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游戏的工业体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尽量简洁。

    让《太鼓达人》的输入设备太鼓和鼓槌,显得更像是真实的太鼓和鼓槌。

    这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原教旨和极简主义吧。

    但是,专业的鼓手经过千百次的练习,当然不会在演出的时候出现鼓槌脱手的情况。

    但是玩家们又哪能是专业的呢,鼓槌脱手简直就是必然。

    因此必须加上一个防脱绳,而加了绳子,似乎再加一根更长的绳子也不是问题了。

    如此一来,《太鼓达人》的太鼓,与普通太鼓看起来差别就有些大了。

    再加上传感器导线本身也有重量,因此整款游戏的手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过,如此细小的变化,之后外设组专门请的真正的太鼓达人太鼓师傅才能感觉的出来,普通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

    经过了细致而精密的微调,《太鼓达人》终于将手感调整在了“所看即所得,所感即所得”的层面。

    有时候很多人说美国的人游戏手感不好,不真实,其实是有一些问题的。

    不好是肯定的,但是不真实就不一定了。

    就像是街机游戏打人的时候,在真实世界里,被打的人是会像日系游戏里那样一哆嗦,有一个硬直和反馈,开始会像是欧美游戏那样真实倒地。

    可能说根据情况来说,什么反应都有。

    但是日系游戏那种明确的反馈,反倒是要更少一些。

    日系游戏所谓的手感,打击感,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夸张。

    这种夸张属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个小细节的放大,而这个小细节又符合玩家们的生理心理习惯,所以人们觉得日系的游戏操作好。

    《太鼓达人》这款游戏,鼓槌落下的时候,和系统确认操作的时间,其实有一点点不同。

    所有人都知道人的反应是要时间的。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人的双手的触觉,实际上是比双眼的视觉更加敏锐的存在。

    就像是计算机荧幕,为什么后来出现了超越六十帧每秒,达到了一百四十四帧每秒或者更高帧率的显示屏。

    不是因为人们的视觉觉得六十帧一秒不够流畅,而是手感上的差别。

    人脑会推演未来画面发生的变化情况,从而驱动双手去进行操作。

    也就是说,人们大部分的操作,其实都是有一些提前量的。

    在一般游戏中,像是回合制这类的游戏当中,这种预判的作用不大。

    但是在动作越激烈,操作需要越频繁的游戏,这个预判就会越重要。

    比如说,一款射击游戏,怎么才能精准的腰射。

    这个时候,就看“手感”了。

    如果显示器的帧率不够,视觉和触觉就会产生不一致,这其中的违和感就会破坏这一手感。

    所以,高帧率显示器,在这样的游戏流行起来后,就越来越被需要。

    当然了,技术也不是不能解决。

    但是,个人电脑的配置千差万别,这种差距几乎就确定了提前手动优化的苍白和无力。

    但是《太鼓达人》这款游戏的载体,却是专门为《太鼓达人》制作的框体。

    这个框体可以优化,还可以优化的更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