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能从与海外国家的贸易中获得必不可少的东西,海外国家能从与大明的贸易中获得大量有用的产品。
这种情况下大明继续维持对外贸易,本身就是对这些海外国家的施舍。
朱简烜的思维来到这里的时候,陡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天朝上国心态形成的原因。
朱简烜听着周围的工匠兴奋的念叨了好一阵,最后才开口定了基调:
“出口的事情先不用考虑了,专心把工艺研究透彻,铝材未来我有大用——”
工匠们不知道朱简烜怎么想的,但是知道朱简烜的重视和倾向,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活了。
众人一起答应着,继续为朱简烜介绍这三年的其他成果。
朱简烜在科学院和工程院转了一整天。
第二天回到紫禁城的武英殿,继续处理朝廷的日常事务。
当天下午,段玉裁、刘权之等内阁大学士,与礼部的主要官员一起来拜见朱简烜。
咨询朱简烜关于登基典礼的想法,主要是有没有特别的安排和要求。
首先是想要确定年号,是朱简烜自己圣心独断拟定,还是让内阁和礼部拟定几个初稿给朱简烜选择。
皇帝登基改元,已经是持续了将近两千年的传统了,一帝一元是大明洪武年以后的传统。
通常情况下,新皇帝灵前继位之后的当年,仍然会继续使用老皇帝的年号。
直到第二天新年,才会正式改元,使用新皇帝的年号。
除非是新皇帝本人没活到第二年。
新皇帝在灵前继位直到过年这段时间,就是处理和安排好来年事务的准备时间。
神洲皇朝的年号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首先是在一帝一元成为传统之后,年号通常就是皇帝本人的通俗代称,是唯一不需要专门避讳的代称。
有点像是皇帝的字号,在民间特别的流行。
如果皇帝没有自己的年号,民间百姓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也会自行想出各种绰号的。
与其让百姓们瞎想,不如自己选择一个合乎自己心意的。
通常情况下,年号都是从古代典籍中筛选的吉祥字,通常是跟政务思想和天下的趋势有关。
皇帝选择年号的时候,通常会寄托着自己的执政思想,或者是对未来的期待。
所以可以根据皇帝选择的年号,反过来判断皇帝的喜好和倾向。
比如说隋炀帝的“大业”,这一看就是要搞事。
还有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十次的“太平”,这些皇帝显然是真的希望天下太平。
朱简烜对年号这个事情,还是稍微仔细考虑过的。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就拿起了旁边的毛笔,直接写下了两个大字:
“天工”。
“取自天工开物,巧夺天工之意。”
几个大学士看到这俩字,心中都觉得非常符合朱简烜的作为。
朱简烜自己的那些发明创造,确实都是巧夺天工之物。
朱简烜对工匠、工业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
只是这俩字感觉有点过于俗气了,没有太多的文化内涵和韵味。
以前根本没有人这么选年号。
工匠的地位在崇祯以后有所提升,但终究不是特别光荣的事情,这些年才开始有所变化。
现在朱简烜亲自把工放进年号里面,未来应该还会继续重视工业建设。
大学士们心中各自做着评估,嘴上一起答应下来。
确定了年号,朱简烜跟大学士们继续交流,确定登基相关的其他安排。
比如说参加的人员,是否涉及到阅兵和游行,是否邀请外海使者参加。
这都是崇祯朝以后才有的事情,以前根本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朱简烜稍微考虑了一下,主要是昨天在科学院发散出来的思维开始产生影响,就直接拒绝这种新时代的操作。
不搞什么公开的阅兵和游行,也不让普通的平等的外国使者参与,只要求藩属国君主来朝拜新皇帝。
朱简烜同时下令,未来逐步减少官方的对外出口贸易,但是加大美洲和南非的金矿开发。
朱简烜的这几条安排,让现场的所有大学士都非常的意外。
一直以来,朱简烜都是特别重视对外贸易的,特别重视与欧洲各国的往来和交流的。
现在却好像忽然变了性子,直接不想要搭理欧洲人,还要断绝贸易。
以至于有人在心中猜测,难道陛下要闭关锁国了?
朱简烜倒不是要闭关锁国,甚至中国历史上也并没有真正的闭关锁国过。
只是在近代以前,一直有自己的一套对外贸易制度。
也有自己主导的一套国际规则。
神洲天朝皇帝是全天下的宗主,海内外的其他所有国家全部都是臣属。
任何一个国家,至少要名义上承认自己是天朝臣属,本国君主是天朝皇帝的臣子,才能够加入天朝贸易圈。
否则你就作为野蛮人自己一边玩去吧,天朝上国是不会与你直接做生意的。
不听话就直接断贡,也就是贸易制裁。
天朝对于皇朝、藩属、国家的概念,也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认知体系。
与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不相同。
这个世界的大明,自从崇祯皇帝时代开始,就逐步接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开始承认欧洲各国都是独立的不从属于天朝的国家,开始以相对平等的姿态与欧洲的主要国家打交道。
对于天朝体系的维持越来越不上心,这些年已经逐渐趋于名存实亡了。
朱简烜觉得现在有必要重塑这套体系了。
天朝体系相比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并不是什么落后或者愚昧的制度。
在原有的历史上,是近代的清朝本身落后和愚昧,无力继续维持以自己为中心的天朝体系。
才导致体系本身也被牵连,被认为是愚昧落后的体系。
实际上近现代的国际社会上,国际关系的发展恰好趋向于一个核心,加上一群边沿仆从国家的体系。
美苏两大阵营,都是一个超级大国,作为事实上的宗主国,带着一群外围仆从国。
只是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传统认知,让他们都违心的宣称无论国家大小,相互之间都是绝对平等且独立的。
给了很多小国不切实际的幻想,由此产生了很多不知所谓的矛盾。
大国口头上宣称自己与小国是平等的,实际上却利用国家实力对小国实施霸凌。
宣称小国也是独立的,所以自己不会干涉,也不允许别国干涉。
大国对小国,对事实上的仆从国,都单方面要求仆从国承担责任,大国自己却不承担照顾的义务。
实际上,承认国家之间的地位差异,有一个明确的公开的核心宗主国,明确彼此之间的从属关系,反而有利于稳定和公平。
天朝帝国本来就是神洲天下地区的唯一核心,周围的边沿国家相对天朝而言确实都是小国寡民和臣属。
现在就算是欧洲的主要国家,相比现在的大明而言,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了。
朱简烜不会断绝于欧洲的往来,但未来的神洲天朝与欧洲之间的交流,应该是两个不同体系的交流。
而不是将天朝视为一个国家,然后与欧洲的各个国家去平等交流。
双方的实力和规模差距太大了。
这种体系的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却需要从基础开始,一砖一瓦的慢慢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