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人啊!”

    皇帝的声音很冷,可惜,这听到这样语气的人真心不多,也就是他的几个心腹,所以外头的人一个个都不知道,还在尽力的表现,当然,这些事儿,皇帝即使知道,也只能是自己心里知道,为了朝政稳固,为了朝堂不至于波动,也为了维护朝廷的体面,有些事儿即使知道是怎么一会儿事儿,做起来就只能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对待这些还钱的人家。

    皇帝最终还是给了一些好处的,像是一些最早跟着贾家还银子的人家,即使知道他们只是胆子小,看中了奖赏才立马跟上,可是就凭着他们这份决断,皇帝也要给点好处,所以这一家给家中孩子一个举人的身份,那一家送这家孩子去兵营当个七品,打散了,一个个看着都有好处,还都是些看着显眼,有前途的好处,绝对让这些人家脸上好看。

    另外还有一些确实查证是家中困难的,可是还是尽力还钱的人家,皇帝也很是直接,这家给个二百两银子的赏银,那家给上几匹宫中锦缎什么的,都是些实惠型的赏赐,甚至有几个皇帝在这一次还银子事件中无意间发现的底层官员中的人才什么的,也直接给提了一级官职什么的,反正奖赏的东西五花八门,几乎是人人有份,就是那些皇帝明知道他们做戏的人家也有,唯一的区别是,这样的人家皇帝给的是什么玉如意之类的恩裳,别看这东西看着高贵,看着显眼,恩宠的很,其实呢,这东西就是个坑,那东西不能卖钱,只能供着,打碎了还有罪,你说坑不坑吧。

    当然这些人家中,那些勋爵们渴望的袭爵问题也得到了一些回应,有两家得到了降两等袭爵的恩旨,虽然比不得只降一等那么好,可是人家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谁都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挣得最多的,他们心里有数,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已经不容易了,不说别的,他们家中的子孙们在勋爵门第中,最起码还能多保持一代,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儿。

    只有皇帝自己心里的小本子上记得很是清楚,他能给出这样恩赏的人家,那都是家中子弟还算是可以的,上进的人家,那些什么纨绔成堆,那些个家中乱七八糟的,是一个都没有发出去,甚至还只给了一些要供着的东西。

    也就是说,其实在这一次的还银子的事件中,皇帝借用这恩赏的多寡,在无声中,将这些勋贵做了一个调整,如今或许看不出什么,可是在过上三五十年,这些人家的上下等级之类的,必定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贾母要是真有心,或者在这时候也能看的出来,毕竟她也算是接受过后世无数宫心计之类洗脑的人员之一,可惜她没有这个功夫,这会儿正忙着呢,首先是孩子们,第三代的孩子这会儿都在她的屋子里,接受她的教育。

    这倒不是她想要像是养贾宝玉一般的娇养什么的,也不是和儿媳妇们夺孩子,而是借口每天日子过的太过清淡,一个人感觉孤寂的很,就让那家中的两个孝子立马屁颠屁颠的把自家孩子送过来了,甚至还自己自动自发的当起了调节员,安抚着自家的媳妇,在和儿媳妇的解释中还这么说:

    “父亲没了,母亲一个人冷清的厉害,看着人都清减了好些,前些时候有事儿做还好些,忙忙碌碌的,也不觉得,如今事儿都淡了,一时半会儿的也寻不到什么事儿做,母亲整个人反而没有了精神,在这样下去,说不得能把她老人家憋出病来,到时候可就真是不好了,还不如把孩子每日送过去,给母亲做个伴,好歹让她不至于胡思乱想的。知道你不舍,大不了晚上接回来就是,要是再不放心,平日里你自己也多去做做,说说话也是好的。”

    这是孝道,这儿媳妇能说什么?自然是只能遵从的,再一个自家男人说的也对,又不是送去了不会回来,也不是见不到面,何必这么拧着不肯?不过是每日过去请安之后在那里多呆着些时候罢了,没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在这样的底线下,这些儿媳妇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婆婆亲近的,不说别的,说的庸俗些,这老太太将来的私房钱,那可是个大数目,可不能因为自己,让自家孩子吃亏,让隔壁的妯娌得意。

