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着了,也不想再随便接片子拍,唯恐彻底坏了毕生的名头。历史上他苦心静休了一年,然后总算摸到了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捏着鼻子拍了部歌颂LGBT的《断背山》,然后一雪《绿巨人浩克》的扑街,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顾诚的片子不混奥斯卡,连外语片奖项都不可能去参评,奥斯卡也不欣赏这些,李桉可不想再作死了。
说到底,顾诚不过是华夏互联网圈子里的首富,04年的互联网界并不牛逼。
在华夏,明面上比顾诚有钱的就能数出10个来,隐形富豪还没算。
但是全球的华人、华裔里面,三大奖轮着来的,只有李桉一个。
说白了李桉还觉得顾诚有点暴发户,想法过于天马行空不靠谱。
何况,这是顾诚的第一部电影,在此之前,他的三部资历都是电视剧。如果仅凭这点资历就请到李桉,外头肯定是人言可畏,把李桉当成一个阿附权贵、见钱眼开接烂片的家伙。
而且顾诚不仅仅是投钱,以顾诚对这部片子的角度和思想、故事的限定,他最后肯定会是主要编剧人员之一。哪怕是拿了别人的半成品本子魔改、最后再由别人润色。
“华人第一大导演李桉拍顾诚编剧的本子”,这种消息一传出去,李桉的名声就完了。
“好吧,是我的邀请唐突了,等我证明自己的想法不是瞎搞,将来我想进军好莱坞的时候,再找桉叔合作。”顾诚拿得起放得下,也没有再纠缠。
“谢谢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是很好的,就是风险也太大,我现在的处境,输不起的。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至交好友,他肯定愿意接,而且实力也够。将来如果你真成了,而且等你往好莱坞发展的时候还看得上我,我一定虚席以待。”
这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事儿,顾诚那么客气,李桉也不好意思再让顾诚继续在圈子里瞎撞,总算是直截了当给顾诚介绍了合适的人选。
……
李桉介绍的那位朋友,自然也是湾湾的同期大导了。
名叫蔡明量,是个常年混威尼斯电影节的。咖位比李桉自然是略低一些,但好歹拿过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而且前后被入围金狮提名达三次。在湾湾电影圈子里,蔡导的水平也是可以挤进三甲的。
尤其是李桉点拨顾诚去看了蔡导去年拍的新片《不散》,看得出那也是一个发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停留于“怀旧”层面上的有想法导演。
满足这一点,至少是一个向前看的艺术片导演了。就算不如意大利大导朱塞佩.托纳多雷,至少是华人圈子里最得其神髓的。
因为有李桉拿自个儿的交情打包票说合,顾诚倒是不怎么担心蔡导拒绝。当晚给蔡导打了个电话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对方原则上应下了,让顾诚敲定剧本的故事梗概之后再亲自去谈。
然后就是找本子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志凌帮忙扫了市面上各大扶桑制作公司压在仓库里没被看中的本子,觉得还行的就低价买过来魔改。花了几天时间,顾诚竟然找到了一个挺合适的,在生活中向前看发掘美的好故事。
而且也符合冯导当初说的“你这个剧本得明暗线结合,有升有降群像戏”的要求。
五天之后,亲自操刀大致魔改了一下故事主体,顾诚带着剧本草稿飞去台北,只带了林志凌陪同,约见了蔡明量蔡导。
“蔡导好,很高兴认识你。”一见面顾诚就很客气,一股书生涵养,没有暴发户的跋扈。
蔡明量是个四十来岁的光头,戴个老派的金丝眼镜,看上去脸上略有横肉,不似斯文人,但谈吐却是让人惊讶地儒雅。
“顾先生年轻有为啊,李哥跟我转述你的邀请时,我就觉得你是个有想法的。不过我是想不到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承载你那么宏大的构想――能看看剧本么?”
顾诚给林志凌一个眼色,林志凌直接从随身包包里抽出一个文件夹,递了过去。
蔡明量一看封皮,眉头微微一皱:“《三丁目的夕阳》?这个剧本不好改啊,一听名字就是扶桑电影。”
“我们可以魔幻现实主义一点么,尽量淡化故事的历史背景。相信蔡导您也听过一句话:扶桑四十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湾湾二十年前就会再发生一遍,现在又会在大陆重演。当然了,不是全部,但总体规律是差不多的。
我想拍一部预言大陆未来文化转型的片子,光靠大陆那些历史素材往回看,那就没得拍了。只要故事有警示的寓意。何必在乎发生在哪里呢。《百年孤独》也没说就发生在哥伦比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