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交州之行(四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郭斌知道能够称霸北方的,未必可以得到南方。汉末之所以会形成三足鼎立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便是南北地域差异造成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无疑是这个情况最全面的展现。

    赤壁之战中曹魏的战败,从战争发展的历史的角度来讲,是旧有战争模式对新型战争模式的失败。因为到目前为止,卷帙浩繁的兵书战策,练兵用计、排兵布阵的法门和经验绝大多数的对象都是陆上的战争。

    这些大规模战争的经验,大多来自春秋战国与楚汉相争,而春秋战国时期数不清次数的战争,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最为靠南的吴国或者楚国,其国土的最南端也不过是到了长江流域附近罢了。因此,在赤壁之战中,几百、近千年来先人们积累下来的陆地上大军交战的战争经验非但对于曹操没有丝毫帮助,反而像紧箍咒一般禁锢着他的思想。

    所以,这对水战一无所知的曹操在面对庐江人周瑜的时候,还想要仗着麾下的“百万雄师”荡平江东,已经是痴人说梦了。

    正是因为对于赤壁之战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此时的郭斌已然意识到,为了日后的需要,为了维持天下的统一从而避免北方骑马民族的入侵,他必须要从此时便要开始培养自己的水军人才,而要说水军,居于首位的当然要数长年累月与大海打交道的交州人了。

    连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秩序混乱,非但中央政府失去正统地位,便是各地的豪族也在城头一次次变幻的军旗中被压榨得油尽灯枯。为了政治的正确性,他们不得不一次次站队,非但仓廪中的财物,便是族中的子弟也会在一次次的战队中损耗殆尽。

    正是因为难以形成可以迅速统一天下的强有力的军事集团,才使得南方可以凭借着淮水与长江的天险,阻挡住北方力量统一的步伐。而正是因为南北的常年对峙,再加上六出祁山等所谓的统一战争,逐渐拖垮了南北双方的国力,从而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乘虚而入,汉民族首次面临着亡族灭种的危机。

    这不是要贬低诸葛亮或者姜维北上抗战的行为,也不是想要说明赤壁之战孙吴的不正当性。面对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战争,每个人都有奋起抗争的权力。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权位,为了千秋霸业,亦或者为了大汉朝廷的正统延续,诸葛亮、周瑜们有一万个理由誓死抵抗曹魏南下的军事行动。面对死亡的威胁,为了后世的名声和今生的禄位,无论是孙权还是刘表,亦或者是刘备,在道路走尽之前没有人会束手就擒,绝大多数人会奋起反抗,这才是最符合人性逻辑的选择。

    只是无论他们如何优秀,都始终是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始终跳不出那个时代的桎梏,看不到百年之后从遥远的北方给汉民族带来的巨大威胁,又或者是即便想到了却又被逼得不得不那么做。没有人想做失败者,在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心中,即便是要面对塞外骑马民族的压力,这个民族英雄也应当由自己担当,没有人会束手就擒。

    郭斌想要避免五胡乱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害,想要尽量减少其对中国生产力和知识文化的巨大破坏,从而使得中华民族跳出二百余年必要发生一次大动乱的魔咒。他相信,只要避开这个循环,避开这个必将使中原许多技术和文明成果毁灭在战火中的噩梦,中国便一定可以跳过波浪式前进的魔咒。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王朝,中华文明也是起起落落。这虽然使得中国人在自我标榜的时候,可以说出诸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存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这样极富逼格的话来。然而在郭斌看来,中华文明在这两千余年的起起伏伏中,虽然有文化上的辉煌和技术上的进步,当然也有制度上的健全与创新,给后世子孙留下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却总是逃不过原地踏步的命运。

    每个王朝末年的一次次的战乱,使得中原文明每隔两百余年便要遭遇一次残酷的阉割。那些前人们费尽千辛万苦积攒下来的财富,累积下来的技术,总要在这一次次阉割之中失去一大部分。这可能是某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确实存在的强大力量,为了保持地球上的平衡、为了减少有限资源的享用人口所采取的手段,可是郭斌无法接受。他想要帮助这个古老而善良的民族跳出这个循环,尽快踏上文明发展的高速列车。

    郭斌从未否认过,自己虽并不甚狂热,其实却是个民族主义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