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就是要把专家拉下马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在上个世纪最后一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进行了改制,每年到了年终的时候,首都大会堂都会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总计颁发五个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是其中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国内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研究人员。

    自然科学奖只有一等奖和二等奖,而一等奖的分量非常大,评奖原则就是‘宁缺毋滥’,每一个要评的项目都是慎之又慎。

    过去20多届奖励大会,只有14个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有十个项目是国内高校所属,剩余四个则是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所属。

    其中水木大学、科学技术大学以及高能物理所,都获得过两次一等奖,并列第一名。

    所有获奖项目都是需要众多科研人员的大型研究,学术领域包括材料学、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等等。

    数学类,则是一个都没有。

    数学类评上自然科学一等奖,还要追溯到改制以前,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凭借哥德巴赫猜想的‘1+2’论证,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

    现在能评上一个数学类的一等奖,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吴建宁满是赞叹的说了好多句‘了不起’,足以见得评上奖有多么的难得可贵,奖项的荣誉有多大了。

    这就是国内科研的最高荣誉。

    在说了自然科学奖的事情后,吴建宁又说起了cp组的项目评议问题。

    “评议会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但一般会是三个月后,应该要到年后了。”

    “不过也不用担心,项目组会正常提交报告。”

    “这个会议会邀请很多专业领域的学者,并进行不记名投票……”

    吴建宁说了一些评议会的规则,最后也抱怨了一句,“其实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只要评议委员会决定中止评议,项目就能继续进行。”

    “所以我才去找了汪进,那个老古板……”

    他说的还是有点气愤。

    即便是项目评议会议没通过,只要评议委员会主动终止评议流程,cp组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结果汪进油盐不进,就像是故意找麻烦一样。

    这也是吴建宁生气的原因。

    实际上,汪进是发自内心不赞同cp组的新方向,不只是他一个人不赞同,评议委员会、科学院物理所,有很多人都不赞同。

    在汪进看来,基础物理的研究就是要沿着国际的道路走下去。

    现在cp组并不是沿着国际的道路走,而是想走一条新的道路,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他个人的研究领域就是粒子标准模型方向,正因为从事相关的理论工作,还更清楚理论工作有多复杂。

    这还只是跟着‘国际大方向’做研究。

    创新?

    一条新的道路?

    国内的物理研究可没发展到能领军国际的程度,尤其是在前沿物理的探索上,和国际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高能物理,就是这样一个领域。

    如果把高能物理的工作算作是100,欧洲核子组织最少占据70,其他所有的机构,也包括高能物理所、费米实验室,最多占据30。

    这还是常规的实验物理研究,换做是理论物理差距就更大了。

    国际上已有的理论包括弦理论,宇宙论等,其他还包括大爆炸理论、反物质、暗物质、黑洞,等等……

    这么多的研究,有国内学者提出来的吗?

    显然,一个都没有。

    汪进认为国内的理论物理发展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就像是科技方向的赶超一样,先是要进行模仿,再慢慢的去赶超。

    新的理论,就是哗众取宠了。

    不得不承认,张硕的数学水平确实很高,但理论物理领域却没什么影响力。

    即便是有一些数学类的成果,又能怎么样?

    难道要用几亿的项目去验证吗?

    这当然不行。

    “必须要给出更可行的方案,比如说研究新的信号转化分析手段,这才是正常的方向。”

    “cp破坏的研究,本身是有理论基础的,而所谓新的理论……很难说。”

    “不确定性太高了,再加上没有国际同行认可,我们的项目可不是为了给私人做理论验证用的。”

    汪进对其他人说着,表现出一副大公无私的神态。

    实际上,他心里也有不愿意承认的小心思,那就是对于新物理的抵触,不只是对新物理抵触,对于所谓的未知物理现象也非常的抵触。

    原因很简单,他是50多岁的‘年轻院士’,在国内高能物理、理论物理领域,都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如果新的物理流行起来,大家都去关注新物理的内容,那么一辈子专注于粒子标准模型塑造工作的他,或者是‘他们’还能有什么学术影响吗?

    到时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