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八章 意在陕东揽士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李善道派人去城里他的官廨后宅,将此两婢给带来的。他问了下这两个小婢,城内的情形而下何如。两个小婢揉着眼答之,进城的李善道部的部曲,才进城时,有扰民之事,但不久,随着李善道的军令传到,在一个姓黄的军将的约束下,就极少再有扰民之事了。

    真也不知,自己的名字怎会被李善道知晓,且李善道对自己还这么的重视。於今观之,李善道尽管是个守诺之人,可只怕却也不会放自己离开了。往后,——至少是一段时间内,便不得不屈身李善道军中。柳燮听着帐外雨声,思绪万千,不知此番际遇,到底是福是祸。

    不过好在一点,通过上午和中午酒席上的接触,李善道待人如春风沐面,好在非是残虐之主。

    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柳燮心道:“李将军此般待俺,莫不是为欲使俺劝降五郎献城?”

    ……

    遂次日早上。

    柳燮主动求见李善道,提出愿写一封书信,为李善道招降柳亨。

    在他提出此事之前,进到议事帐中时,李善道正在看什么东西。

    柳燮注意到他脸上似带着一点忧色,说完此事,得了李善道的称赞允可以后,他不敢问李善道为何含忧,亦不敢再打扰他,便恭恭敬敬地告辞出帐,自给柳亨写信去了。

    李善道在看的,是魏征的一道来书。

    魏征来书中,说到了五件事。

    四件是军事,一件是杂事。

    军事这四件事。

    第一件是刘黑闼前在魏郡,只是把王德仁余部的主要部分给剿灭了,仍有王德仁的残部潜在林虑等山中,刘黑闼率主力离开魏郡,北攻武安以后,他们颇有出掠林虑等县者。赵君德引兵进剿,然因近日下雨,道路泥泞,不良於行,没能取得大的战果,只把彼等重赶回了山中。

    第二件是匠营已经搬迁到了安阳,已在广招原是林虑铁官的铁匠、铁官徒等,开始扩充规模。

    第三件是黄河水再度漫过东岸,东平、济阴等郡受到水害,不少的郡中百姓逃难,涌入了清河、武阳等郡;同时,有徐圆朗留在东平郡的千余部曲,入掠清河郡,被李文相率部击走了。

    第四件是有关新兵征募的事情。

    随着地盘的日增,更重要的是,打下河内以后,李善道接下来已有用兵河东之打算,他现有的兵力已是不够用,需要再招募新兵了,因此在此回攻入河内前,李善道给留守贵乡的魏征、于志宁了一个任务,即是令除掉新得之魏郡外,在武阳、清河、汲这三个郡招募新兵。

    为此,制定了一个政策,凡应募者,悉分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这条政策,实际上就是自北魏而今,一直在施行的“均田制”的政策内容。永业田,是桑田,这二十亩桑田,不须归还;露田是耕田,在受田者死后要归还国家。

    不过与均田制不同的是,李善道特为募兵而在进攻河内郡前,与魏征、于志宁等商议后定下的这条新政策,不论受田者之前有没有田,只要来应募,就再给受田者这么多的田。

    魏征的来书中禀说,在此政策的激励下,应募者云集,现计已得新兵两万余,请示李善道,原定的新兵募集数额是两万人,已经超出,是不是可以这次的募兵暂停下来了?

    杂事一件,是向李善道汇报,王娇娇和她母亲从黎阳到了贵乡,魏征已代将她母女安置妥当。

    看完魏征的来书。

    李善道皱着眉头,在第一件和第三件军事上又看了一遍,寻思了稍顷,提笔给魏征回书。

    先写了河内县城已下,这两天就分兵去取济源、王屋和南部的温县与西部的武陟、修武、获嘉等地,告诉魏征,预计旬日之内,河内郡大体当即能够平定。

    继而,令魏征转令赵君德,王德仁的残部现已不多,遁在山中,不宜剿除,不必理会他们,只将安阳等诸县之各乡,各分些兵马驻守,以使彼等不得劫掠即可,彼辈既无掠,稍久自散。

    又令魏征,与徐圆朗留在东平的部曲间的关系,需嘱咐李文相,要处理好,其众若渡河来掠,狠狠打击,但不要杀戮过盛,所得俘虏可给些口粮,皆放归东平。告与他们,若再来犯,定杀不饶。且可告知他们,如果是因缺粮,可由他们的渠帅呈书贵乡,愿意送些粮食与他们。

    至於逃难入清水、武阳郡的山东流民,要选遣得力干吏负责处置,给以赈济,务不能使生乱。

    新兵此条,三郡新兵可以不用再招了,黎阳仓的流民如还有愿从募者,可以继续招之;并新入清水、武阳郡的山东流民,也可从中择丁壮,募入新兵。

    又令魏征,当遣吏巡视黄河西岸,检查西岸的堤岸,如有裂隙,即刻修砌。

    回书的末尾,提了下王娇娇母女,让魏征问问她俩,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需要。

    却这王娇娇母女,是李善仁向李善道要求,把她母女迁到贵乡的。黎阳的条件,不如贵乡好。王娇娇的父亲现在黎阳有任职,离不开,但王娇娇母女可以搬到贵乡去住。且无须多言。

    给魏征的回书写毕,当天令人送去贵乡。

    并在这天,李善道调兵遣将,分出兵马两路,一为高延霸部,往西去,持郡守和柳燮等的劝降书,取济源、王屋;一为焦彦郎部,亦持郡守和柳燮的劝降书,往东南去,取安昌和温县。

    两路兵马才行,原计划等随后再取的武陟、修武、获嘉三县,先后已是奉了降书到营。

    这三个县的投降,在李善道的意料中。

    此三县之东的新乡、共城,李善道已得;其西之河内,李善道也已得,它这三县被夹在中间,又此三县之北是太行山,其南是黄河,已是陷入连逃都逃掉的窘境,不投降还能怎样!

    底下来的四五中,捷报频传,王屋长柳亨也投降了,济源跟着也降了;安昌也降了。只温县没焦彦郎部兵马到时就降,然焦彦郎部只攻了两天城,城内有豪强响应,城便亦就攻克。

    至此,河内全郡已得。

    各留了些兵马留驻诸县,收编了各县的县卒后,高延霸、焦彦郎两部兵马返还河内。

    高延霸兴致怏怏,本想着这次他单独领兵,好好地显显身手,谁知王屋、济源两县俱不攻而下,早知此般,他还不如和焦彦郎换换!焦彦郎部返回的晚了两天,然他也有点意犹未尽。

    就在焦彦郎部亦还之这日下午,两道消息一从北,一从西,到了李善道案上。

    北边来的消息,是刘黑闼攻下武安郡治永年的捷报。

    西边来的消息,与李渊有关。

    第一道消息,颇令李善道喜;第二道消息,则使李善道不禁眉又微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