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赶考学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感到一种亲切感,因为他自己也曾出身于贫困的农村。

    经过一番交流,李凌了解到他们刚才议论的原因。原来,李凌是乘坐马车并带着仆人来的,而这群书生大多是孤身结伴而来。相比之下,李凌算是这群人中的有钱人了。于是,李凌大方地将准备带去京都的吃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并表示明天可以再补货。他故意装作凄惨地说:“各位才子,在下苍州苍海文士封侯,家乡被贼酋侵占,只带着妻子逃难至此。此次想考取功名,以便有机会向陛下请命,望朝廷早日发兵收复失地!”

    如果你们有幸面见陛下,我恳请你们传达我苍州百姓的心声!这些微薄的小吃,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小小感谢。”李凌谦卑的态度和恳切的话语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尚未亲身经历战争,但随处可见的难民已经让他们心知肚明。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这群人在品尝了李凌提供的食物后,话题便如泉水般涌流不止。李凌很快便与这群人打成一片,他注意到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想想也是,就像两千年前的科举考试一样,没有把握的人会去浪费时间参加吗?很多人在最后一年都会选择打工或寻找其他出路。这些学子们不远千里来到京都,他们的决心和志向都是非凡的。

    在这群学子中,年纪较大的文山约三十岁,据说已经参加了两次秋试,这是他第三次尝试。如果他这次还不中,他开玩笑说就要安心回家了。其他人如定州的云马,瘦高而有力;阳州的李闪,面冷言寡;平洲的子墨,文弱书生;庆州的舒明志,体态丰满,都让李凌觉得他们的才学颇为突出。

    令人惊讶的是,李凌还发现了西康县的老秀子范举也在场。这位老者显然没有认出李凌来,此刻他换了一件新文士衣服,倒显得有些考场老手的气派。刚才李凌看到他在一群初次参加秋试的学子面前介绍经验,说得口沫横飞。

    当大家都吃得差不多时,文山站起来提议:“明日便是谢师节,再十日后便是帝国大秋试。今日我们在此相聚也算是有缘。不如我们就按照封兄的建议,以文会友,各自作诗一首如何?”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文山见众人热情高涨,便即兴赋诗一首:“一夜八载,多少梦短不到家,三度紫禁,只献帝王家!”他的诗赢得了众人的赞赏。李凌也听出了文山诗中的含义,大致描述了他第一次落榜后日夜苦读,如今第三次参加秋试,如同考前的誓言。。

    首先,子墨以一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入大海不知海之广,学而不试何知学之深也!”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学问的深奥,这种心态使他在秋试中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众人都被他的才学所折服,认为他必定是秋试的佼佼者。

    接着,李闪则以“宝剑出自磨砺,梅香自寒来,秋风得意,紫禁之殿上扬!”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抱负。他相信自己经过磨砺和努力,一定能够在秋试中脱颖而出,甚至在五天后的殿试中也能大放异彩。虽然有些人认为他有些自大,但他的诗歌却展现出了他的功底和自信。

    而李凌则一直在品味着众人的诗歌,他发现虽然有些诗歌与书中所学有所不同,但正是这种差异让他更加了解学习和怎样学习。然而,当他被文山提醒轮到自己作诗时,他却一时有些慌乱,脑海中一片空白。他站起来,感觉就像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抓个现行一样尴尬。这就引得一些人心下议论,难道这个文士不会做诗?

    然而,李凌并没有放弃,他强定了神,一字一句地吟出了他之前编字典时翻译出来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这首诗的意境与整齐的诗文格式让众人感觉有些怪异,但它却展现出了李凌独特的文学视角和翻译才华。

    接着,舒明志对李凌的诗歌提出了质疑,认为“床在”与当前的时景不符。然而李凌也同时恢复过来,他继续以杜甫的《春望》为灵感,翻译出了另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数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虽然这诗也不算符合现在的时景,但这首诗正是杜甫当年安史之乱时所作,与自己现在的身份很符合。众人慢慢品味出来顿觉李凌文才高绝,不少人发自内心的共鸣,也不在追究什么时景不时景了!

    这时李闪抱礼道:“封兄忧国忧民在下敬佩,这等字诗慢慢品味更是一番滋味!”不少人纷纷附和。他们开始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不再纠结于时机的合适与否。

    时光荏苒,夜色渐浓,文山提醒大家:“今日已晚,明日五时便需排队,大家早些歇息,不可让客栈的公子哥们占了先机。”众人都表示同意,各自整理行装,准备休息。

    原来,明早需要排队购买香火,以便按顺序祭拜。李凌对此并不在意,他回到自己的马车,却发现王凤眼中闪烁着泪光。他关切地问:“怎么了?”王凤轻声说道:“你作的诗真的很美。”李凌恍然大悟,王凤的遭遇与这首诗中的情感如出一辙。李凌只得安慰着抱着王凤在马车上慢慢睡去,现在李凌和王凤除了最后一道防线似乎真的弄假成真做了夫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