    即使如今已经没有了因为管家,或者权利之类的事儿弄的针尖对麦芒的紧张,妯娌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一样存在着的,比丈夫,比孩子,甚至比孩子们在老人心中的地位,这些都是竞争的项目之一。谁都不会妥协,所以最后还是贾母得了益,成了这个家里最热闹的地方。

    而贾母的教育也同样无声无息的,刚开始是给孩子们说古,说贾家祖辈怎么从龙,怎么征战,怎么建立贾家一门双国公的家业,把这些孩子们的心气儿都提上来,让他们知道点家族荣誉什么的,然后又开始说别的故事,比如请家中下人来说点外头的世俗民情。说点百姓们知道的童谣之类的。

    你还别说,这些家门外头可能谁都知道的事儿,在这高门大户里,安就是个稀奇事儿,别说是孩子们了,就是这些大人们也很是愿意听,反正这都在家中守孝,又不怎么出门,索性一个个都凑到了贾母这里,来听故事。

    等到几乎所有家中的人都习惯了听事儿,习惯了每天知道点外头的七七八八的消息,贾母又让人开始讲一些豪门大户的八卦,也不用太黑暗的,就是那些个管事们流出来的各家的事儿,就足够了。

    倒不是她想要让这些孩子们去知道别人家的**什么的,而是想要他们学会从外人的角度去看这豪门大户的琐事儿,从中能学会自审,不用说别的事儿,单单是那些下人们瞒着主子在外头耀武扬威,就足够让她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些下人们的威势,知道约束自己的身边人,这样就足够了。

    至于还能学什么?谁能学的多?这就不是贾母能关心的事儿了,全看各人的天分,她到底也不好做的太过了,不然岂不是让这些人知道她是存心的?万一有了什么抵触情绪,觉得这是敲打她们的下人什么的,可就不好了,别以为这家里下人已经整理过了,这家中就没事儿了,既然主子有好几个,那么下人自然也分了好几派,有了派系,自然就有纷争,哪怕是为了自己公平的形象,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除了这些,贾赦打探的礼部的消息也过来了,这礼部的工作流程都弄到了一个清单,有了这些,这两个老爷都有事儿干了,一个个为了将来努力着。贾赦虽然没有实职,可是人家将来是要袭爵的,为了能搞清楚以后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也要注意了不是。

    为什么是老爷?确实是老爷,这不是就在圣旨下来之后,贾母就宣布了,既然袭爵的圣旨都下来了,那么从此以后,自己就是老太太,贾赦就是大老爷,贾政就是二老爷,甚至还另外就他们的住所做了一些安排,这荣禧堂那是国公府邸的规制,和侯爵不符,但是守孝期间是不能动土的,所以先放着,等孝期结束再说,等重新修整好了,这正院就给老大一家子住,包括这正院边上的偏院,后院全是老大的,而自己将来就搬到西面那一溜宅子中,和正院正房最近的那个院落中去,而自己后面的那两个大院落就给了老二一家子,在她过世前二老爷一家不用分家出去,至于以后,她在死之前会给两个儿子分好的。

    贾母安排的利索,还很是公平,甚至贾母都说的明明白白,为了尽量的公平,她准备在出孝之后,另外置办一处五进的大宅子给老二,作为老二未来分家后的住处,还是要离着这府邸最近的那种,免得将来兄弟生分,至于今后家产分割,这个有明文律法规定,还有族中的宗法,不是她能质疑的,到时候按照规矩分就是了。

    听了这样的话,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眼珠子都有些发红,

    “父亲刚走,母亲就说这样的话,这是在戳儿子的心啊,儿子只想着让母亲长命百岁,儿子和弟弟能长久的伴在您的膝下尽孝才好,请母亲再不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了。”

    不得不说,人家贾赦真的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不过是最近这贾母给了她太多的温暖,这娃那是真的全忘了以往贾母对他的冷淡,说着这话的时候,那个真心实意的,让所有人听得都想要跟着心酸。

    倒是贾母一脸的无所谓:

    “我又不是什么老妖精,还能不死?既然人总是要死的,还不如先把话都说清楚了,免得以后你们兄弟不和,或者有什么心结。老二虽然不能袭爵,可到底也是我生的,是嫡子,所以我也不想委屈了他,往日就偏疼了几分,这时候自然也不能拉下,给他安排个好些的住处,将来子孙都能得意。这也是我对老二能做的最好的安排了,毕竟国法家法放在那里,分家的时候他更吃亏些。只是老二也别心里不舒坦,袭爵是看着好,家产也多,可是这里头倒是有大半是不能动的祖宗产业,是必须代代传下去的,真要算起来,能让你大哥随意用的也不多,至于这爵位,风光也有风险,那天皇家看贾家不顺眼了,族人不可能有事儿,可是这袭爵的却必定是要吃挂落的,所以老大,你要懂事儿!要学会谨慎!”

