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九面,我们看丁二、正明五阴之相。
前面一段讲到:我们一个修行上路的人,跟一个生死凡夫的心态,是不同的。一个生死凡夫,他的心是──心随妄转,他的心完全是随顺过去的妄想,所以他过去打什么妄想,现在他还打什么妄想,那当然就没有所谓的五阴魔境这件事,因为他是顺从妄想。
但是当你研究《楞严经》之后,你的心开始逆流照性──逆生死之流、逆妄想之流,照了清净光明的本性。这时候你心中有两种力量:你过去的妄想跟你现在的正念,真妄交攻;这时候你会出现很多、很不平常的影像,还有很多、很不平常的感受跟妄想。而你面对的方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不迷、不取、不动,你该做什么功课,你还是做什么功课,不要管它,它不是你对手,黑暗一靠近光明,黑暗自然消失掉。如果你向外攀缘,你随顺它而转,那就糟糕了,你就前功尽弃了,你前面的修行全部白费了,所以你不得不小心。你会把你过去生,跟你小时候的那些颠倒想逼出来,你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它所转!
佛陀最后把这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相是什么?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阴的魔境所转,因此追根究底,你还是要有一些智能的判断:
丁二、正明五阴之相(分三:戊一、总明。戊二、别示。戊三、结成)
戊一、总明
先看五阴相状,佛陀作一个拢总的说明: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这一科有三段,首先真本无阴──真实的心性本来是没有这个五阴的假相。说:在我们一念的精真妙明,精纯而不夹杂,真实而不虚妄的微妙光明心性当中,是本来清净、本来圆满的;它本来就没有三界的生死果报,也本来没有烦恼的尘垢,乃至于无相的虚空,也是一念的无明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在我们本觉妙明的、真精的心性当中,主要是因为一念的爱取妄想,而创造了种种的世界的差别,这种情况犹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是一个公案,我们说明一下:
什么叫演若达多?
佛在世的时候,在室罗筏城,有一个人叫做演若达多,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很清醒…就半迷半睡的状态,他去照镜子;那么他本身没有很清醒,镜子又模模糊糊的,所以他照镜子时,突然间…欸!怎么只看到我的身体,没看到头呢?没有见到头啦!他就以为他的头失掉了,到处去找头…这时候有一个善知识过去啪——把他头打一下;欸!醒过来,原来头还在。
佛陀用这个故事是比喻什么呢?
就是:这个人──他只相信镜子的影像,他不相信他自己的头;他自己头在,但是他不敢承认,他看到镜子上没有头,他宁可相信镜子的影像,他也不相信他真实的头在。
我们凡夫,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只相信——我们心中的影像,我们不相信我们内心——清净的本质。
没有一个人去肯定、去回光返照,那个能念的心,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我们在乎的是──心中出现的那个假相;这个就是演若达多迷头—迷失了真实的头,我们只承认镜子的影像。
佛陀这个譬喻,譬喻的很好!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五阴身心这个假相,我们只承认这个镜子中的假相,至于这个假相背后那个镜子──那个能念的心、清净的心,我们却不敢承认。怎么办呢?当然靠佛陀的出世。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不但所变现的五阴假相是虚妄的,乃至于能变现的这个五阴的妄想,它也是一个没有真实的起处。你说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当然觅之了不可得!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虚妄中来。如果说妄想是真实的,我们本来就有妄想,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所以妄想是不真实的,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所以佛陀只好在众生的妄想当中,安立一切法是因缘生──诸法因缘生;因为你一定要打妄想,那只好说诸法因缘生,从因缘当中勉励我们要断恶修善,至少能够创造一个安乐的因缘。
很多人问说:佛陀说三界的果报──人天、地狱、饿鬼、畜生是梦幻泡影;那这个梦幻泡影到底是有、没有?你觉得三界果报到底有、没有?对!答案是很难讲!你要是迷,那当然是有,你要继续迷惑颠倒、继续的攀缘下去,它对你肯定是有──梦里明明有六趣;但是你回光返照的人、安住真如的人,你要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没有这个东西──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三界果报有、没有就看人而异。
佛陀因众生的坚固妄想,安立了诸法因缘生的这个教法,这是在对治这些外道,因为外道迷因缘生,一切法自然。什么叫自然呢?一切法是没有因缘的,你会做人、这个人福报很大、这个人很苦恼…生命只是一个偶然,没有什么道理的,这就是自然。其实:彼无相的虚空,尚且是真实心性当中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因缘跟自然都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所安立的。佛陀看到我们众生迷自然之法,所以佛陀只好约着众生的妄想,而安立诸法因缘生。
佛陀说: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使令众生了知五阴是虚妄的,只好说五阴是因缘所生,这是针对人天种性跟二乘种性而安立的。所以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实际上,能生起五阴的妄想尚且不可得,更何况是由妄想所生的五阴的假相,那更是了不可得的,元无所有,更是了不可说。意思是说:连能变现的五阴妄想都不可得了,何况是所变现的这些枝末的五阴,那更是不可得!更何况那些愚痴外道,还把五阴的相状当作自然;说因缘生已经是一个不圆满的教法,何况是自然的法则,那更是颠倒了!所以如来在圆满的教法当中,发明五阴的根本原因──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是了不可得!
