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傅家和永定侯府“借”银子,是个最贪婪不过的人,前几日他派手下两个小火者去傅家上香,顺便捎带些银子回来,可是小火者只带了一千两银票,说傅家称药铺倒了,目前只能拿到这些。
崔公公心想傅家倒了,永定侯府还在,就伸手向侯府要剩下的四千两,侯府大大方方给了,只是提了个小要求――中秋节诰命夫人朝贺那天,稍微给顺平伯夫人一点“颜色”瞧瞧,事成之后,侯府另送上江南三百亩好地的大田庄!
拿人钱财,□,何况只是“举手之劳”,崔公公欣然应下,这不就要开始兑现承诺了。
半路杀出个崔公公,睡莲心里也不慌乱,暗想七婶娘写信求的那个人这会子应该出现吧,刚才的延禧宫长随只是小鱼小虾,春晓一个宫女就能对付,这个崔公公是吃人的大鳄鱼,需要蛟龙出水才能镇的住。
果然,当睡莲顺从的刚抬了一下脚步,一个盛装打扮的宫廷女官缓步走来,身后跟着四队宫女,春晓忙给这位女官屈膝行礼,“奴婢见过肖尚宫。”
肖尚宫是后宫尚功局的尚宫,是后宫六局之首,六局出纳文件都由她们加印签名。此外外命妇节日时令来宫廷朝贺,也是由她们负责安排。
后宫中,女官掌管的后宫六局和太监掌管的二十四衙门势力此消彼长,互相牵制,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
睡莲得到杨紫丹的消息,首先是求助七婶娘柳氏,肖尚宫便是她昔日心腹,柳氏求她帮忙,算是找对门了。
肖尚宫对崔公公颔首见礼,崔公公也回了礼,肖尚宫并没有理会刚才崔公公拿着鸡毛当令箭吓唬睡莲的话,她淡淡吩咐身后尚宫局的宫女,“去库里取毡毯还有蒲团来,给年纪大的、身体不适,或者怀有身孕的夫人们垫上。朝拜赐宴需要半个多时辰,这些夫人们如何受得住?夫人们是我们尚宫局领进来的,朝拜过后,一定要安然无恙的送诸位夫人回去。”
“是。”宫女们应下。
肖尚宫身材娇小,可目光深沉坚定,有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质,她淡定的看着崔公公,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你们尚膳监少来惹事生非的味道。
崔公公冷哼一声,带着两个小火者拂袖而去。
一场风波就这样在肖尚宫这个**oss的强压下平静下来,诸位诰命朝贺赐宴完毕,在尚宫局宫女们的引导下出了紫禁城。
睡莲滴水未进,刚还没有走出宫门,就被两个内侍拦住了,说“传太后口谕,宣顺平伯去慈宁宫觐见!”
太后召见?!贤嫔娘娘一计不成,此时定在慈宁宫乘机下手!横竖即便出事,也有太后在前面拦着。
春晓一惊,见累了近一个时辰的睡莲脸色已经不好看了,心里着实着急,暗想赶紧回怡和宫说说顺平伯夫人的险境,想来看在夫人和太子妃的情分上,皇贵妃会出面相帮。
慈宁宫离这里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两个内侍还故意绕弯路,将路程拉长不止一倍。
肖尚宫的眼线瞧见了,悄悄报给她听,她也毫无办法――若是普通嫔妃,甚是是贤嫔娘娘,她都敢帮睡莲一把,可对方是在宫里最高位置坐了五十余年的太后啊……!
这是睡莲第二次行走在紫禁城,这是这一次没有许三郎温暖的手掌相牵,一股孤独感油然而生。
感受到腹中孩子有规律的胎动,那么强健有力,睡莲内心蓦地涌起一股力量,无论前面带路的太监如何催促或者拿着太后的口谕逼她快走,她都不急不缓的、稳稳当当的跟在后面,每当有路过的内侍和宫女,她就会故意放慢速度,或停下来锤一锤酸软的后腰和膝盖,或装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能拖的一刻是一刻,睡莲暗想,如果救兵迟迟不来,我便装肚子疼赖着不走便是,坤宁宫是万万进去不得,万一出了什么事,即使皇上龙颜大怒,碍于孝道,他也不能把太后如何。
正思忖着,后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女声,“前面可是顺平伯夫人?”
睡莲回首瞧去,单间英国公太夫人坐在四个太监抬着的软轿之上,英国公夫人和英国公世子夫人
一左一右跟在轿边。
紫禁城外臣有资格坐轿子的屈指可数,连内阁大学士都是迈着老腿进出,也只有英国公太夫人这种老牌、而且世代都把握实权的老夫人才有资格坐一坐轿子。
睡莲退到路边,忍着腰酸敛衽行礼,“见过英国公太夫人、夫人。”
英国公太夫人在媳妇和孙媳妇的搀扶下走下软轿,问道:“顺平伯夫人是要往何处去?”
明面是质问,暗地里是关心,睡莲心中一暖,恭恭敬敬说道:“奉太后口谕,去慈宁宫觐见。”
英国公夫人面有愠色,怒道:“你身怀六甲,如何徒步行走了那么长的路程,这也太不小心了!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你如何向身在西南讨伐北越国的顺平伯交代!”
又大声训斥睡莲,“男人在外头建功立业,征战沙场;女人们就应该好好抚养子嗣,照顾家里,你怀着孩子,怎么就不知保重身体?倘若家里一尸两命的消息传到西南,你叫顺平伯如何安心打仗?为国效忠?”
英国公太夫人明面上是骂睡莲,其实话语直指他人,两个内侍听得面红耳赤,诚惶诚恐说道:“咱家是传太后口谕宣顺平伯夫人去慈宁宫觐见,英国公太夫人请回。。”
英国公太夫人不依不饶,大声说道:“太后是天下最慈祥的人!她怎么可能让一个怀着七个月身孕的诰命夫人绕那么长的路去慈宁宫――还是徒步?!我这个没用的老婆子都有个软轿坐一坐,顺平伯刚刚从西南传来捷报,怎么他的夫人要受如此之苦?定是你们忘记给顺平伯夫人备轿,偷懒耍滑!”
作者有话要说:英国公太夫人搅局了,一来是为了弥补以前的遗憾,二来是为了维护勋贵的尊严。
图为明朝太监佩戴的牙牌,明代宦官“长随”出入宫禁的通行证,用象牙制成,一面刻“九宫长随悬带此牌,不许借失、伪造。升迁者改写兑换,事故者缴监。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另一面刻“严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