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然也学习了唐军的编制和战术,但是依旧有一定局限性,更加没有什么军衔,只有传统的品级,没办法,人家是文官领军,你给这些将领们一个军衔,人家将领自己也不答应啊。

    他们好端端一个文官,你给他们一个军衔,把他们当武将,信不信人家分分钟造反。

    当年的张岳督标,军官都是挂文官衔。

    然而多年后,鞑靼人抄袭的更加彻底,他们全盘抄袭了大唐的军制,不管是编制还是军衔,通通都抄,连名字都不改。

    甚至他们内部搞的教育,还不是蒙文教育,而是汉文教育

    这种事听起来有些扯淡,但实际上很正常!

    因为向强者学习,是很正常的。

    后世二十世纪的时候,华夏还不是有人说要废除汉字,然后化成罗马拼音文字,这说到底还是一种不自信所导致的学习。

    强者是什么样的,自己也要变成什么样的。

    所以,现在鞑靼人的军队里头,那些将领们也都是军长啊,师长,旅长,团长什么的。

    大唐金国中将、第四军军长乌力罕驻防西域多年,对嘉峪关里的唐军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是还是非常熟悉的,当他得知嘉峪关出现了大量唐军的时候。

    一开始他还只是以为这是唐军每年例行的军事行动。

    那些唐军每年都会出关一次,每次动静看似闹的也挺大的,但大多时候其实也就是武装游行,而且还是在无人地带里武装游行,在乌力罕看来,真他妈闲得蛋疼。

    但是没几天,他从诸多汇总起来的情报却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一次,嘉峪关里的唐军不正常!

    里面囤积的兵力太多了,根据探子的报告,嘉峪关那边的兵力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了,而且里头还有大量的步炮等部队。

    如果只是武装游行的话,唐军一般都是出动骑兵为主,步炮等部队不过是跟在后头维持补给线而已,但是现在,步炮部队的数量却是太多了。

    嗅到了危险气息的乌力罕,迅速派出了众多部队前往嘉峪关一带侦查,还试图派出暗探潜入嘉峪关打探消息。

    尽管太详细的情报还没有,但是乌力罕却是已经不准备等了,他迅速下令部队进行收缩,尤其是异族士兵所组成的步兵和炮兵等部队,撤回哈密城,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部队收集信息。

    并派出信使向后方的吐鲁番汇报情况,说是嘉峪关方向的唐军有所异动,希望吐鲁番方面早做准备。

    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吐鲁番方向派出援军,因为没这个必要。

    来的少了没什么用,来到多了哈密这边也养不起,西域的补给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大唐来说,对于鞑靼人来说其实也是这样。

    如果他们只是和以前一样游牧,一边放羊一边打仗的话,那么不愁什么,但是关键的是,他们现在是坚守某地啊。

    如果不派援军来,他们的弹药和粮食可以让他们坚守半年甚至更久,但是来了大量援军,兴许就是只能守一两个月了,而且哈密城其实也没多大,部队多了也是部署不了。

    所以乌力罕并没有申请援军来,反正来了也没用。

    更何况,他也知道后方是不可能给援军给他的,甚至都有可能下令让他撤出哈密呢。

    因为鞑靼人应对大唐的一大战略就是:主动战略撤退,拉长大唐人的补给线,同时派遣骑兵部队袭扰大唐人的补给线,时间一久了,不用鞑靼人派遣主力部队迎战,大唐人自己就受不了退回去。

    哈密到嘉峪关的几百公里的地带可以放弃,到了必须时候,其实哈密也是可以放弃的,鞑靼人敢一口气推到吐鲁番去。

    如果大唐人还是紧追不舍,他们还能继续后撤,退到中亚一带。

    鞑靼人就不信,大唐人能够一直追过来!

    如果他们真的敢追,那么鞑靼人也不怕,到时候利用骑兵优势袭击他们的补给线,鞑靼人有信心把追击而来的大唐军队饿死在西域。

    所以,尽管发现了嘉峪关一带的大唐人不同寻常,但是乌力罕还是从容面对!

    大不了就是带着军民一路向西狂奔。

    但是过不了多久,等大唐人退去了,他就能够不费一兵一卒重新收复大量的西域地区。

    但是乌力罕还不知道,这一次大唐陆军进军哈密等西域地区,就是没打算过撤回去!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大唐甚至都是打算修筑一条简易的军用铁路了!

    在铁路面前,困扰大唐十多年之久的补给问题,将不会是问题!

    不过知道和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乌力罕的应对措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

    至于大唐人追不追,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