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他旋即摇了摇头,评价道:“材质尚可,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就是两把寻常的钢刀。”
狄仁杰微微颔首,看向赵既道:“你注意到他身上的衣服了吗?”
赵既点了点头:“是流行于江淮品类。”
狄仁杰笑了起来,他知道赵既和他的猜想一致,于是又问李元芳道:“元芳,你了解江湖上的事,可知道江淮间有什么出名的江湖组织吗?”
李元芳微微一愣,随即陷入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嗯,若说江淮间最为出名的江湖团体,非铁手团莫属了!”
狄仁杰心下一惊,缓缓点了点头道:“我听说过这个名字。据传闻,有很多大案都是铁手团做下的,可官府却从没有查到过蛛丝马迹。”
“故此,我一直以为铁手团只是个传说,想不到这个神秘的组织还真的存在!”
赵既接过话茬,道:“我也有所耳闻,铁手团的前身乃北朝时期的坞堡。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河北、中原的百姓往往聚族而居,结坞以自守。”
“他们不纳税,也不服徭役,结社成团,依仗武力,对抗官府,俨然国中之国,当时的官府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拓跋魏统一北方,亦无力将所有坞堡一一铲除,遂用怀柔之策,将这些坞堡册封为‘宗主’,督护百姓!”
提及“宗主”二字,狄仁杰与李元芳的心都颤动了一下。
赵既接着道:“再后来,北魏孝文帝纳李冲之策,行三长之制,用均田之法,同时大力清剿、诱杀了众多坞堡主,坞堡便逐渐走向了衰败。”
“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宗主叫李波,他有个小妹李雍容,射术了得。据传,胡灵太后还作了一首诗称赞她。”
这就涉及狄仁杰的专业领域了,他不由自主地吟诵道:“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李元芳点头附和,补充道:“确实如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坞堡成员的武艺高强。朝廷剿灭坞堡,很多成员或被杀或被擒,能够逃脱的都是精英和高手。”
“他们四散隐匿,逃避朝廷的追剿。就在这些流人之中出现了一位旷世高手,此人名叫元不忌!”
“据我师父说,元不忌自幼从高人习武,且天分绝佳,武功之高常人难望其项背。正是这个元不忌将流亡的坞壁成员召集到一起,组成了铁手团!”
说到这里,赵既饶有兴趣地看了李元芳一眼。
他心中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才能培养出李元芳这样的高徒?
按照李元芳的年纪推算,那位高人应该还健在才对……
狄仁杰暗暗心惊:“如此说来,这铁手团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赵既默默点头,论及底蕴,铁手团确实比蛇灵还要深厚几分。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虽然铁手团中单个高手的质量或许不及蛇灵,但数量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蛇灵组织中的蛇首仅有七人,但据赵既的记忆,李元芳在船上与铁手团激战之时,围攻他的高手数量至少达到了两位数!
加上那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颖王世子元圭,要对付铁手团,只怕没有那么简单啊!
赵既心思如电转,终于缓缓开口:“方才那个俘虏口称大师兄和宗主,咱们很可能就和铁手团对上了!”
李元芳连连点头:“正是,雇佣铁手团行事的费用不菲,通常只有富贵之家或朝中高官才能负担得起。”
狄仁杰喃喃自语道:“这又和扬州官场的情形对上了!”
李元芳面色愈发凝重,继续说道:“是啊,铁手团,没有宗旨,没有目的,只要有人出钱,他们便受雇行事,手段残忍隐秘。”
“可以说近百年来,铁手团杀人如麻,作恶多端,却从没有人能将其绳之以法!”
狄仁杰听闻此言,不禁又是一惊,连忙追问道:“这是为什么?”
李元芳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满是忌惮之色:“首先,铁手团不介入政事,也不依附于朝中任何派系或权贵,一切只是为了钱。因此就算不上朝廷的眼中之钉,除掉他们当然也不会是当务之急。”
“其二,铁手团内部高手如云,每一位都是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他们的行事神龙见首不见尾。”
“几桩大案做下,既无原告也无被告,三法司无法立案,当然也就无从查起,不了了之。”
狄仁杰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厉害!”
坞堡这东西,从东汉就有,一般在边境。坞、堡、壁、垒,听名字就知道,这类东西从诞生就是为了防御。
比较出名的,董卓的郿坞,还有东汉末年的许褚、李典等,都是出名的大坞堡主,这些人据族自保,同时收纳流民,搞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再加上训练武装,劫掠四周地区,基本就是国中之国。
五胡乱华后,这类东西在北方大行其道,大概要到隋代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但毫无疑问地是,坞堡主应该是以汉人为主。不知道钱导为什么偏偏起了个元不忌的名字,元姓自是汉姓,却明显带着拓跋氏改姓的历史痕迹在,一股北朝胡人味道……
还有电视剧里钱导自己那种不三不四的发型,不忍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