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花香飘到了橄榄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久,痛的慢,但不至于一下痛死人,它是当前不体面但最务实的选择。

    至于怎么缓解这些疼痛呢?

    余切是真不知道,历史没有答案给他抄。

    接下来一周,余切到处搜罗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这篇论文是他本学期最大的活儿,传言中是下一届经济系主任来批改论文,评定成绩。所以必须要体现自己的水平。

    但是,又不能过于精确,只可做模糊预测,否则是解释不清的。

    有天生的作家,可没有天生的经济学家啊。

    两周后,这篇论文写完了,连带着其他作业全完成了,余切开始搞自己的《大撒把》小说。

    同时,继续回来自于前线战士的信件——《天若有情》入选优秀中篇小说选后,更多杂志开始转载和评论这部小说,它还在给余切带来稿酬。

    而在前线,因为很多战士们渴望看到女性的闪光点,渴望回来后,会有一段美好的感情,不要被辜负……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了。

    《天若有情》已流传遍整个前线。政委们常常说:

    “如果华弟这种走了错路的人,也能得到爱情,我们是真正的英雄,更会得到姑娘们的喜爱。”

    它已给人带来了真切的精神力量。

    余切知道,这部小说在战士们那里流行,是比较偶然的,由看过小说的人口口相传,而且故事本身引发过争议。

    但《未婚妻的信》于明年刊登之后,恐怕会真正引发巨大的震动,岂不是与余切彻底成为军旅文学代表作家?

    这真是未曾预想过的道路。

    12月的《军文艺》上刊登了作家刘兆麟对《天若有情》的赏析和评鉴:

    “它确实不是一个军旅故事,但它的花香飘到了橄榄绿。”

    “《天若有情》作为一个反应时事的文章,意外的在前线受到热捧,显示出其本身故事上的优秀。作家余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宿命式的悲剧张力,真正切中了时代中每一个人对真挚感情的渴望……”

    “华弟是一个边缘性质的人物,桀骜不驯,生于底层,对社会充满抗争;而乔乔则是家庭的‘叛逃者’,她纯真而勇敢,生于富豪家庭,身份与性格的对比构成了极大的叙事张力,加之浪漫和暴力的结合……然而,这并非是我们在军旅文学上想要讨论的。”

    “笔者想要说的是,它为何在前线流行?”

    “论暴力,有什么比得上战争?”

    “论浪漫,有什么比得上忠诚与等待?”

    “论正义,有什么比得上保家卫国?”

    “答案呼之欲出,因为他给予了特殊身份的读者,超越现实的合理想象,以‘英雄人物’的身份回来,去匹配自己的真挚感情。这恐怕是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余切看到这一篇赏析后惊呆了。说实话,小说发了之后不少人写评价恰烂钱,但都没聊到点子上。

    偏偏这个人是写对了的,他简直是比我还知道这个小说。

    于是,余切拿着小说问做编辑的骆一禾,“刘兆麟是谁?”

    “写军旅题材作品的创作者,他原先也是一名士兵,因为有写小说的天赋,退伍后专职在军区政治部门搞创作,《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就是他写的,上半年他的小说和李存宝的小说在前线最受欢迎。”

    余切说:“《啊,索伦河谷的枪声》不也是优秀中篇小说吗?他也是那个二十分之一。”

    骆一禾却说,“你不是写军旅题材,却超越了他,这不正是新现实主义的胜利吗?用真情实感来打动人,战士们也是普通人,渴望爱情,所以喜欢你的小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