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寇们却是极为重忠义之道的。近了有长江水上劫富济贫的周泰蒋钦锦帆贼甘宁,远了的还有对民丝毫无犯的黑山贼张燕。
当然,一年之前蒋钦周泰便作为水寇界洗白的第一人第二人,为所有水寇界同僚所敬羡。甚至引得长江中游的第一水寇甘宁放弃了劫船营生,在荆州西蜀另谋高就。
现在,裴元绍率先填充了山贼界**丝逆袭的空白,使得整个中原的山贼无人不想正经从军,重新做人。
纵然在乱世,贼寇和官军在很多方面都颠倒了过来。但是,每一个山贼头领在心里做的还是将军梦!
陈策无疑是个彻头彻尾的山贼。但是他能够号令数万人马,变突出了他和其他山贼的不同。张绣甚至仔细想过,历史上陈策为什么要在曹操已经大致统一中原的情况下仍然据守山区,凭险顽抗?他为什么要做如此自不量力的事情?
只有两个答案可以解释陈策。一,陈策本就是个自不量力的人,妄图占山自立为王!二,就是像历史上刘辟对陈策的分析:陈策之所以抵抗是因为他看清了天下大势,认为天下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统一不了,各地还会长时间处于割据的状态。所以他不想将庐江郡,将自己的好几万人马的生死压在曹操身上。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的话,那么无疑陈策此人是有极大的担当和勇气的。曹操处理新的被征服之地的政策往往都是先光后整。也就是打得时候不管不顾,打完了先掠夺完财富,最后把这块地盘搞得虚弱到不能反叛掀不起风浪的程度,或者对敌方没有再夺回的价值,然后再慢慢发展。
其实这个过程是每个当世诸侯所惯用的。新征服的土地,自然位于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自然不好看守。一怕敌方夺回去,二又怕当地人作乱,还不如直接将当地居民内迁,钱粮收敛,这样就算地盘被夺回去,自己也是有收获的。
三国历史上干这一行最疯狂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曹操曹老板,果断厉行的曹军擅长将繁重的搬迁人物简单化,有时候为了粮食够不够吃的问题曹军经常就地屠杀居民。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徐州曹操便因为屠城屠了半个徐州而在诸侯界出名,导致之后曹军无论征略那个地方都不太会有底层民众响应。
所幸曹老板破罐子破摔,粮食不够吃该杀还得杀,包括自己的粮草官也一样,杀杀杀,直接无视民间舆论。
当然,要不是世家大族的分量已经可以左右民间舆论了,曹操还是需要考虑一下“仁者得天下”的古训的。
与曹操的直接干脆成鲜明的是刘备和诸葛亮两搭档。刘备就不说了,历史上在荆州,这货逃命都带着无数平民,甚至还上演了长坂坡和张飞断桥等等脍炙人口的桥段。
受主公刘备的深深影响,在荆州还劝过刘备放弃民众率军逃跑的诸葛亮这货最后也成为了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忠实心重。也喜欢将自己新攻取得城池郡县进行大搬迁,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基本每次搬迁的内容都占据了军务的一半。
甚至他自己,就差点为了搬迁丧命。好在司马懿那傻缺中了空城计,使得平生不弄险的诸葛孔明在史书留下精彩绝伦的一章。
刘备集团爱民如子的传统给自己带来了争夺天下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心。但是相较于曹操集团粗暴简单的传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平民的作风也经常拖刘备集团后腿。
相较于曹氏集团用“霸道”迅速发展壮大,刘氏集团进取缓慢。刘备坐得荆州、诸葛北伐失败的原因里“仁道”都占据了很大成分。
……
按照庐江的战略位置,无疑上面的过程还要更加苛刻地执行。因为庐江地扼长江下游当口位置,控制庐江段江面便可以横断江东和荆州水面联系,是个绝佳的位置。这个位置不管对于曹操进攻江南,还是江东孙氏以后杀回中原,都是不可或缺的跳板。
那么,注定成为中原势力和江东势力中间地带的庐江将来肯定是一个无人区的存在,这可能是陈策这个庐江人所不愿看到了。
所以,他不愿还没有征服河北之地的曹操控制庐江,因为在整个北方统一之前,北方势力是绝不会涉足有天堑的南方泥潭的。
……
当然,以上内容纯属张绣个人猜测。陈策此人到底是狂妄自大之徒,还是坐山观虎斗的骑墙派,还是极有担当的一条硬汉,有待张绣对其慢慢的观察考验。
此次前来九江埋伏,陈策出动了两万多山贼。好在因为张绣兵变,曹操并不在意九江郡的山贼横飞。使得陈策通过前后两次的小股渗透和大股流窜聚集了大批人马。吃了张绣提供的一顿饱饭,这群因为袁术暴政和饥荒骨瘦如柴的山贼今天才有力气和三天三夜没休息的曹军作战。
廖化的五千屯田军,则是从淮北九江郡和沛郡的屯田地直接挑选带过来的。有些还曾是吕布的部下。是当初吕布徐州一路战败的残军。
【倒计时】充值返利最高60%,快快充值参与活动吧,错过后悔一年!点此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