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询问之后,朱元璋这才将注意力再次放到了李财的身上。
只不过这一次、他看向李财的眼神就要复杂的多了。
有猜疑,有惊骇,也有疑惑。
“燕王殿下,我刚才也说了,我暂时无法证明自己的预算是正确的,但是我自己确信。”
听到朱棣的询问之后,李财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
而面对李财这一番肯定的回答,朱元璋也逐渐的冷静了下来。
让朱棣扶洪武皇帝坐下之后,朱元璋也终于重新坐回了面摊的座位之上,并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开始认真的看待起了李财这个所谓的洪武皇帝的政策。
这个时候的李财也吃完,悄悄地离开面摊,悄悄地走到赵峰的吃饭的桌上。
坐在旁边桌子上的张铁牛和赵峰他们端着碗来到李财这张桌子上。
赵峰看了看朱元璋离开的方向,好奇的问道:“刚才那人是谁?你认识吗?”
李财压低声音,凑到两人面前,说道:“他就是当今皇帝!”
“什么?!”
赵峰直接惊叫出声来,吓了周围食客一跳,都看向了赵峰。
“小声点,别一惊一乍的!”李财皱眉道。
赵峰连忙压低声音,问道:“不是说皇帝都是穿着黄金做的衣服,出门都是八抬大轿,吃饭都是美人喂的吗?
我看他和普通人没啥区别啊,你不说我还以为就是普通人呢!”
李财咽下一口面,说道:“道听途说来的都是假的,眼见才是真!”
赵峰眼巴巴的看着朱元璋消失的方向,一脸兴奋,自言自语的小声说道:“肯定是祖坟冒青烟了,竟然能遇见皇帝。
要是村子里的那些人知道,估计能羡慕死他们。
皇帝可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今天沾的福气,可真不少。”
张铁牛和赵峰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说着祖坟冒青烟的话。
李财看了他俩一眼,摇摇头开始吃饭。
在民智未开的时代,皇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像是神仙一往。
吃完饭,李财带着赵峰和张铁牛回家了。
不用费尽心思找商铺,陈松也懒得在大街上到处乱转。
回到家不久,朱棣派出来的人就来了。
陈松再次带着赵峰和张铁牛,跟着朱棣派来的人。
在距离李财住处不远的街道上,朱元璋派来的人带着李财停在了一栋三层小楼前面。
虽然只是三层,但是在周围的建筑中,已经算很高了。
“就是这里,这是钥匙、房契和地契,收好了!”朱棣派出来的人从怀中取出这些东西,放在了李财的手上。
取出这些东西之后,这人也完成了任务,直接离开。
看着那人逐渐消失的背影,李财收回目光。
“走,进去瞅瞅!”李财拿着钥匙,大踏步的往小楼走去。
跟在李财身后的赵峰一脸羡慕,“这么高的楼,真好,真好啊。
要是村里人知道表弟手中有这么好的地方,估计要羡慕死他们!”
走进小楼,一股清漆味扑面而来。
显然,这栋小楼刚刚建成没多久。
小楼一楼面积不小,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个平方。
在一楼转了一会儿,陈松上了二楼。
二楼和一楼不同,是由大大小小的房间组成。
三楼也是由大大小小的房间组成,只不过比二楼的房间少,靠着街道的一面,是一个大厅。
这个小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院子也很大,里面有大大小小七八间房子。
不愧是朱元璋给朱棣留的,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建筑规模,都要比其他的建筑好上很多。
李财站在三楼的大厅边,看着街道上的行人。
“不错,不错。”李财一脸笑容。
“这几天找些人过来,将这里休整休整,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据点了!”李财拍打着胳膊下的栏杆,颇为轻松。
在这里待了没多长时间,李财走下了楼,锁上大门。
刚往前走了没两步,一个头发皆白的老头出现在了李财的面前。
“敢问可是李财老先生?”老头好像认识陈松,直接开口询问。
李财有些疑惑,此人陈松根本就不认识。
“在下正是李财,神医之名不敢当,不过是会点皮毛医术罢了!”李财回道。
老头下巴上的胡子都白了,他捋着下巴上的胡子,露出了笑容。
“不错,不错,虽年少有功,但能不骄不躁,是个好苗子啊!”老头一脸欢喜。
“敢问先生是谁?我们可曾认识?!”李财一头雾水。
老头道:“老夫姓宋名濂,受陛下抬爱,做过几年翰林院学士!”
“是他!”
老头刚刚说出自己的名字,李财瞬间就想了起来。
李财学过一篇他写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李财背的滚瓜烂熟,对作者宋濂也很熟悉。
“原来是宋先生!”李财拱手行礼。
虽然李善长的功劳位居开国文臣之首,但如果论起写文章以及知识储备,整个明初,无人能比得上宋濂。
就连刘基刘伯温都不止一次的夸赞过宋濂,说他当今文章第一。
宋濂乃是一代大儒,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儒,不是其他那些酸儒能比的。
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宋濂不仅是太子朱标的老师,还是朝臣的老师,不止一次给朝臣讲课。
宋濂对朱元璋的帮助也很大,功劳也不小。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