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面坐好了,手里面捏着马鞭,有点想往那大汤团上面抽。
“不用,他们爱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林淡完全当时听了一个笑话,还是个冷笑话,“县学那边再过上半个月也该弄完了,之前让你联系的人联系到了吗?”
“已经联系好了。恐怕有人会提前过来,我收拾了两间通铺,尽够住了。”
县令夫人的架子很大,出门三步路也要乘马车。
现在整个县城里,能摆这个排场的,也就只有林淡一个人。可是谁让他是个“病人”呢?还是个日理万机的病人。
医馆一开,谁不是说一句活菩萨?
曾大夫当然也是,可曾大夫毕竟只有一个人,还是多少年来的一脉单传。万一有个什么不巧,还真的看不过来。
可是医馆不同啊。医馆的收费便宜,他们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能拿得出来。另外,医馆还收学徒。
那可是医馆学徒!学出来能当大夫的!还不用花钱,包吃包住,还给四季衣裳!还一次收了十个!还有人教认字!
收学徒的这事情,是应道长提出来的。他老人家觉得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自己处理,有些麻烦。然后就有了学徒这一出,出了几道考题,筛选了一下有意从医的孩童,最后才挑出了十个合眼缘的。
当然,孩子们收是收了,教导的责任就落在了余道长身上。余道长还要当医馆的坐堂大夫呢,哪里来的时间?
最后还是白正清接过手。白先生一辈子教过的学生,那都是个顶个的拔尖,一生收下的学生唯有胡澈和林淡两个人,倒还真没有给人启蒙过。他本以为教书嘛,轻车熟路的事情,没成想……
“怎么有人这么笨,一个字教了一遍还记不住?”白正清连着几天接受了打击教育,晚饭前在自家学生面前抱怨,“还是教你们两个省心。”
林淡一顿晚饭吃得贼心虚。作为一个连考秀才都没有信心的学渣,偏偏占着白正清这么一个大家当先生,他默默放下了账本,重新捡起了课本。
胡澈就奇怪了:“怎么了这是?不是不考科举了么?看这些做什么?”学问是好的没错,但是书本上的这些学问,若是不科考,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
林淡坚持钻研学问:“怎么也是先生的学生,出去不能堕了先生的威名。”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万一有什么不巧,被外人知道了他的底细,那他所有的名声就全没了,还要连累先生。这不好,非常不好。
胡澈想到早前两人一起温习功课的情景,嘴角露出一抹笑,多点了一根蜡烛在床头,也拿了一本县志翻看,时不时小声给林淡解答疑难。
白天医馆那点事,两人提都没提,显然全都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胡澈把几个疑似军汉提省。
几个人在冰冷的牢房里睡了一晚,昨天饿了一天今天早上才喝了一晚清汤寡水的粥,没病的人都能病了,精神头蔫吧了,除了眼神还有些气势之外,全都萎靡不振。
衙门刚修好的厢房里,胡澈坐在上首,黄典史坐在一边,对着几个汉子问话:“姓名?”多少年没抓笔了,怎么县衙里连个文书都没有,还得让他自己记录,真是。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他们敢在医馆耍横,对官却还是有着天然的敬畏,纷纷说了姓名。一个姓的亲兄弟族兄弟四人。
“哪儿的人?”
“保城关军屯六组。”
“到北凉县是来干嘛的?”
“来求医的。家里老爹病了,请大夫过去看病。”
“笑话!”黄典史把桌子一拍,“请大夫就请大夫,在医馆闹什么?”
“回大人话,小人们没有闹,是那医馆不讲理!”带头的老大把脖子一梗,显然是个刺头。
黄典史气笑了,把笔一摔,问道:“你倒是说说看医馆怎么就不讲道理了?”
四兄弟一想起昨天的情形就气得脸红脖子粗:“咱们屯但凡有人生病了,以前都是找的曾大夫。”
“咱们这回也是来请曾大夫出诊的!”
“没成想,曾大夫还没见到,就让咱们付什么……出诊费!”
黄典史对医馆的收费不了解,有些疑惑:“出诊费多少啊?”
“二十文!”
“咱们来看病,曾大夫从来没收过咱们一文钱,凭什么让咱们付什么出诊费!”
“就是,曾大夫连药都是白送的!”
“这医馆是黑了心肝儿了,敢收这个钱!”
四兄弟说得义愤填膺,胡澈是听得哭笑不得,对黄典史说道:“都记下了,让他们看过摁个手印。”
黄典史照办。那四兄弟也不知道认不认字,扫了一遍后,果断摁下指印。
胡澈接过来一看,眉毛扬了扬,慢吞吞道:“本官还是重新誊一遍吧。黄大人,要不今天也没什么事情,你多练上几张大字?”又对四兄弟说道,“一会儿劳烦你们再摁个指印。”
黄典史双手往汤团上一抱,气得眉毛要戳到头顶心。字丑怎么了?他的字有丑到认不出来吗?简直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