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岁的青年一般冒进青涩。
言行举止不同寻常习惯了就好,心态性格的不稳定却是大问题。好在有贾诩这位老毒士在不断引导纠正着张绣,现在的张绣日常终于有点明君雄主的样子了。
在鲁肃看来,虽然这位有点奇怪的主公的言谈举止越来越稳健沉稳,但是其层出不穷的新气想法却总是让人防不胜防,身在其中也使人脑洞大开。
就好比之前从没有过的所谓“军事演习”,诸葛瑾和鲁肃两人当时还初入张绣幕府,去看时也只是看热闹的心态。但是一番折腾下来,往常很多只有实战打仗才能发现的优缺点和问题,经历着样一个比演练更上一层的所谓“演习”却是显露了不少。
事后,就连袁涣等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的谏臣诤臣都不觉称赞其了张绣此举,不仅使得一众谋臣文官多少了解点军情实况便利了其日后对军政的处理,也直接使得张绣以及张辽等统兵大将把握住了战力情况,知晓了本部的优劣情况。
当然最令人称奇的还是张绣提出的粮食计划经济。虽然说这个分配粮食的劳什子计划经济听起来不大可能实现,但是据阎象杨弘等文臣小规模试行之后,却是发现了其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最后实行的粮食供给制虽然基本上都由袁涣阎象舒邵等能臣制定改正和施行,但张绣开创性的思维和首提的胆识却是令所有人都大为钦佩。
事实上,胸怀仁德的鲁肃和诸葛瑾能够很干脆就效忠于张绣麾下,张绣对淮南的治理和黎民的救赎是最大一方面原因。
但是,越接触张绣,鲁肃和诸葛瑾就发现了张绣的特别之处。
张绣贵为人主,却从不甚在意礼仪。因此在张绣面前,大多数文臣武将都是可以不拘小节的,可以不必上殿脱鞋、议事时文臣谋士也不一定要穿的一模一样的朝冠礼服,武将也不一定就要穿制式的甲胄。诸此种种,只要无伤大雅,不大冒犯特殊,在张绣面前都可过得去。
当然,也有人固执地严守礼仪规范,非得繁琐穿戴正式才肯出府,跪拜之礼一样不少。此类人便是以袁涣袁曜卿为代表的清流派。
另外,张绣接人处事也相当随和,为人君近两载,却从来没有严辞呵斥指责过哪个部将谋臣。哪怕这个臣子有了天大的过错失误,比如当初蕲阳之战纪灵指挥失当、以及后来广陵太守韩嵩一时大意被杨奉韩胤夺了郡县控制权,按照正常处理程序,这两人都至少要被打入冷宫或降职一段时间,哪怕这两人的过错究其根本其实还有张绣一时疏忽的原因。
但是清算纪灵和韩嵩之事的时候,张绣却是抛开纪灵和韩嵩造成的直接损失不言,直接分析其过错根源所在。直言纪灵部惨败有自己指挥部署大意失当的原因,直言当初在接受其投诚时没有处理好狼子野心的杨奉和韩胤两人,反而纵容其成了气候。先是要求承担这两件失误过错的主要责任。
既然老板都承担了主要的责任,那么最后对只有次要责任的纪灵和韩嵩两人的惩处自然不会很重,最后也只是罚没了年薪,令其闭门思过半月而已。
但是不要以为张绣对待部属总是极尽爱惜宽容,张绣温和随性的表象下,却是有着一颗计较的心。
就比如上一次张绣例行便服巡视寿春城,却是偶然发现一名自军校尉酒后调戏良家妇女,虽说周仓对其一通暴打加上胡车儿还灌了这校尉一肚子马尿,也尽管这名校尉正值轮休放假,但是张绣后来还是随便找了个由头将其贬职调任。
由是张绣军肃然,那些休假里想要喝酒却又不能保证自己酒品的将校,以后只敢锁上自家家门去喝了。
换一句话来说,很多事情在张绣面前都可以得过且过,但是一些牵扯到原则性或者做人根本问题的事情,张绣却是极为反感的。哪怕脸上表情不会显现出来,但绝对会耿耿于怀。
注意,这是真真正正的耿耿于怀!若是因故被张绣“惦记上了”,若是不及时加以改正,那张绣心里的意见绝对越攒越大!
若是等张绣难以释怀到了心里有了疙瘩的程度,那基本上就是宣示着这个人政治军事生涯的终结,甚至性命的终结。
好在能够爬到高位的武将文臣都不蠢,都清楚张绣的外松内紧的性格。
是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张绣的小心眼在张绣集团中也是相当有名的。
现在,鲁肃担心的就是因为城门一事张绣对刘晔的看法。
一行人一路无话,快到太守府的时候,一直四处观察着皖城民风的诸葛瑾忽然指着身后远处的城头疑惑道:“为何这大白日的莫名其妙的就点起了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