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章 天下无不亡之泡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DA,管你动不动,普罗大众就觉得那东西跟风有面子!”

    对此,顾莫杰并不打算去否认,他一点也懒得否认。

    “是,眼下,社交引导用户喜好的成功率是挺高的。大多数人不愿意把注意力和研发成本投注到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效果的推送优化上。我完全理解。

    但是,老马有句话,早上说过的,我特别欣赏――咱现在中国的生意人,做一件事情,今天做明天就想挣钱――这样的机会,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凭什么轮到你我?是你我比别人聪明,还是比别人努力?

    这个世界上还缺聪明的人么?还缺努力的人么?如果一定要给成功者定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我认为是远见。我只有提前五年十年,觉得这门生意未来会火,我赶在别人没进场之前,先挖坑准备起来,静下心埋伏10年,等10年后消费者跳到我早就挖好的坑里来。

    也许,我挖了坑之后,过了七八年,有同行发现我的判断是对的,也来挖坑了――但是对不起,位置最好的必经之路已经被我占了。

    等到中国人普遍吃好喝好也不买房了,就像找点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分别心、独立心的时候,再来想到做推送优化、揣摩客户的心思量身定做,已经晚了。”

    顾莫杰的话,说到这儿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多言无益。

    这涉及到两家公司对中国人人性的不同理解。

    初音系的观点,偏向于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当中的思想独立者,有真我,有思想自由的人。

    我要,我现在就要,我自己去拿!别人送上门、推销的东西哥一概不看!

    而藤迅系的观点,偏向于“送来主义”。他认为大多数大众是没主见的,他们会因为潮流和流行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喜好,所以花费很多心思和技术研发成本去揣摩中国人喜欢啥,是成本大收益小的事情。

    有这个精力,还不如专注于引导人们去喜欢藤迅提供的那几个内容。而只要藤迅的那些内容形成气候,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和话题性,自然会有很多原先不喜欢这些内容的人去喜欢。

    归结起来,藤迅十几年来的用户内容推送思想,更接近于:大众是无知的群氓,中国还民智未开,大家根本不在乎自己喜欢啥,大多数人的“真我”并没有觉醒。流行教主、流行权威告诉大众啥是装逼的,大众就欣然接受这个送来了。流行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大家本心存在的。

    这种想法,不仅藤迅有。传统的时尚和流行产业圈子都用了几十年了。每年的巴黎女装节米兰男装节,都是这种定义流行的套路,并且成功圈钱这么多年。在内容圈子,这样的想法更是经久不衰。

    就好比《传奇》这种游戏,可能在2001年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中国同期MMORPG网游里最好玩的。

    但是一旦这个游戏玩的人多,滚雪球的效应起来了,话题性丰富了。平面媒体、电视报纸上都开始出现“传奇里打一把裁决可以卖200块人民币”、“某市某街道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有群众扭送一名窃贼到案,并宣称其偷了传奇游戏装备”之类的新闻报道。

    那么,无论《传奇》是否真的在游戏性上比同期的《龙族》好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玩传奇玩得好才有更多人围观到你的牛逼,同等的付出换来的被围观装逼值会越高,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人玩传奇。

    藤迅搞撸阿撸的电竞,也是一个道理。撸阿鲁好不好玩弱不弱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形成社会认同,形成装逼潮流,自然能裹挟更多的人。

    藤迅十几年的核心文化,注定了他们认为内容推送的核心,要靠社交牵引,要靠流行引导。

    社交是第一性的。

    其余科技也好,人工智能也好,深度算法也好,用机器人揣摩真人的心思也好――在藤迅眼里都是第二性的。

    这个主次纲目,注定了藤迅这家公司永远不会在推送上下足够的人工智能研发投入。

    因为它一开始就认为中国人是煞笔,不配拥有真我,只要牵着鼻子往里灌、引导他们“藤迅给啥、让啥流行,你们就该喜欢啥”。

    社交对流行的牵引性,是藤迅的立公司之本,是他病毒式扩张的根。

    马花藤可以实现从QQ到微信的“自己革自己的命”,因为那些不过是“壮士断臂”级别的改良,或者说“修炼吸星大法前散尽本体真气”的纤芥之痛。

    但是,他永远没法实现“内容的扩散从靠社交流行引导、变为让用户发现真我”的转变。

    因为那是藤迅的根。

    除非他“挥刀自-宫”,否则这个弯到藤迅死都是转不过来的。至少稍微往弯掰一掰,藤迅的核心利益就会一阵剧痛,藤迅的命根子就会一阵剧痛。

    正如当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再患衣患食的时候,有一类企业是注定要式微的――买泡面的。无论泡面卖得多好,等到这个国家的人消费升级,不想委屈自己之后,泡面是注定灭亡的东西。

    顾莫杰赌的,就是中国人不可能永远穷下去,不可能永远吃泡面就满足。(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