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几条。第一,由临湘东行,取道大围山;第二……”
孟达指着地图,把孙坚可能选择的路一一说来,最后说明,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距离来看,孙坚最有可能选择的路有三条,但是共同点是,他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山,进了山,才能限制骑兵的威力。
一切说明之后,孟达郑重的提出一点:“根据孙坚目前的情况,他很可能会采用疑兵之计,而且一定会在夜里急行军。夜里行军,隐蔽姓更大,他们才有机会在被我军主力缀上之前逃出去。
麹义等人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连连点头。刘修这时笑道:“云天,你有想法,说出来大家议议。”
麹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我想说的,孟军谋都已经说了,我没什么好补充的。”
众将听了,都忍不住想笑。对刘修安排给他们的参谋,反对最强烈的就是麹义,他总是说,仗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书院里能读出什么东西?这些参谋也就是个监军罢了,真正打仗谋划是靠不住的。现在刘修当着这么多的面点他的名,自然有提醒他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对于军谋部做出的这个模型和他们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觉得孟达刚才所说的正是他们所想的,甚至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不能说十全十美,但基本上应该考虑的都已经考虑到了。这些书院派军谋能做到这些,让他们刮目相看。
“那接下来大家就想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刘修示意了一下,军谋们上前,一个递上一根荆竹,又在旁边摆在酒,众将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模型开始开动脑筋。
荀攸拱着手,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那些眼珠滴溜溜乱转的将领们,心里在为孙坚和桓阶哀叹。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哪能顶得住一帮人在算计他?更何况孙坚的实力本来就不足,要想从长沙安全的逃出去,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当然了,他更清楚刘修让这些人想这些可不是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绝妙的主意来,而是让他们在动动脑子的同时,再次领略一下那些经过正式修心的兵学院毕业生的能力。荀攸曾经在兵学院做过教习,他知道这些学生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他也曾经面对无数次学生不服气的辩驳,而这些辩驳也让他领悟到了很多原本不太注意,或者根本就想偏了的事。
集体智慧也许产生不了天才,却比难得出现的天才更可靠,更能支撑一个民族向前走。把命运寄托在个别天才的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只有让更多的人承担起民族的责任,才能走得更快更稳。这是刘修曾经对荀彧讲过的话,现在荀攸却似乎更能领会其中的精神。
……夜色苍茫之中,孙坚立于城头之上,看着悄悄出城的部队,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对岸黑漆漆的夜空。他知道那里有一支游骑在监视着临湘城的北门,只要有人从城里出来,他们都会立在对岸观看,然后事无巨细的报到刘修跟前去。孙坚还曾经看到过几个文士模样的人,骑在马上,对着临湘城指指点点,仿佛在说些什么。
要想在这样严密的监视下出城,孙坚觉得希望非常渺茫。因为他现在没有足够的战船,无法在短时间内把一万多大军送过湘水,而一旦被刘修发现,他的骑兵就会追上来。据他估计,刘修身边至少有一万骑兵,其中包括曾经一战击溃张勋的亲卫营。
一想到那铺天盖地而来的骑兵狂潮,孙坚就有些头皮发麻。他知道,那一次不仅是他,他身边的所有将士都被那场屠杀给吓住了。不错,是屠杀,张勋面对的根本不是战斗,而是一面倒的屠杀。
如果不能在刘修的主力骑兵发现他之前逃到山里,那生还的希望就非常有限。孙坚不敢大意,他知道他这一万多人对袁术非常重要,袁术还指望着他回去帮他守住豫章,挡住刘修东下的道路呢。
孙坚不明白,为什么刘修气势汹汹的来,却不急于求战,但是他现在也不需要明白了,因为刘修赢了,在耐心这一点上,刘修完胜,逼得他不得不放弃临湘。
但愿桓阶的计策能够成功,让他安全的回到家人的身边。
沉闷的打桩声夹杂在哗哗的流水声中,若隐若现。远处,黑暗中突然亮起一点火光,随着火光的出现,打桩声嘎然而止,直到火光渐渐远去,打桩声才重新响了起来。
不过,对岸的草丛里此刻却伏着几个人,运足了目力,仔细观察南岸的情况。
两天后,刘修得到了消息,经过斥候仔细侦察,发现孙坚这两天一直趁着黑夜在湘水里打木桩,木桩的顶端就在水面下一尺,远处看不出来,只要放上木排,随时就可以在上面行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