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九章 如此激进的角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把支持的情况下,带着下面的人没人没夜的干,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专班,就是为了从省里拿下这个项目。

    当时这个项目在省里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常务副省长。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涉及到一些省市县的重要项目的时候,不一定省长就比其他的省领导管用的。

    主要是一把书记可以把一个具体的重大项目,专门指定给一个具体领导分管。

    这样的话,即使是级别比其高的其他领导,也是不能名正言顺的过问这个项目的事情。

    而这个高铁项目,当时是沙瑞金书记是直接指定常务副省长作为的负责人的。

    自然最终的拍板权就在那边。

    而这个常务副省长,平日里和郑良才是联系比较多的,也比较赏识郑良才,因此郑良才才保留了没有直接出局的机会。

    但也仅仅是保留而已。

    这个时候要想拿下这个项目,还是非常困难的。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东城那边的力度明显是更大的。

    即使是常务副省长想要明确的支持,但是如果项目指挥部的其他成员明确反对,或者说京海方面的诚意不够的话,事情还是会泡汤的。

    这个时候,方案的指定就很重要了。

    幸运的是,郑良才虽然学历不高,但实际上学习能力非常强悍。

    他之所以没有上大学,并不是因为他考不上,而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六零后而言,特别是农村户口的孩子而言,上大学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考上中专才是最好的路径。

    因为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就意味着可以包分配了,就意味着可以吃上皇粮了。

    就意味着可以有城市户口,可以跳出农门了。

    正是在这种激励之下,广大的农村孩子才会在那个年代拼命的读书,然后拼命的从农村里走出去,

    当然也会拼命的考上中专。

    因为如果是选择去读大学的话,还要晚上四年才能毕业工作领工资。

    当然,那个年代的大学,是没有交不起学费这一说的,因为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国家财政拨款的,中专也是一样。

    很像现在的委培生。

    唯一的区别是,去读大学的话,要晚上四年才能毕业。

    这样的话,就会增加家里四年的负担,这个负担不是学费的支出,而是家里没有了劳动力之后,又赚不到额外工资的负担。

    所以郑良才才会在那个时候选择去读中专,其实他内心里何尝不是希望能够读一个大学的呢,这样的话,最最起码,可以让自己的知识学的更多,专业更加扎实,当然更重要的是到了单位之后可以让领导高看一眼。

    但是很明显的,当时的家庭情况不允许啊。

    不过他还是很感恩时代的,相比于现在那些即使上了大学甚至是名校的,或者是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出来之后依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郑良才这种算是非常非常的幸运了。

    甚至可以说,如果命运再次安排过,让他晚投胎个几十年,投胎到现在的这个社会的话,如果按照当时他们家的那个家境,

    很有可能他是混不到机关单位里的,大概率就是给别人当打工仔。

    即使大学毕业了也改变不了命运。

    实际上,他知道,在这个年代,即使是考上了体制内,如果是没钱没权没背景的三无人员的话,也是徒劳的。

    很难有像他这样的上升空间了。

    所以每每想到这些,他都会在感慨,这些现象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和会的悲哀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