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做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江华没有着急,先睡了两个小时,起来洗脸后把睡觉前泡好的一罐子浓凉茶灌到肚子里,整个人顿时就仿佛打了鸡血般精神起来。

    洗干净双手,这才重新回到长桌前。

    古董之所以是古董,就是因为它是古代的东西,特点就是旧。

    光是唐代硬黄纸、鉴真的笔法字迹,再加上孝谦的印章并不足以让《大涅盘经》骗得了人,因为墨迹是新的,盖上的印章也是新的。

    要以假乱真,就必须把《大涅盘经》的墨迹和印章都变成旧的,这在整个伪作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讲究技术的一环,作为修复高手,江华自然精通这里面的门道。

    拿来一只小碗,江华挖了点浆糊放在里面,接着就加水,一边加一边用手指慢慢搅动,直至碗里的浆糊和水充分均匀混合在一起并呈现出透明状及提起手指的时候能够牵出不断的丝线才停下来。

    写好《大涅盘经》经文的硬黄纸反过来盖到桌面上,拿起软毛刷子抹了一层水上去,接着就把裁好的宣纸盖上去。

    宣纸的吸水性很好,刚盖上去马上就和硬黄纸紧紧地贴到一起,小心抹去出现的小气泡,江华换把刷子沾着调好的浆糊轻轻地刷在宣纸上。

    刷好浆糊后,江华又拿起一张宣纸仔细地覆盖上去,拉直压平,接着用捏成一团的宣纸把多余的水和浆糊吸走,这才算是完成。

    托裱好十张硬黄纸,江华额头上已经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子,背也已经湿透,这是精细活,费的心思可不小。

    “看来这手艺没有落下。”

    江华拿起托裱好的硬黄纸仔细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普通书画的托裱很简单,但做旧中的托裱就远比看到的要复杂。

    刷上的水或者浆糊少则裱不了,多则会发干发硬成块,而且还可能让书画上的墨迹化开。同时,还必须保证均匀,否则接下来的做旧中就会因为“受力”不均出现色差,这些讲究的都是手眼上的细活,没几年功夫和天赋根本就完成不了。

    把托裱好的硬黄纸搁起来晾后,江华搬来煮水用的黄泥小炉子,从一个密封着的小罐子里精心挑出十来块橄榄核碳放进炉子里,细心点燃后用扇子轻轻地扇着,直到淡淡的烟气散去而且碳块变得红通通的才停下来。

    用手试了一下温度,江华满意地点了点头,炉子二十厘米上空的温度七十度左右,正是自己需要的。

    托裱好的硬黄纸已经晾得差不多,江华拿起一张反过来也就是把托裱了宣纸的那一面凑到通红的火碳上方烘烤起来。

    书画中的墨迹做旧,有很多办法,但最基本的则是火烤,烤过后的墨色发干发硬,仿佛经历无数岁月的洗礼,能以假乱真,托裱的宣纸是用来保护硬黄纸的,省得一个不小心烤过头,留下火烤的痕迹。

    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先是一层细小的,接着就是变得有如黄豆大小,慢慢地顺着脖子滑下。

    江华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时间擦汗,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手里的纸,确保既要把墨色烤旧,又不能伤害到纸,稍有疏忽就得前功尽弃,高度集中精神下他并没有发现自己右手手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一团浓黑的墨迹,旋转了一会后分出一条细细的黑线沿着手指渗进正在烘烤的硬黄纸,上面的字迹一个个慢慢变干硬,仿佛经历了千年时光一般。

    宝荣斋里一点声音也没有,江华坐在长桌前,炉子里的碳火映得他的脸直红通通的,就象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当他烤完最后一张硬黄纸后才发现全身都已经僵硬得象木头般,稍稍一动就有如针扎般痛。

    “奶奶的,都忘记上一次吃这样的苦头是什么时候了。咦,这个……我的手……怎么又有这种墨迹?”

    江华轻轻地甩着手,突然之间发现手背上出现一团黑色的影子,象是瘀伤。揉了揉,一点也不痛,没有一会就消失不见。

    这是怎么一回事?

    江华想起之前把玩赵孟頫的《兰亭帖十三跋》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只是那个时候颜色比较浅,现在的比较深,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