佛陀的说法是以二谛说法。佛陀刚开始面对苦恼众生,他的大乘善根没有成熟之前,佛陀只好说诸法因缘生。因为众生一定要坚固的执着于妄想,认为妄想是真实的,好…那你不能舍弃妄想,那起码你打好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所以佛陀在人天教法中、在二乘教法中,讲到了诸法因缘生──以世俗谛的角度,安立诸法因缘生。但是到了大乘第一义谛的时候,佛陀从胜义谛的角度讲诸法本自无生──佛陀说本来就没有五阴、本来就没有生死。
佛陀说诸法因缘生,也说诸法本自无生
你不能说佛陀的教义相矛盾!佛陀以前说造善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现在说从真如的角度,根本就了不可得,这有矛盾吗?当然没有矛盾,是浅深的问题!当你的程度还不能够接受真如的空性,佛陀只好说诸法因缘生;实际上,当你在佛法上,往上提升的时候,你要告诉你自己诸法本自无生。所以从世俗谛的角度来看诸法因缘生是对的,但是你要入胜义谛,从真如的角度来看一切法──一切法本自无生。这两句话并没有矛盾,诸法因缘生也对,诸法本自无生也对;一个是从真如的作用上来安立,一个是从真如的本体来安立,都可以。
戊二、别示(分五:己一、明色阴相。己二、明受阴相。己三、明想阴相。己四、明行阴相。己五、明识阴相)
己一、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阴。
体因想生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引喻详释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结示立名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那么既然我们本来是清净,为什么现在就有这个色身呢?怎么就会有这些男众的色身、女众的色身、还有各式各样的色身呢?佛陀说: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我们的色身,主要是由于父母彼此间有情爱之想…这第一个;其次,我们自己也打妄想,假设我们不打妄想,也不能来受胎;我们打什么妄想呢?爱憎之想。
如果你今生是要投胎做一个男众,你在中阴的时候,你会对那个女方生起贪爱之想,对男方生起憎恚之想。所以说我们是在想中传命,因此我们今生的色身,是三个人打妄想共同创造出来──第一个、你的父亲打妄想;第二个、你的母亲打妄想;第三个、你自己打妄想,这三种妄想就把我们今生的色身创造出来。
佛陀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如我先言:如前面经文:譬如我们心中想象酸醋的滋味,口中就产生口水,这口水从什么地方来?是你想出来的。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我们观想自己登上高山,我们的足心,就有酸涩的感受,这个感受从什么地方来?也是打妄想创造出来!因为事实上悬崖并不现前,酸醋的物品也没有真实的到来,如果我们的色身跟内心的想象是不相通的话,那么口水从什么地方来?这种酸涩的感受又怎么产生呢?所以物质的世界跟妄想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我们的色身是由一种坚固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这个坚固的妄想如我们前面说的──是一种习惯性的妄想。比方说:有时候我们偶尔起恶念、偶尔造一个恶法,这个不能构成坚固妄想,这在唯识学为不增长业──你一生当中,你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突然间你一时的胡涂、造了某一个恶业,之后你非常的忏悔,马上更正过来,这个业对于来生,不能有招感果报的力量,因为这是偶一为之的;如果你经常、习惯性的打某一个妄想,那你就要注意了,这个叫坚固妄想——数数现行,辗转增胜。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长者叫贤面长者,他在王舍城是富贵第一的长者,他的钱财多到他从仓库里面满出来,不要说走不进去,连仓库都满出来,他的珍宝多到这种程度。但是这个人虽然福报大,他有两个很不好的习气:第一、悭贪的心特别重,第二、瞋心特别强;有人向他乞食、乞物品,不管是贫穷人、修道的沙门,他就起瞋恨心把他们赶走。
后来贤面长者(看这个意思:他活得不是很长,应该在中年就往生了)临死之前非常生气,他说:我好不容易积集这么多钱财,现在要离我而去,他非常不甘心…起瞋心。因为瞋心的妄想力量的加持,他死后马上变成一条大蟒蛇…(马上哦!几乎是没有投胎,直接转成大蟒蛇);这条大蟒蛇就盘绕到仓库珍宝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围绕。他的家族不敢住,都离开了,乃至于过路人,一靠近这个仓库,它就用毒气去喷他,受到它毒气喷的,不是死亡就是重伤。
