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理性,倒是少了吹捧,多数都言之有物。
尤其是那几个在国内电影圈目前还算有头有脸、一旦真的搞品牌后,最容易受益的民资制片方,统统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顾诚的这种尝试。
“我认为顾诚说出了我们所有人想说却不敢说、或者原先没有想透彻,只在脑子里朦朦胧胧的事情。华夏电影圈如果不搞这种信用制度的建设,迟早会变成一堆人捞快钱、骗观众进电影院的乱局。
而且随着互联网资讯的爆炸、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带着‘花个几小时下去也不知道片子好不好看’的疑虑之心去买票,迟早会让这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陷入停滞。今年国家如此扶持国产电影行业,在高增长面前我们更该持续做品牌,把底子和行业信用打好。”
这番话,是华艺兄弟老板王忠军在自己的博客和人人网公众号上写的,算是旗帜鲜明的力挺了顾诚的说法。
其他几家民资电影大佬也纷纷跟进。最后只剩一些国有电影制片厂之类的吃皇粮不知信用为何物的企业浑浑噩噩,说些“顾诚管得太宽,保险公司涉及金融行业哪能乱来”之类的话和稀泥。
当然他们也不是故意添堵,而是国企确实不需要什么信用。因为国企拍片很少真的资金链断裂,主旋律电影钱不够了国家会补贴,这些国有制片厂至今也没有彻底市场化运营。所以他们也不太存在“前期挤占后期的钱,后期钱不够了偷工减料”。
这点还是要赞一下国企的,对于他们来说亏本不是大事儿,没必要为了防止亏本就干偷工减料这种罪名更大的坏事儿。
然而这种酸唧唧的言论,在不明行业内幕的吃瓜群众眼里,就变得非常恶心了。一时之间一股讨伐的风潮掀起,无数人缀着那些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博客之类的狂骂,说他们不做人事儿。
三天之后,因为舆论较大,连电影管理局市场管理处的程处长都发现问题了。
“程处,这事儿会不会是顾诚故意在引导舆论?要不要敲打他一下?”下面的科长怕事情闹大了舆论引导不回来,不无担忧地请示。
“怎么搞成这样了?不过看样子也不像是顾诚故意引导的。这样吧,你找个渠道,让顾诚自己发声澄清一下。如果他愿意,这事儿就当没发生。”程处长皱着眉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不要乱来。
顾诚已经是明面上的亚洲首富了,海外传媒也掌握了那么多,不是随随便便好封杀的,能先礼后兵就先礼后兵。
“成,那这事儿我通过高大松反映一下。”那个科长也就没再多事儿,通过高大松先礼后兵去了。
……
“怎么搞的,我啥都没说,就让宝儿去参加了个《撸鱼有约》,怎么一放出来就这个效果了?这明明是陈撸鱼怕事情不够大,在旁白和总结上挑唆的嘛!”
顾诚听了高大松转述的总局方面的通报,这才去重新看了一下权宝雅上的那期访谈节目,以及秘书给他摘要出来的目前网上的一些论战,皱着眉头摇头叹息。
“总局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你指使的,那就把这事儿引导一下,别让网民继续围攻那些持有‘希望在涉及金融领域保守持重’观点的单位。”高大松在电话里强调了一句。
“行,就帮他们解个围吧,我亲自到我自己的人人网公众号上留点言。”古城说着,挂掉了高大松的电话,翻开电脑思索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噼里啪啦地开始在屏幕上码字。
“前几天我让宝儿去参加了个访谈,没想到后来影响力那么大——我一直以为也就圈内专业的人看。今天才知道,这几天网上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在此我想说,对于电影完片保险制度的讨论,各方意见都是应该被尊重的。金融牌照不是儿戏,而且那天宝儿的言论也只是我平时的一种设想之一。我们完全可以绕过金融的手段,用别的方法同样把事情最终做成。
而据我所知,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同行们,在完片和后期预算方面的节操还是很不错的。偷工减料的事情他们不太做,所以导致他们对民资在这方面的隐痛点体会不到,也就不觉得这种改制有多迫切。大家不应该因为这种观点就攻击他们——他们是宁可亏本,也不会偷工减料的,这一点我相信。”
顾诚写到这儿,基本上算是把最近因为不小心质疑了他而被网民喷成狗的各大国有电影制片厂解围了。
他立刻点了发送,先把这一段发了出去。结果刚刷新了一下F5,就发现冒出了几百条回复和评论。
“握草!我的公众号怎么关注度这么高?文章刚发五秒就三百条回复了?这个@效率也太高了!”
他手一抖,又F5了一下,这次已经有发帖20秒了,回复数已经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