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啊。”杨越宁说道,像放河灯这样的事情他以前也在其他地方见过,而且还是在七夕,但是完全比不上洛阳的人多,而且今日只是元宵节,并不是放河灯最好的时节,毕竟现在天气还很冷。
“父皇治下真是太平盛世。”恪王楚原晰有感而发。
听到他感概的李靖安想了想这大齐朝七成的地租,在看看那些放河灯那些少男少女身上的衣服料子,有些无语。
“别感慨了,我们也买个河灯祈求一下今年的好运气吧。”杨越宁直接向那卖河灯的摊子走了过去。
李靖安在旁边的小摊子上挑了一个船型的河灯,也为王远明挑了一个。
“公子,这我恐怕用不着。”王远明看着被塞到自己手中的莲花河灯,有些无奈。
“为什么用不着?”李靖安有些不解。
“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谁。”他只有爷爷和师父,只是爷爷是个乞丐,人们都是老乞丐老乞丐的叫着,根本没有名字。而师父还在密营,即使已经快废了,但是好歹还活着。根本用不着放河灯悼念亲人祭奠。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他又不是小姑娘。
李靖安一愣,不知道原来王远明和李靖安这个身体一样是孤家寡人,“那就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这是最平安的愿望,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长寿。
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王远明再次苦笑了一下,虽然得到了《易筋经》但是能不能补足因为以前的功法而导致的寿元损伤,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这样的祝愿平凡朴实,但是最真诚。王远明拿起旁边的笔在河灯里写下了“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几个字。
转头去看李靖安,他那船型的河灯中只有四个字:“功成身退”。
“公子……”难道公子辅佐谨王成就大业之后,不愿意位居高位?王远明诧异了,毕竟如果谨王能成功登基,谨王府的那几个心腹未来肯定就是新帝的心腹之臣,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是绝对少不了的,毕竟谨王并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
“走,我们去放河灯。”李靖安把两根短小的红蜡烛放在了他们两个人的河灯上,向洛河岸边走去。而那里比他们早一步的杨越宁等人正在相互评价对方的河灯。
“不错的颜色,只是六表哥,你这算不算拍舅舅的马屁?国泰安康?真是忧国忧民的王爷啊。”杨越宁嬉笑之间,语气中却难言讽刺,或许说他根本不屑与掩饰。
“表弟写的也是有拍马屁嫌疑啊,长命百岁?”恪王楚原晰一笑,看上去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指了指杨越宁的河灯,反击道。
“谁会替那老头子祈福?”杨越宁白了他一眼,“真是为我娘祈福的,愿神明保佑我娘长命百岁,让老头子死在我娘前面。”:
“越宁!”谨王楚原明低喝道,这样不孝的话语可是大忌。
“四表哥,你就是太严肃了,顶多让神明保佑让我娘活到一百岁,让老头子活到九十九,反正要比老头子活得久才行。”杨越宁转头去看谨王楚原明河灯上的字,“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咦?我们怎么都和长命百岁纠缠上了?四表哥这是你为谁祈福的?”
“是风儿。”楚原明并不认为这是个秘密,十分坦然的说了出来。
杨越宁不由一愣,下一刻那双总是笑眯眯但是清冷的没有一丝温度的眼睛变得柔和了一些,“没想到四表哥居然是位慈父。”
“风儿身体不好。”楚原明淡淡一笑,看着自己手中的河灯,“希望神能保佑他。”
“走,去放河灯吧。”杨越宁率先上前把自己的河灯放进了水中,其他人也陆续的放了河灯,那些河灯顺着水流汇聚到了一大片河灯群众,载着他们美好的期望与祝愿缓缓地向下游飘去,那星星点点的烛光连成了一片,和天空中的圆月交相辉映着。
“真美。”把自己的河灯放下水,王嫣然出身的看着那点点烛光,她以前所在的城市只是一个很小的地级市,有没有放河灯的习俗,因此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这让我有写诗的**。”其实是王嫣然想到了一首诗,不是课本上的,而是以前看清穿下的一首诗。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她旁边不远处的李靖安不由嘴角一抽搐,差点脚一滑掉进河里,乾隆的诗就罢了,孩子,你难道没看到“秋”字吗?现在可还是大冬天,没打春呢!背诗你也靠谱一点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