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随即一脸惭sè:“高氏愧对渤海、愧对大唐,愿领都督责罚。”

    李诚中安慰道:“至少大将军立场坚定,不附叛逆,这番忠心和见识,就不愧对高氏先祖。”又笑道:“早就听说大将军家风甚是严谨,今i一见,果然如此,生得好儿郎啊!不仅有个在我手下独挡一面的高明博,还有一个冲锋陷阵的好军将!听说刚才城下冲杀敌营的那位勇将便是大将军的大郎,却不知唤做什么?”

    高尧义听李诚中夸奖自家儿子,心里美滋滋的,忙道:“都是都督训导得好,九郎才有如此出息……都督说冲杀敌营的莫非是某家大郎?唤作高明熏,现居右领军卫中郎将一职。”连忙让人去传高明熏来见。

    高明熏刚整理收拢完军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不消片刻工夫便来到李诚中面前,李诚中刚才已经对他马踏渤海招讨军大营的英姿印象深刻,这时到了近前再看,虎背熊腰一身彪悍之sè,点了点头,道:“果然将门虎子,不知小高将军可愿到我帐下效力?”

    高明熏一愣,随即大喜,渤海国豪门上流都有着浓重的崇唐情结,能够担任大唐的官身,实在是一件荣耀之极的事情。他虽然是一卫中郎将,但能够走出渤海这片狭小的天地,到更高的舞台一展身手,当真是愿意到了极点,当下不停点头,喜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怀约联军如今只有两个暂编骑兵营,兵力不过一千,很是单薄。对于这支由别人支付军费,供自己调遣的军队,李诚中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他决定将渤海国也拉进来,将怀约联军壮大。而像高明熏这样的渤海军将,其对大唐的忠心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直接带兵,只需经过白狼山军校培训便可,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熟悉和融入营州军的体制之内。

    众人簇拥着李诚中进城,边说边行,李诚中问高尧义:“大将军兄长参与谋逆,如何处置,大将军可有成议?”

    高尧义叹道:“家门不幸,俊义这些天茶饭不思,实在是左右为难。思量之下,终是无法计较,还请都督处罚就是,一应罪责,高氏不敢推诿。”他不敢有所提议,既为避嫌,也是无法可施。高尧仁和高尧智都是他的嫡亲兄弟,像这种谋逆大祸,处罚轻了人言可畏,处罚重了,他又不忍心,所以只好干脆来个“听凭处置”。

    李诚中转头问裴頲:“裴大夫以为如何?”

    裴頲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思量,对高尧仁和高尧智的处罚既要考虑高尧义和高尧礼所立的大功,顾及高氏颜面,又要为今后处置朱氏、金氏、崔氏等叛逆确立标准,是需要折中的,因道:“都督,此等谋逆大罪,按律当诛全族……”

    这话一出,一旁的高尧义和高尧礼都是浑身一颤,却听裴頲续道:“但大将军和太守都勤王有功,对高氏的罪责判定可以功过参量。某意,首恶当诛,这是不能轻饶的,也可为后来者鉴,因此,高尧仁、高尧智等主罪之人当斩,两家贬为庶民,今后永不叙用。”

    李诚中考虑良久,觉得这么做兼顾了方方面面,不由对这位誉满渤海的重臣更是高看一眼,当下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就依此处理。大将军和太守觉得如何?”

    高尧义和高尧礼都长舒了一口气,抢着道:“裴大夫建言公允,都督处罚得当,某等敬服。”

    李诚中又道:“裴大夫,此番李某率部前来,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还需要多多依仗裴大夫。下一步该如何行止,裴大夫有何见教?”

    裴頲道:“不敢。”却知李诚中所说乃是实情,当仁不让道:“都督,下官以为,目下之急务为三。”

    “请讲。”

    “其一,朝廷赐封都督之诏书应当尽快传达渤海诸府,都督身负朝廷‘都督关外诸军事’之重责,渤海当受都督之节制,此为大义之所在,有此大义在手,民心尽在吾辈。其二,都督应当传檄四边,尤以中京、南京、东京为首要,令各军前来汇聚,以壮军sè。其三,都督应当尽快起兵,铲除上京朱氏、金氏及崔氏等逆贼,迎国王秉政。”

    李诚中抚掌赞道:“裴大夫所言大善。如此,就请裴大夫多多cāo劳。”这是当了甩手掌柜,将一应事务都交给了裴頲。裴頲也不推辞,含笑应命。

    为了节省时间,裴頲自家只是亲笔草拟发向上京的声讨檄文,然后布置手下文吏同时撰写发往各京、各府、各州的诏令,要求他们重在渲染大唐赫赫军威,至于文吏们如何天马行空,他就不去cāo这份闲心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