    话说道这里,贾母砸吧一下嘴,感觉自己似乎说的有些多,有点剧透的意思了,忙又打住了,说起了别的。

    “就是我的私房钱,也有了安排,我就看着你们谁孝顺,以后就多给谁一些,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话说的所有人都笑了,张氏更是难得凑趣的对着贾瑚说道:

    “听见没有,想要娶媳妇的时候让你祖母多给点好处,你可要使劲巴结了。不然娘也帮不上你。”

    这一说,孩子们一个个都傻乎乎的跟着笑了,他们这会儿对于什么娶媳妇之类的还没有多少羞怯的心,

    “知道了。”

    这傻小子居然还搭话?这下笑的更加厉害,就是王氏也揉着肚子,这会儿这两个妯娌关系那真是比以前好多了,连分家的事儿都基本有了定论了,还有什么好挣的?剩下那什么老太太私房,就像是老太太自己说的,到时候她看着谁孝顺,谁更喜欢,那就谁多得些,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儿,往后就看这些孩子自己的本事了,她真心没挣的由头了,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好生收拾自己的院子呢,那些小妾,那些庶出才是她的大敌。

    贾母忙着自家的事儿,贾代化也在忙,他家儿子升官是好事儿,可是这新的官职就是新的一个小圈子,他可不就要为了儿子融入新的圈子费神嘛。还有孙子,他眼看着自家未来爵位问题解决了,自然而然的又有了让孙子以后有个实职的想头,人都是这样的,有了好的,就想着更好的,所以一心想让自己孙子能有个什么更好些,容易让人看中的才华,考校了半响,他才发现,自家孙子,除了对打猎什么的感兴趣,其他的居然什么都不喜欢!哦,还有,这算正本事不错,那怎么办?

    盘算了好几日的贾代化终于决定,让孙子不去考进士什么的了,直接送去算学班,以后准备考算科。

    科举考试从唐朝开始,其实就有很多的分支,四书五经考进士,那是一个,绝对的进士科,是最耀眼的,也是前程最好的,不过除了进士科,还有别的一些可以做官的科考,像是刑名科,又叫律科,还有算科,等等,这些考试更加专业,也更加简单些,只要专业问题考试合格就能做官,只是因为这些官都有太多的制约性,官职一般也很难做到高位,所以长久以来不是太受重视,以至于很多时候都有些门庭冷落的意思了。

    不过在贾代化看来这却是一条捷径,是孙子正紧做官的捷径,最起码比那些捐官的要更加正式些,也比捐官面子上好看,专业领域里不至于被人鄙视,像是刑名科出来的,在刑部,大理寺,当个四五品,还是有指望的,算科出来的,大半都在户部。他就是打算让贾珍考个算科,然后想法子弄到户部去,这样一来即使这孙子未来官职不会太大,可是好歹那也是考出来的官职,不至于太丢儿子这个进士的脸,也能让贾家在朝堂能多一个正紧的官员。

    不得不说这想法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靠谱,就是贾母听说了也有些心动,有些想要让贾赦也去试试的意思,可惜,人家贾赦只对古董什么的感兴趣,这年头还没有古董鉴定科,所以只能歇菜了。

    与此同时,贾赦在一个感受到自己让老娘失望,很是沮丧,倒是难得起了上进的心思,一门心思往书画方面去钻研了,好歹这年头还有书科和画科,一个专门送人去礼部和各处档案馆,一个在如意馆当画师,也勉强都能算是官员。

    虽然都不是什么成器的学科,可是好歹人家贾赦大爷也有上进心了,贾母对于这一点还是很欣慰的,就是张氏也难得摸了一把泪,很感动。至于到底能不能成?这个真的是天知道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