经典上说毒蛇有三种:最下品的毒蛇──是用咬的,它的毒液在牙齿里面;中品的毒蛇──喷毒液,牠不用咬你,它远远的喷毒液,你身体沾到毒液你就死亡;最上品的毒蛇──喷毒气。贤面长者就是变成这个喷毒气的,所以这时候没有人敢靠近牠了,但是有些外地人不知道,从那边走过去,就被它伤害了。
当时国王就很担心,报告佛陀,请佛陀去调伏这个毒蛇,佛陀就带着钵,走到长者的仓库前,这条毒蛇看到佛陀走过来,它就喷毒气警告他,但是佛陀还照样走过来,它非常生气!这时候佛陀把手掌举出来,放五种光明入慈心三昧。这条毒蛇受到光明的照耀,它的身心清凉柔软,瞋心就化解掉了。佛陀就对它说:长者!你有没有想一想,你前生就是因为瞋心,变成这个相貌,这么的丑陋,你要继续的这样颠倒下去、你再继续害人,你来生到地狱去,你知道吗?那有多可怕呢!长者也是有善根,他生长佛世,听了之后很惭愧…一个人开始回光返照,就有希望,他就向佛陀忏悔、皈依三宝。佛陀说:好,你既然皈依三宝,那你就爬到我钵里面来吧,蟒蛇就跑到佛的钵里,佛陀就把这个钵盖住…带它回精舍。
当然,这件事情就轰动整个王舍城,很多人想要来看这条蛇,到底长什么样子?佛陀带回精舍的时候,外面很多人围观、看热闹的;这条蛇听到外面很多人要看牠,它很惭愧,就闭气不呼吸,死掉了。因为它临终之前,有惭愧心又皈依三宝,它依止那一念的善念,生到忉利天去了。一个天人,他刚投生天人的时候,他会知道他的来处——善知来处啊,他知道因为皈依三宝的关系、因为佛陀说法的关系,所以他生感恩心,夜晚的时候,来到佛陀的面前,围绕三匝、礼拜佛陀;这个时候佛陀为他讲《四谛法门》,这个天人当下即证得初果。
我们看这位贤面长者──他从一念的瞋心,坚固的妄想,变现成一条毒蛇的色法;也因为皈依三宝的心,变成一个人天的色法,最后证得初果。所以这个色身,就是我们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我们一个人,好好看你内心的妄想,会知道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会知道你前生大部分打什么妄想,因为你前生的妄想,才创造现在的你。
第二个:你会知道你来生会什么样?比方说…你面对财物的所缘境,你打什么妄想?你会选择跟大家分享?还是选择自己完全占有?如果你选择跟大家分享,你来生是有福报的,你念念之间,都是在栽培你来生的财富。所以财富从什么地方来?坚固妄想,就是从布施的妄想创造出来的;比方说,你遇到烦恼活动的时候,你选择克制?还是选择放纵?你选择克制持戒你来生是尊贵;比方说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会选择宽恕?还是选择瞋恨对立?你选择宽恕你来生就长得庄严。
有人说:一个人到四十岁,大概你的想法固定了,所以你将往哪里而去?其实就你看你日常生活当中遇境逢缘你习惯性打什么妄想,你来生的蓝图、那个色法大概可以画出来了;除非你改变,你真实的觉悟、真实的改变,否则你大概就往那个方向去。你将往哪里而去?一个人四十岁大概是大势已定,差不多了!你看你打什么妄想,你大概就知道——你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色身、什么样的物质世界,是安乐的、庄严的?还是丑陋的?还是痛苦的?大概可以看得出来。
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就是说明: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么这个色法从什么地方来呢?是坚固妄想变现出来的!
己二、明受阴相
受阴:前面的色阴是物质,以下的受想行识都是心法。受是我们心中的领纳跟一种感受。我们的感受从什么地方来?看经文:
转想成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结示立名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即此所说,正如前面佛陀所举的例子,临高想心,观想自己面临高山,我们的足心就会生一种真实酸涩的感受。由因受生,能动色体,也由于这样心中的感受,牵动了我们色身种种的受用,所以我们现前的顺益违损,面对顺益的境界,产生增上快乐的感受;面对违逆的境界,产生折损痛苦的感受;这两种感受,在我们的心中,互相的奔驰、交互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虚明第二妄想。
感受为什么是虚明呢?
因为色法的存在是比较长久的,比方你买一栋房子,你今天住这个房子,你明天还住这个房子,它色法的存在性是长久的,它是一种习惯性的、长久性的妄想变现出来!但是感受是暂时的,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有两个特色:虚──它虚妄不实;但是它又明──它又清楚分明,像真的一样。比方我们有些人喜欢吃榴莲,他的心跟榴莲接触的时候,感觉这个榴莲真好,颜色也特别美妙、滋味也特别美妙。但是等他吃久了以后,榴莲吃多了,他就厌倦了,它又变成不好。所以感受是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