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暗潮涌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时,另一位年长的记者缓缓举手,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那么,您如何回应那些认为这个项目是剥夺参与者自由的声音?尤其是在契约中,据说演员并不完全知情?”

    贝尔特朗微微扬眉,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问题。他沉吟片刻,答道:“自由本身便是一个被过度解读的概念。人们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但实际上,自由往往是人在某种边界内寻找到的自我认同。我们的契约内容公开而透明,演员并非被胁迫,而是自愿接受这一过程,愿意在镜头下呈现出某种极致的形象。至于‘剥夺’,我认为这更是一种契机——一次重新审视自己、接受自己极限的机会。”

    荒木洋介则更为直接。他对那位年长记者说道:“电影是一种凝视,但不仅仅是观众对屏幕的凝视,更是角色对自身的凝视。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镜头,至于选择是否在镜头前崩溃,那是他们的决定。”他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说着,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可辩驳的真理。随即他低头喝了口水,似乎不再多做解释,留下一种难以捉摸的意味。

    当记者们将话筒纷纷递向贝尔特朗和荒木洋介时,周围的光线逐渐暗淡,南非的黄昏将一切染上一层奇异的橘红色。贝尔特朗站在台前,仿佛被夕阳的余晖笼罩。他的表情仿若雕塑一般冷峻,身旁的荒木洋介则带着些许无奈的笑容,静静注视着远方。

    就在气氛逐渐沉静时,一名法国记者站起身,带着轻微的激动问道:“荒木导演,您在作品中探讨的极限究竟在哪里?波德莱尔计划的主题是否也有其最终的界限?”

    荒木沉思片刻,才低声答道:“极限?如果生命本身没有明确的意义,那么极限也不过是一种人为设定的概念。我认为,极限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波德莱尔计划的终极目标并非揭示什么答案,而是通过让演员接近这种内心深处的极限,使他们重新定义自己。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提供一种手段——一次追逐痛苦与美丽并存的旅程。”

    他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简练,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沉思。贝尔特朗点了点头,补充道:“正如荒木先生所说,极限并非外在的东西,它是每个人对自己内在挣扎的回应。我们所有人都在与自己对抗,波德莱尔计划不过是让这种对抗变得可见。”

    记者招待会的最后,现场一片寂静,似乎无人再愿意打破这充满隐喻和反思的气氛。日光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南非的荒原逐渐陷入黑暗。贝尔特朗与荒木洋介在这样的背景下,宛如两位置身于旷野中的孤独旅人,带着各自的使命与秘密,行走在艺术的边界之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