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送解暑的甜汤去,结果春晴把东西送过去没多久,修哥竟亲自过来寻她了。
修哥来寻她的理由很简单,听起来冠冕堂皇,大意就是说来谢谢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同时又承诺一定会尽心准备应试,必不辜负姐姐的一番心意。
宁娘一听就知道这不过是他为了过来见自己随意找的一个理由罢了。他已经许久没为私事出院门了,今日特意来寻她必是有话要说。只是他们俩姐弟如今年岁也大了,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共住一处了。就连想要说点体己话,都要遮遮掩掩寻诸多借口,才能防着外人在那里说三道四。
宁娘见修哥来了,就同他在正厅里说话,只留春晴一人侍候,将其他人都遣了出去。修哥坐下后先是与宁娘扯了点家常,互相问候了身体是否安好。宁娘又问修哥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先生对他的文章可有什么点评。修哥自然都一一答了,两个人话过三旬,屋子里的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只是修哥说话间总显得有几分踌躇,似乎总不时偷眼去打量春晴,像是防着她似的。宁娘知他有话要说,又担心被春晴听去,所以一直犹豫着不敢开口。春晴也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修哥的意图。她假装侍候宁娘喝茶,期间两人便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宁娘只看了她一眼她便心领神会,借口茶水凉了要换热的,悄无声息地退到了外面的茶水间里去烧热水了。
待到春晴走后,宁娘便直奔主题道:“你今日来寻我,怕是有话要说吧。”
修哥一下子就笑了:“姐姐当真聪明,都不须我再多费心思了。只是这事儿我也不能同你多说,托我办事之人只让我同你说一句话。他说只消听了这句,你便可明白了。”
宁娘一下子让他勾起了好奇心,眼神里闪过打探的神情。修哥也没卖关子,只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我近些日子在先生处见到了一个人。这人姐姐也相识,是诚亲王家的四公子。”
这话听上去很平常,就跟他之前和她唠的家常没什么两样。可宁娘一听进耳朵里,却觉得像是心上被人重重捶了一下,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事情平常人可能想不明白,可她还有什么不明白了。难怪最近这段日子楚怀冬没来找过她,连点消息都没托人带给她,原来他竟是跑去先生那里读书了。他读书为了什么宁娘自然也清楚,像他那样的人要什么没有,就算不走仕途,往后也绝对会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事实上像楚家那样的人家,他们的子弟向来是不怎么念书的。有些男孩子或许小的时候会跟先生读几年书,但极少会下场去应试。偶尔考个秀才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而考进士则是鲜少听闻的事了。
像楚家这样的人家,入仕的方法有很多,而科举是最招摇的一条路。所以为了低调行事,一般是不会允许自家的孩子走这条路的。他们多数成年后都会由家里安排差事,先是从闲差做起,若是能力突出则会被委以重任。若是资质平平那就混吃混喝一辈子。
楚怀冬的个人能力不用说,并不比他的哥哥楚怀秋差。但他生性散漫淡泊,对国家大义也不甚看重,所以不会选他哥哥走武将这条路。宁娘一直以为他最终就是靠家里的关系捐个差事当当,打发打发时间即可。这一辈子活得既轻松又潇洒,想想都令人羡慕。
可现在听修哥的意思,楚怀冬是准备放弃安逸的生活,要走一条相对麻烦的路了。既是参加科举,自然是要下功夫的。他就算天资再聪颖,不吃点苦也是不成的。
难怪上回去见郡主时她说了那样的话,当时宁娘听了也没放在心上。她知道楚怀冬会想办法娶她,但绝对想不到他会走科举这条路。
而现在他这么做,宁娘心里就很清楚了。他这是在为他们的未来铺路搭桥了。一旦他真的下场应试成功,中了举人后就要由朝廷分派官职。以他和皇帝的关系,差不多的官职基本上他想要什么就能给他什么。
而他若是请求皇帝将他派到外省为官,自然就要远离家门,即便娶妻生子,也只能留在当地,轻易是不能回京的。她若真嫁给了他,到时候就能远离王府,运气好的话,那一辈子都不用跟她那对难缠的公公婆婆打交道了。
一想到这里,宁娘郁闷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脸上不自觉地就露出笑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