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七章 财经媒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常要帮客户去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撤新闻(付费的),这也成了一门生意……

    尽管如此,依然不能否认,传统媒体作为内容生产源头的重要性。

    正是《财经》这样的专业媒体,才有真正具有“独立、独到、独家”风格的新闻记者,才有足够的资源和足够的人脉,新闻洞察力,能够去深入的去调查和研究事件表面之下的深刻问题。

    新闻也好,文章也好,真正的价值还在于人。

    所以,像财新传媒这样,有着优秀财经新闻记者和人才的传统媒体,具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当然,这方面相对敏感,受限于国内对传媒领域的管控,一直以来林风都希望能够在传媒方面有所布局,但都没有特别好的机会。

    电视方面,之前他从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制作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投资。

    入主TVB,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次尝试。

    另外,TVB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粤东和东南亚地区,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报纸杂志方面,林风则一直比较谨慎。

    实际上,以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企业改制,国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不少,但林风知道这种参股意义不大。

    毕竟这类公司即使改制后,依然还是体制为主的管理结构。

    他更希望能够投资一些更加市场化,有影响力和活力的传媒公司。

    而财新传媒显然具备了这些特点!

    从资本结构上来看,虽然浙报传媒占有股份,但主要是提供刊号等体制资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管理团队。

    而且财新从创立之初,就有着资本化和市场化上明显的企图心。

    而胡舒立的人脉和经验,也保证了财新传媒旗下的媒体,即使在新闻文章上,会尖锐、深刻、锋芒毕露,却不会越线,过界。

    如何把握这个度,是需要对国内的体制有着深刻理解,并且具备平衡多方面利益的能力的!

    可以说,在现阶段,财新传媒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优秀投资标的。

    事实上,林风前世时,从浙报传媒到后来的华人文化,再到腾讯、阿里……,财新传媒始终受到各方的重视和投资,并非无因。

    因为传媒的敏感度,先以风华文化基金的名义投资进去,再过两年之后等到政策更宽松的时候,再以风行集团的名义加大投资,从操作上来看也是比较安全的。

    就这样,林风确定了风华文化基金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

    2010年1月30日,风华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FMC)对外宣布,正式入股财新传媒。

    不过,因为财新传媒刚刚创立,估值并不高。

    FMC投资4000万人民币,从浙报传媒和其他几家财新原股东处受让了20%的股份,财新传媒的估值比1个月前创立时翻了一番。

    尽管相比于之前林风和风行集团的无数次收购案相比,投资额度不高,但此次投资作为FMC成立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林风非常重视,亲自出席了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林风和胡舒立都分别对于这次合作都进行了评价。

    林风说:“胡女士和她的团队的专业主义精神,对国家和行业的责任感令人感佩,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也令学界业界的同行十分欣赏。我对财新传媒的发展充满信心,打造一个立足国内、具有国际品牌影响的财经传媒产业平台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说:“财新致力于做最好的财经新闻资讯,FMC是最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领域投资基金,我们相信强强联合必将推动财新传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这次合作,林风看重和得到的,其实不是内容,而是品牌、影响力和高端人群,这些正是风行系之前所缺乏的资源。

    林风称,FMC入股之后,将不参与财新传媒的日常运营,财新未来仍会坚守独立专业的采编方针。

    同时,林风也称,愿意推动旗下的风行集团,与财新传媒未来在新媒体等渠道的战略合作。

    当然,有了这一层股权关系后,财新传媒旗下的媒体上,以后估计不太会出现与风行集团或者林风相关的一些负面新闻了……

    这就是个好的开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