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征曹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自身武勇,因此也从不主动出城作战,两人合作无间一起埋头只顾守城,倒是没给只用梯子和绳索攀爬城墙的袁军机会。

    曹操集团的运转效率是极高的,在经过短暂的型商议过后,曹操一挥手,直接让麾下大将披甲上马,不用开什么劳什子的誓师大会,直接兵北上抗袁。后勤粮草什么的也不用去规划,留守的荀彧荀令君总是曹老板的坚实后盾。

    只是相比河北袁绍的兵马规模,北上的曹军的兵马数量实在可怜。虽然算得上倾巢出动,但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万人马,也就比人家袁军的先锋多那么区区几万而已。实在是不看则已,一出动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堂堂中原霸主的军队也这么寒碜了。

    只有这十几万人马,曹军也就无所谓什么前锋后军了,直接一股脑在曹操统领下直扑往北。

    在现在的曹操眼中,蚊子腿都是肉啊!黄河北岸还有上万的兵马和数万的人口呢,能在河北铁骑下挽救回一是一,现在四面吃紧的局势可是容不得一浪费。扼守南阳需要兵马,稳定新归服的关中也需要人马,防备那狼狈为奸的张绣和刘备背后捅刀子更需要兵将,哪里都没有多余的人手啊!

    上一次,袁绍宣而不战的原因曹操是已经想明白了的。无非就是想先让他曹操和刘大耳先血拼消耗一波,然后他轻轻松松率三十万人马直接挺占中原。当然,刘备不傻,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在占据了彭城下邳等徐州重地要郡之后就止步了。而曹操自己更是清楚,经受了寿春之败的曹军主力在淮南张绣军的旁视之下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完胜拥有人和之利的刘大耳。

    那么,最好的结果那就是不打徐州了。打了徐州,不论输赢,那么最终不管是自己,还是刘大耳张文锦之辈,都没有在袁绍手底下撑一击的实力。与其这么轻松便宜了袁绍,还不如大家相互之间都有一些默契的好。

    当然,袁绍出动了三十万人么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除却坐收手渔翁之利的目的,袁军也需要在正式发动中原之战之前拿下黎阳这座黄河重港制造停泊足够的船只来保障必需。

    只可惜最后次要目标达到了,主要目标却是远远没达到效果。

    既然能用的的政治伎俩和手腕都没用了,那也就没什么可拖拉墨迹的了,决战吧!

    ······

    袁曹南北决战拉开了序幕的同时,张绣却是终于回到了阔别数月的寿春。

    本来解决山越问题张绣是规划用个一年半载的,但是好在情势并没有张绣想象的那般复杂严重。山越人虽然已经显现出了与普通汉人之间不的离心性,但是这种趋势却并不是是不可以被扭转的,尤其是在张绣这个最高决策者并不存在对山越的“另眼相待”、张绣任命的江东文武也都相当开明的情况下,山越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山越长久以来被异化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在于官府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的需要,而现在张绣代表的中士人阶层寒门阶级却并不存在对山越在根本上的抵触,那么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个道理起来貌似不大容易被人接受,但却是确确实实的。举个例子,以前官府敌视山越,大多是因为本地世族豪强的压力。而世族豪族怕的就是这些不服教化山越人走出山来会侵夺他们的良田,于是一个劲的把穷人往山里赶,一个劲鼓噪官府将山民限制在深山,这才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山越部族。

    而现在的江东,是没人敢自称世家豪族的。那么既然不存在抵触山越的力量,接纳山越就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再张绣任命的这几位主事江东的太守主薄和都尉,文臣如顾雍、韩嵩、何夔、虞翻、阚泽、严畯和步骘之流,武如太史慈、祖郎、全柔和徐盛之辈,要么出身寒门,要么就是开明通达之辈,没一个会拖张绣后腿。既能文治兴邦,也可武平叛逆。山越问题到头来只需要张绣牵一个头做一个统筹规划,剩下的就不牢张绣费心了。

    配合的山越部族,分良田给户籍,一切优待。不配合而且还想闹独立的,东莱神将和泾县大帅可是饥渴难耐了好久,另外还有诸如徐盛吕蒙等少壮派青年将领等着想要证明自己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