的学校来看看。凌姗此次的研修名额就是毕淑琴想方设法搞到的。就这样,在研修班里,凌姗便认识了这位毕高乐同学,后来才知道他是毕老师的独生儿子,毕老师的唯一亲人──因为她的那个美国丈夫早就和一个金发爱尔兰女人跑了。毕淑琴不愿提起这段不愉快的经历。
从毕淑琴对孤儿学校的努力到儿子研修这个专业,凌姗真切地感受到了毕淑琴那颗滚烫的心,她理解这位饱经磨难的老一辈孤儿教育工作者的心。因此,她和毕高乐相处很好。毕高乐在语言上帮凌姗过关,她在业务上帮助毕高乐学习。俩人感情十分深,凌姗很喜欢这个拘无束的小伙子,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反正自己的弟弟从小失踪至现在还没有着落。毕高乐怎么想的,凌姗不知道,因为他毕竟生活在那个不同生活方式和思维的国度里。小伙子喜欢找她在一起玩儿,唱卡拉OK,跳舞,打克郎棋什么的,有时也游泳,郊游,搞得不少同学有些吃醋,忌妒他。他呢,根本不在乎这些,仍我行我素,说来就是一块粘在凌姗身上的粘糕,一口一个“密斯林”,有时竟把“亲爱的”三个字加在前边,凌姗为此没少纠正,他就是不改。好在美国那个社会,凌姗也就听而未闻了。
凌姗回国前,小伙子也要和凌姗一块“回国”,说什么要认祖归宗,可能妈妈毕淑珍没有同意,过了几天,这事也就放下了,他呢也就不再提及了。
昨天,凌姗在北京下飞机,去国家民政部报到,并带去一些有关的资料。受到了部里的热情接待──其实他们跟姗关系很熟。凌姗做为全国民政系统的劳模,优秀教师,曾随部里的事迹报告团走遍各省,多次受到领导的接见。为此,部里为凌姗举行晚餐会接风洗尘(要不陈文怎么会从省民政厅里听到关于凌姗回来的消息呢)。等凌姗回到宾馆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凌姗简单地洗漱后便准备休息,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接过电话,便听出是毕高乐的声音。原来毕高乐已经来到了中国,刚刚下飞机。毕高乐说,他这次是以民间探亲的名义来中国的,希望在她的引见下能在孤儿学校呆上几个月,了解以下中国,也希望能多一点接触一下孤儿学生,如可能,作下英语教师,借机会学一点中文……。
其实还有什么好说的,人都到了中国。外事无小事,特别在当时那个年代。于是凌姗按程序请示了部里,又打电话向省厅作了汇报,最后电话打到了孤儿学校校长金钊家里。她以为这事一定很麻烦。可没想到过去被认为最复杂的情况却一路绿灯。凌姗这才感到,在自己出去的几年中,国内确实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就这样,凌姗才准备把毕高乐带回学校。
谁知毕高乐这小伙子又提出了要求:不坐飞机,坐火车。要欣赏中国北方的一路风光。他还说,他无论如何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就这样,凌姗才临时决定改乘火车归校,这就是初三(1)同学们空跑飞机场没有接到她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