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八章 旌旗映日彩云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张飞将两人引开,免得被吕布步骑夹击。然后再次与成廉魏续硬拼。

    合战三次,大破之。

    张飞骑兵两千多,成廉魏续只一千多,以众凌寡,破之在张飞意料之中。

    成廉魏续仅剩下三四百骑,仓促逃回吕布大军之侧,不敢再单独出战。

    张飞采取的方略,与成廉魏续方才并无二致,围绕吕布大军不停袭扰。

    不仅袭扰吕布中军,而且还伺机攻击高顺,大大缓解了于禁的压力。

    吕布掌兖州不到半年,其核心精锐乃是东出函谷之数百骑,张辽带走两百骑,成廉魏续剩下四五百多骑,另有四五百骑乃是新募骑兵。骑兵整体实力逊于张飞两千五百骑。

    吕布虽有弓箭手,但缺强弩,因此面对于禁宛如刺猬加豪猪的阵形,没有太好办法。弓箭手射不穿于禁的盾阵,长戟兵挡不住于禁的强弩。

    若给予足够多的时间,比如说一日,吕布有信心在张飞的牵制下,不惜代价歼灭于禁。

    但现在刘备主力正在兼程赶来,若自己被绊住,将不得不与刘备决战平原。

    以吕布之傲,想起当日战曹操时关羽、张飞、典韦、刘猛诸将之勇猛,士兵之精锐,也不由丧气。

    刘备练兵两年,大小数十战,其核心军队不说百炼成钢,也属于当世一流。

    吕布心中犹豫,想起王思信誓旦旦先破于禁、再攻刘备的建议,又气上心头,命人将王思带到自己面前。

    吕布也不叫先生了,质问王思:“汝之计难行,于禁不可遽破,刘备行将抵达。可有他策?”

    王思完全是儒生意气,纸上谈兵,战争对他而言本是数字游戏,手边算筹,三万破六千自然而然,哪会考虑到骑兵、强弩、士气、时局等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实际战局。

    现在亲临数万人交战的战场,眼前是飞溅的鲜血,耳中是濒死的哀嚎。

    战局不利,王思早已是脸色苍白,两股战战,头脑一片空白。

    听到吕布问话,王思勉强支吾:“可回定陶坚守,待刘备疲惫,再出城破之。”

    吕布道:“汝可知刘备能集兵八万,倍于我军?

    袁绍方有事于河内,刘表正用兵于巴郡,谁能来援?

    内乏粮草,外无援兵,如何守城?”

    王思道:“待某思之……”

    吕布怒从心头起,骂道:“军情如火,局势危如累卵,还能等汝砌词胡言否?

    纸上谈兵之辈,庸碌无能之徒,留汝何用!”

    挥戟将王思刺死。

    将士皆骇然。

    吕布传令给高顺撤军。

    高顺复命道:“于禁残兵仅三千,若不计伤亡猛攻,必可将其歼灭。届时进击,或退走,皆可从容。请将军三思!”

    吕布道:“刘备主力距此仅二十里,半日可至,我军即便歼灭于禁,也必疲惫,恐难与刘备再战。撤兵为上。”命高顺执行命令。

    高顺平时一向沉默寡言,如今也忍不住对左右亲信叹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先不论王思之计是否上策,既已采用,就当破釜沉舟,执行到底。

    怎可遇挫既退、动辄改易?如此必乱军心,大势去矣!”

    只得领命退兵。

    吕布军毕竟占着上风,一心要退,于禁、张飞皆难以阻拦。

    侦骑报告刘备正率主力疾速赶来。张飞率骑兵猛攻吕布军之侧翼,冀望迟滞其行军速度。

    刘备派出前锋,目的是引蛇出洞,自不能任凭前锋被吞掉,张飞、于禁出发后,侦骑往来不绝,前线动态源源不断汇集到刘备大帐。

    刘备对郭嘉道:“不意吕布有此魄力,敢悉军来攻。益德、文则兵少,大军当速进,以免为吕布所乘。”

    郭嘉道:“吕布小勇而大怯,先行而后疑。

    在定陶数日犹豫不出,即便出战,也只是欺张于二将军兵少,不敢直接攻我中军,此其心实怯也。

    既心怯,又如何敢冒两败俱伤之风险以求全歼张于二军耶?

    以嘉料之,吕布怕我大军赶至,必不敢全军攻张于二军。

    既不能全力,则必难歼灭二军。

    既无法歼灭,唯有退走。

    若回定陶,困兽耳。

    若北走濮阳,亦已不及。

    我军过急,恐吓走吕布。

    不如待吕布与张于二军纠缠难分,再进兵不迟。”

    刘备颔首道:“奉孝条分缕析,我得之矣。”

    下令大军整束停当,暂时待命。

    等到吕布与于禁开始交战,刘备立即率领大军开拔。

    以典韦、刘猛为前军,以田豫、卫靓为中军,以沐并豫州二军为后军,刀枪如林,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各军将士在宣教指挥下高唱军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一军唱罢,另一军接上,此起彼伏,声震云霄。

    不是比赛哪支军队唱得好听,而是比赛哪支军队更雄壮、更嘹亮!

    新加入刘备军的法正、孟达等热血沸腾,激动得难以自抑:拥如此雄兵,扫平天下,有何难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