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哪能每句话都较真。”宋乔听得十分认真,一脸若有所思。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宋乔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他心里还是想见方宁,方氏只得说道:“她如今心乱得很,还是先别见了,你回去好好劝劝你爹,先别说接她回家的事,等过些日子,他气消了再说。”如今这种情形,双方最好都冷却几天。宋乔想了想,此时接回方宁的确不现实,父亲正在气头上,说不定两人一句话不和又呛起来了。虽然他心里是万分不舍,他也只得离开。
路上,他走得极慢,慢慢地思索着改变的办法。越想越忍不住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除了读书什么用都没有呢?唉……
宋乔回到家,就见父亲正气得捂着肚子哼哼。他看到儿子像条丧家犬似的,气愤难平地奚落道:“哟,你还知道回来呀?干脆跟你媳妇到你丈母娘家算了。反正我是替别人养儿子!我的老伴唉,你看看我过得是什么日子,我的命咋就那么苦,从前受你娘的气,如今又受儿媳妇的气,我算是明白了,长这模样的女子都厉害得很,我娶孙子媳妇一定要挑你这样的,老伴啊……”
宋乔谨记着方氏的话,违心说道:“爹,方宁她年纪小,才比柳柳大几岁而已,说话做事难免有不周之处,你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你要气坏了身子,让我们兄妹可怎么办?”
宋老财还欲再嘲讽儿子,一听到这话多少还有点人味,气消了那么一点点。
宋乔继续搜罗着好话劝慰父亲。
宋老财拍着大腿,大声抱怨儿媳妇,宋乔低头听着,有好几次想为方宁辩解几句,但话到嘴边,硬是吞了下去。让爹发泄发泄也好,对他抱怨总比对着方宁吼出来好。这个道理他以前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宋老财抱怨够了,人也累了,连晚饭都没吃便上床睡觉去了。
饭桌上冷冷清清的,三兄妹随便扒拉了两口,谁也没胃口吃了。宋乔神态复杂地看了一眼妹妹,一脸愁苦地说道:“柳柳,你是咱家最聪明通透的,有空多劝劝爹。”
宋柳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小木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出人意料的沉默。
晚上宋乔趁着父亲睡熟后,悄悄溜了出去。谁知杜家今晚也睡得挺早,四周黑乎乎一遍。他只好沿原路返家。
乡下人家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仅仅过了一天,村里便传得沸沸扬扬。其实,吵架拌嘴之类的事谁家都有,一点也不新鲜。但宋家和杜家都比较引人注目,才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因为宋家宅院较深,所以村民并没听到吵架的具体内容,再加上宋家人口紧,谁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只是凭着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乱猜一气。
到最后竟形成两大派。一派站在宋老财这边,这一派多以老人为主;另一派站在方宁这边,多数是年轻媳妇。后一派竟比前派多上许多。因为宋老财的抠和方宁的大方是有目共睹的。
“依我看,肯定是宋老抠不满意媳妇太大方了。她是个雁过都要拔根毛的人,哪能忍得下方宁这么做。”
“……不关怎么说,这做儿媳妇的也不能跟老人对呛。”
……
王氏在旁边听了,唯恐天下不乱似的大声嚷道:“要我说,这事肯定是方宁的错。她是我侄女,我还能不知道她!以前在家时对爷奶就不孝,对长辈也不敬,啧啧,宋老财算是走了眼了。”
有跟王氏不对付的当即就接道:“哟,银宁她娘,你这是眼红吧。你的意思是宋老财看中你闺女才是没走眼?”
“对嘛对嘛,你好歹是方宁的伯娘。哪能胳膊肘子往外拐,再说你婆婆是啥人谁不知道,上次是谁在那儿哭诉来者。”
人群中有人联想到,王氏和宋老财之间的过往,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王氏下重本巴结宋老财最后被人回还三盆剩菜的事早在村里流传开了。
王氏偷鸡不成把蚀本米,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不可,她可不是那容易消停的人,第天一大早就来到了杜朝南家来找方氏,表面上是一大通安慰的话,内里却是幸灾乐祸。末了又怂恿方氏道:“这宋老财太欺负人了,他当咱们杜家没人了是吧。依我看,咱现就去把全家都叫上,到宋家大闹一场,为咱孩子讨回公道。”
方氏跟她做了多年妯娌,如何能不知道她的禀性。她是巴不得双方敞开了闹,最好是无法收场。
方氏态度冷淡,心平气和的说道:“这舌头跟牙还会碰着,过日子哪能不拌嘴。这种事我们两家会处理好,就不麻烦你了。” 王氏又碰了一鼻子灰。
方宁回来的第四天,方牛子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以前他就担心这个外甥女会跟宋老财不和,还特地去了一趟,不成想,两人到底还是闹开了。他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默默盘算着要找宋老财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