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君公子嘉毫无反抗之力的在北疆被捆了,虽然他也没想反抗,他早就想摆烂了。
在和燕国的战争结束后,他就一直跟着李牧忙着处理灾情,结果万万想不到,军中突然就发生了一场大乱,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他是绝对不信李牧会谋反的。
营啸的时候幸好他不在,他当时在周边一个小城负责赈灾,在整个北疆乱起来以后,自然也没人顾得上他。暴躁的北疆给他吓得不行,带着几百人回了封地闭门不出。
等到杨端和打过来的时候,他想逃都逃不掉,直接被抓了,因为他的身份,倒是没有被杀,后来也直接送到邯郸了。
整个赵地,大秦每拿下一处,先惩处趁着旱灾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奸商,一律抄家流放,太过分的直接处死。
当然,背后的贵族只要不是不识相,主动上门找死,那也睁只眼闭只眼,老老实实吐出来就行了。
然后便是开仓放粮,赈灾,稳定物价,保证民生。
凛冬将至,更是给百姓发放了一些救济物资,组织军民建设修缮躲避严寒的房屋。
更有医师来为百姓诊治,免费发放一些药物。
然后就是分户分地,并且保证明年耕种官府会提供粮种牲畜器械,受灾严重的地方,免赋一年。
招不在老,好用就行,这一套走下去,民心不说是彻底拿下,起码也是稳定了。
毕竟正常老百姓,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官府,简直是听都没听说过。
尤其是今年一对比,更是不同了。
有许多赵国百姓原本对秦国仍有芥蒂,哪怕这些年来嬴政已经竭尽全力消弭两国之仇恨,然而血海深仇哪是那么容易说没就没的?
可是这一套下来以后,尤其是和赵国原本官府的对比,瞬间这仇恨就消散太多了。
秦国杀的人,可没官府害死的人多。今年明明是大旱之年,饥荒之年,饿殍遍野,可是为了打仗,还要抢走百姓最后一点点口粮,甚至明年的种子都要抢走。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秦国来了,竟然不抢,不止不抢,还放粮、分地、帮忙修建房屋、还给治病,还给御寒物资。
传说中秦王仁德,是天眷圣君,原来都是真的啊。
对此,嬴政只能说凡事就怕对比,尤其是大灾之年的对比。这一番仁德之举是大大收服了赵地百姓之心,正常情况下至少省了五到十年的苦功。
也不枉嬴政下了大价钱,咬着牙散粮。今年大战不停,又是大旱,秦国本土也是歉收,若非这些年家底厚实,他也舍不得。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粮食得不到百姓的心啊。
百姓从不在乎谁家坐江山,百姓最在乎的还是怎么活下去。
衣食住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衣食住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一辈子活动范围也只不过是周边几十里罢了。
他们想要的也只不过是活下去,简简单单的活下去,哪怕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
可是即便只是这一点简单的愿望,对他们来说也是奢望。
这个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普普通通的活下去,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生存,是一种奢侈的东西。
谁能够让他们生存下去,更好的让他们生存下去,他们就会支持谁。
那些只会剥夺他们一切的贵族,让他们失去尊严的贵族,让他们卑微活着甚至无法活着的贵族,本就不值得他们支持。
当嬴政愿意俯下身去看一看他们,给予他们一点点关怀,一点点光辉,就足以收服他们的忠诚。
因为他们从未有拥有过,只有一直在失去。
非必要情况下,嬴政不会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它的羊毛,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把羊彻底薅没了,羊要么跟你拼命,要么就死了,无论怎么都是不划算的。
天下这么大,尽可能让自己的羊更多一些,每只羊身上稍微薅一些就行了,反正每年都可以薅,但是死了就没了。
羊本就吃下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割下来的羊毛可以做成各类衣物,实在需要宰杀,羊皮可以制作衣物被褥,羊肉可以饱餐一顿。
用处这么多,这么好的羊,只是吃些草喂些水就可以,如果连这都不满足,就别怪羊也要拼命了。
可持续性精耕细作,和拟人化竭泽而渔型‘精耕细作’还是完全不同的。
一只羊拼命不可怕,但一群羊拼命,很可能牧羊人也要一起跟着丢掉性命。
当然,牧羊犬和鞭子也是必须要有的。
羊的性子是很执拗,很倔强的,需要牧羊犬和鞭子才能让他们乖乖听话。
当嬴政在细心忙碌管理他新获得的羊群的时候,周边各国已经是真的睡觉也睡不着了,这个年,他们也完全过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