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发雷霆,劝止了元帅的后续行为,但王国的军团已经回去。
“王国的军团只是在会战结束后正常休整,我们本就与瓦卢瓦接壤,回到国内是合理的、被元帅认可的。常规的军事调度还需要您许可吗?”
“这当然不是我的权限,但在战时也不应该是您的应当由军部、总参谋部下令,而不是军团自行行动后再申报。”从撤军速度看,溜走和上报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不管军部同不同意,拜恩的士兵们一定会回国。
而且新元帅没有意识到他开了一個恶例,在战时让拜恩君主的意志优先于总参谋部,宰相在意的也是这个。拜恩国王是拜恩军团的名义统帅,而帝国军的所有将领都要听从军部总参谋部调遣。
那总参谋部能不能支配邦国的国王?这是个模糊的问题,无论是与否都有一方无法接受,但至少不能让这次拜恩军团的撤军成为先例,让其他邦国效仿,那样整合帝国南方军的努力就失败了。
所以宰相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松口:“没有任何军团能在军部未下达指令前自主调动。”
阿尔伯特也很强硬:“你我、皇帝陛下都清楚,其他邦国是其他,拜恩是拜恩。”
他站起来,走到会议室悬挂的地图前面:“即便我们加入了帝国议会,也不会完全受到马林王国的支配,在我看来,在所有拜恩人眼里,军部、总参谋部不过是马林王国的。原塔姆河联盟的成员,不过是在圣王国威胁下听从你们调遣,这是紧急情况。”
“他们都是自愿的,就像自愿签署帝国协议,自愿接受帝国这一实体的庇护、自愿接受驻镇法师和帝国军的驻扎发动战争也是在帝国议会上取得通过,也就是所有地区的意志。”
“你说得对,我不否认。但现在形势有变化,帝国对瓦卢瓦的作战已经超越了自我防卫的范畴,甚至瓦卢瓦的国王都没有了,接下来对它的干涉,就是以侵犯和掠夺为目的。那要分赃,就应该先说好如何分配利益。
“帝国的利益是帝国的,拜恩也要争取自己的扩张才对。倘若战争胜利,只有帝国的版图增加,那我看不到把军队送给帝国调遣的理由。”
谈判双方都不会否认帝国的战斗力,他们相信,第一次的失利是轻敌导致的,第二次则是错误的指挥、瓦卢瓦军队由于第一次胜利而士气正旺。总之,第二场会战的失败是多个因素累计,而这些因素在重整脚步后会得到克服。
期间是帝国军势的低谷,是整个帝国短暂的虚弱期。
而拜恩王国被罗夏扫除行业公会的弊病、挖掘出工业潜力后,得到统计数据的王室发现:嗯.原来我家能这么强?就钢产量来说,和帝国还差很多,伊斯塔尼也比不上,但和瓦卢瓦打得有来有回。巧了这不是,现在帝国和瓦卢瓦在战场上也打得有来有回的。
出于对帝国军实力的认可,以及被圣王国前期拉跨表现刻入脑海的阿尔伯特陛下没有接受秘法之塔大法师的策动,他选择在这个关头向帝国索要更多权利和自主,而不是直接挑战帝国。有新装备列装的拜恩第三第四军团陡然成为在谈判桌上掷地有声的砝码,它可以改变帝国对拜恩的态度,放到战场上可以倾斜胜利的天平。
“您是想要取得和帝国平等的地位?”
“相比帝国议会的加盟国,现在的拜恩更适合做帝国的盟友,除非马林王国愿意放弃在帝国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恢复选帝旧制。”在自家地盘,阿尔伯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狮子大开口,起码现在,他的獠牙也未尝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