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五十七章 沉惊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只要能够将展现稳固下来,这些地方初步经营起来之后,可比淮东那些多山和丘陵的核心六州,在农业生产潜力上要更胜一筹。

    故而按照中军帐下两参一佐的后续布局和预案,先就是就地依托山川河流的地势,用一连串南北走向的烽燧和哨所,堡寨和屯围,由此规划建立起最基本的边界线来。

    因此在远征大军抵达曹州的济阴城之后,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都被就地留了下来,作为当地后续经营和建设的补充力量。

    而李富贵他们所在的建生军第五十九团,也很快就接到了新的命令和选择,是就此遣散各自回归后方,还是留下来参加后续的延边建设;

    而李富贵思虑再三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而没有随着大队人马的继续东归;然后在新编工字第四十一营里,以抬高一阶的建生军火副资序,负责监督和鞭策那些新获得的北国俘虏和新附人口,从事和进行沿边堡寨和道路水利的后续建设。

    当然了,在北朝的势力被打垮之后,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已经大大减小了,主要的威胁也只是那些战败后流散于地方上散兵游勇,啸聚于乡野旋起旋灭的盗匪,乃至围堵和抓捕饥寒所驱辗转于道途的流民什么的。

    而李富贵同样也想利用这次机会,为自己新出生的儿子更多攒下点未来的底气什么的,所以只能暂时割舍下短期内见到家人的迫切心情了。

    。。。。。。。。。。。。。。。。。

    相比底下人对于班师回家的各种欢腾雀跃,到了我这个层面之后,要处理的却是好坏消息参半的格局。

    后方的海路贸易还在持续萎缩当中,无论是倭国还是新罗藩,或是安东诸侯,或又是夷洲方面,或又是广府之地,几乎都是各种萎靡不振或是****不堪的坏消息,因此,基本都是出大于入的局面;

    因为,就算是淮东的贸易输出量减少,但是相应物产和资源的输入需求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甚至因为局势动荡之下不得不加大输入的储备量,以对应将来可能最坏的恶劣局面。

    就连作为长期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自留地的海外藩贸易,包括东海道的婆罗洲、吕宋三洲等地,因为国朝今年出台的征收政策和财计手段,都出现了出口和市场需求的双向萎缩。

    但是充满讽刺意味的是,相应淮东本土的农林渔牧矿冶等产业,却是迎来产能上新一****规模增长浪潮,这也很大程度上冲淡这次出兵所造成的各种资源糜耗;

    当然了主要的增长势头还是集中在了开多年的延边各州,以及辽西、辽东、全罗道这些新征拓地区的后续经营潜力,开始在相对的良性循环中走上正轨了。

    通过这些年下来直接或是间接,孜孜不倦的人口贩卖和虏获活动,淮东用了好些手段和策略才逐渐摆脱了最初,诸如“地广人稀”“大片落荒”之类的负面评价,而让有效控制范围内的每个角落,都有劳役营和编管地的存在。

    所以,就算现在稍微向西扩张一下地盘,在厚积薄的人口底蕴上,也是能够控制得住局面的。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渤海对面的安东道;

    安东大罗氏内乱和崩溃为开端的混沌之局,最终在辽河流域的持续旱情中,演变成了现今弥漫整个安东道南部******,就连那些打成一团乱粥的各地藩家,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暂时消停下来,几乎每天都有大批零下人口,纷纷奔逃到辽东半岛的控制区内来。

    而安东道北部也不见得消停和安生,愈演愈烈的土族之乱,已经造成了多家北地联盟的中小诸侯就此覆灭,而群起作乱的各地土族番人,也出现了几大股以地缘势力为导向,兼并和合流的趋势。

    在这种得失忧患的全盘考虑当中,我也终于遇到了千里迢迢赶到洛都,又从洛都一路追赶过来的江宁使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