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闹出什么事,就默许了。欧阳行周连忙派了位河东籍弟子驱车赶回太原,此时已是春末夏初,相较当日的“上元节之约”,已经逾期很久了。弟子见到齐考叔,齐考叔哀叹说,某本盼着行周不要差人来,太原乐伎之约,只当是枕上片时春梦,没想到还是来了,可惜李倩姑娘已经桂殒兰凋……
令狐纶一愣,脱口而出,死了?
堂上一片沉默,令狐壳士低头饮了一口茶,然后说,是的。除了半途那首诗,欧阳行周回京后,便再无音讯,到了年关,也不见长安有人来,李倩便生病了。上元节河东夜宴,李倩强撑病体,献艺堂前。一位将军酒喝大了,讥讽道,李姑娘不是去长安看花灯了么?要某说呀,这文人啊都不可靠,甭管是甲二还是甲三,姑娘要看花灯,就在这太原看,长安花灯五万盏,太原五千还是有的嘛,反正都看不完,郎君带你去,看完花灯,再去那汾河岸边散个步……李倩恼得当场咳出血来,齐考叔操起酒壶要往那将军脑袋上招呼,众人急忙劝住,让将军退席了。李倩从此病倒,不久便不可救药了。三月三日上巳节,李倩的身体忽然好了些,她起床化了全妆,扎了发髻,然后把发髻剪了下来,装进了金丝木匣,对侍女说,某不行了,如果欧阳的使者能来,把这匣子交给他,发髻是某的信物。她想了想,挣扎着写下一首诗,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时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李倩绝笔而逝,乐营和齐考叔共同出了一笔钱,把她简葬在汾河岸边一处高地,坟头朝着长安方向。
李义山说,欧阳行周的弟子见了侍女,记录了李倩相思成疾的情状,收取了缕金箱和诗稿,和齐考叔一起去坟前烧了纸,代老师痛哭了一场,然后空车回了长安。欧阳行周因为帮韩退之求官,跪在宫外感染了风寒,迁延未愈,听说弟子太原归来,急忙起床迎接,鞋子都穿倒了,他见到弟子便问,李姑娘到家了么,还是先住到了客舍?弟子不敢言语,良久方才吐露实情,欧阳行周又惊又悔,伤涕涟涟,从此饮食难进,不到旬日,竟然也随李倩一起亡故了。欧阳行周殉情,亲友们十分哀痛,议论不止,韩退之为他写了悼词,行文深切往复,孟公为他与李倩写了诗和序传,孟公的诗传不胫而走,天下人就都知道了四门助教欧阳行周与太原伎李倩的故事。
令狐壳士说,红颜薄命,才子不寿,总是让人叹息。吾等为欧阳行周和李倩默哀片刻吧!
默哀毕。李义山叹道,小子何等有幸,既听到孟公说长安,又听到令狐公说太原,欧阳行周的故事从此便完整了。
令狐子直说,如此说来,今日吾等都有幸了。
令狐壳士说,确是如此。义山今日前来,说到了不少老朋友,其中孟几道、欧阳行周和李倩已经故去了,齐考叔和林藻还健在,想念他们,想念贞元(唐德宗年号,计21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