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不是眉,眼不是眼,不过母亲要宠着,也没办法,想着要是那孩子能在跟前孝顺母亲也好。
王氏看到贾政上翘的眉眼,就知道贾政在赞赏儿子。
贾政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向王氏要钱的,就说,“这月的收账进来了吗?”
王氏想起来每月收账后,贾政都会过来提银子的,刚刚贾政这么为女儿着想,对小儿子也好了很多,就心情愉快的说,“已经收了,银子也为爷准备好了,正想拿过去给爷的,想不到也就过来了。”
贾政点点头,这王氏虽然有些沾酸,但对自己还是很上心的,什么事情都帮自己处理的很好,那些姨娘怎么也比不上。
贾政拿到王氏给的三千银票就出去了,说今晚会再过来的。王氏听到这话,知道自己的用心没白费,很高兴的送了贾政出去。
等贾政走远后,王氏恶狠狠的对周家瑞的说,马上去盯紧老爷,看看老爷都到哪些贱人那里了?王氏一想到自己的银子可能到了姨娘那里就很生气,想着怎么蹉跎哪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姨娘。一想到那些姨娘有银子打点厨房,就知道姨娘手里有银子,一想到银子是贾政给的,王氏就狠的牙痒痒的。
这次贾政没有象往常一样往姨娘那里兜了一圈,而是直接去了书房找了贾珠,这时王氏才松了一口气。哪里知道往常贾政都是去收银子的,因为这次晚了几天,贾政早就把姨娘那边的银子拿到了,怎么会还往那里走呢。
贾国公去逝之前把自己的私产给分了,连女婿都能有那么厚的分成,对疼爱了很多年的小儿子贾政会分的会少吗?肯定是不会少的。
贾政不善经营,除了那些固定的产出,不需怎么打理,好些铺子都出现了亏损,那些姨娘都是贾府里的老人,鼻子自然灵敏的很,不断的哄贾政,很快就把那些亏损的产业从贾政那里拿了过来。
贾政知道姨娘没有产业,又要养着孩子,就干脆大方的给她们都分了点,那些姨娘还是很精明的,经营的有声有色,不久就有了盈余,每每收到银子都把大半的银子交给贾政。
第一次从王氏那里出来后,在姨娘那里也收到银子贾政很意外。之后就每次都从姨娘处收到银子,王氏不明就里,看到姨娘的手头宽松就以为是贾政给银子她们。贾政自收到银子后就更乐得逍遥,对姨娘也更小意了。
王氏不知道贾政的底细,不然还有的闹。王氏自以为拿捏着庶子,只要他们没了出息,谁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哪里想得到人家早就暗渡陈仓了。
姨娘知道王氏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自打手中有银子后,就借着贾政的手,把儿子放到外面偷偷的学习,虽然脑子不及贾珠灵秀,但考个小秀才还是绰绰有余的,姨娘们知道儿子以后分出去有了出路,就看到了家里的希望,就更努力的赚钱。
赖大家的孙子如今成为了一地方的父母官,贾府出来的奴才营钻能力不小,赖家的就是大家的榜样,那些姨娘可个个都精的很。
自从部分分家之后,王氏就管住了所有的产业,贾政就每月的向王氏要钱银开销,自然贾母心疼小儿子,久不久的也会给些银子贾政。
呵呵,贾府经过这么一出,贾政会不会被贾母养成败家子啊?劲是会花银子。
王氏虽然还是像原著那般协管着贾府,可因为各房有各自的收入花销,公中收入大少了,为了保障贾母的生活,可以动用的不多,财产物件,早在贾母知道贾国公的后招后就把精品搬到了自己的库房里,剩下的再这么一分,最后剩下的,都是大众物品,即使这些大众物品在市面上也很精贵。
公中库房东西少了,想墨贪下来,可得花很多心思,而库房的钥匙不止二房有,大房那也有一份,人家可是会久不久去查看一下的。张氏虽然不想贾母蹉跎自己,但也不会明看着王氏墨贪,自贾瑚外放后,张氏的心情就更放松,每天就盼着贾瑚媳妇有好消息传来。
分下来产业的收入除开贾政的支出,还好贾政会有贾母给的补贴,元春宝玉都养在贾母那里,花销都是公中的,不然花费更多,王氏每年能留省下来的却不多,私房远远没有原著里的丰盛,以后元春虽然进了宫,单就贾母的补贴少了王氏的银子打点,在宫里的日子可就艰难多了,当然这是后话。
王氏为了贾政的开销,变得更加的精打细算,变得更加的讨厌那五六个庶出的,他们不会向王氏要钱花,但人家会向贾政要钱啊,每次贾政要银票的时候,王氏对那些姨娘就没个好脸色。
王氏自接到甄府的来信,心里就盘算开来,要是能得到这笔私财,自己的私房就变的富余多了,可是这信是写给贾母的,还要接养那个叫什么甄宝玉的,叫什么不好偏要叫的和自己的宝玉一样,居然还和自己宝玉一样的生辰。就这样还想养到府里来,到时分了自己宝玉的福气,说什么也不能把他养进来。这事要怎样才能瞒过贾母把东西接进来?
这时谁也不敢在甄家的事情上触帝怒,还没人有那胆子。甄家出了那么大的事情,自然四处谋后路,贾府作为甄家的老亲,甄家自然会上门求救。
贾母是势利的,表面上没有参一脚就好了,知道甄家出事后,就让人注意甄家的动向了,还好甄家没有靠过来,不然自家肯定会被皇帝挂落的。看到事情平静了下来,甄家还没来人,就以为是皇帝查的彻底,就没再盯着甄家。
可偏偏这时甄家来人,被王氏的人给截住了。
王氏看到那么大一笔财富在眼前,会不心动吗?甄家能在重重严查中把财物运出来,知道的人自然少,到时自己接了,也没人知道,何况还有个甄家少爷在。
王氏想了几天还是先接到自己庄子上再说,到时再想办法接进来,至于那个甄宝玉先在庄子上养着,反正现在的年纪还小,等过上几年就什么也忘记了。
江南由于甄家的倒台,皇帝大片清洗,一时间官场清明了很多。即使林如海再任江南盐课,也不会像原著那般回旋在多方势力之下。
甄士隐伤好回到苏州,把封氏接了回去,不知甄士隐和林如海是怎样商量的,居然把甄英莲养在林家一年,林琳是看到林如海接了个小女孩进府来才觉的奇怪。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发烧了两天,让大家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