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承乾: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李世民瞪着眼睛道:“你这小子,好不容易与你说些话,就说这些煞风景的。”

    “谁说不是呢?方才象儿还欠我们一个解释呢。”李泰在李世民的身后站着,眯着眼睛说道:“象儿这小子,当了皇太孙,就不把长辈们放在眼里,竟然公然声称我们是王八?当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打他?”李承干提议道。

    听到这话,在场之人都有些心动。

    几人邪恶的目光看向李象,小象心里一咕噜,连忙跑到了李明达的身后。

    “姑姑,救我!”

    “哼,刚刚你不也说我是王八吗?”李明达别过头。

    “好姑姑,就救侄儿这一回吧!”李象求饶道。

    终究是疼爱小象,李明达心里一软,哼了一声道:“好吧,那姑姑就饶恕你这一回便是。”

    得到保证的李象嘻嘻一笑,在李明达的身后转移话题:“其实阿翁,孙儿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什么想法?难不成是又要编排你这几位长辈不成?”李世民抚须问道。

    “嗨,哪儿能啊。”李象连忙说道:“只是刚才听阿翁感慨说那些一起随着您打天下的老兄弟逐渐凋零,所以心中便想着请阎少监给功臣们作像,嗯……不如就由阿翁推定二十四名功臣,并且将他们的画像供奉在宫中,阿翁若是思念他们,也好随时就能去看一看,以解思念之情,如何?”

    听到李象的提议,老李的眼睛都亮了。

    李世民就是这样,十分重感情的一个人。

    对于那些老兄弟的想念,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象儿这个提议很好,嗯……朕看,就叫凌烟阁吧,朕拟定出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并且让阎立本给他们画像,供奉在凌烟阁中,就这样定了!”李世民一锤定音道。

    实际上,按照历史的轨迹,凌烟阁应该出现在贞观十七年。

    然而这个世界的贞观十七年,老李御驾亲征,前出洛阳,所以就把这件事给耽搁了下来。

    李象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蝴蝶小翅膀不经意间就弄没了一个大唐重要的信息素,所以一直就想着通过什么方式去暗示老李,现在嘛,终于是给他找到了机会。

    于是,在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在太极宫当中,开始修建凌烟阁。

    按照李世民的构想,凌烟阁分为三层。

    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其实唐朝的生态和其他王朝很不一样,别的朝代都是太祖或者高祖打天下,比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而唐朝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去打天下,唐高祖李渊在后面后方紧吃。

    当然了,明太宗朱棣不算,不过这老哥的靖难其实也算是重新打天下。

    有了这么一个构思,随后就是推定功臣次序了。

    这个交给朝臣来做,当然是不合适的。

    毕竟现在这些功臣还在世,把谁定高了定低了都不是很合适。

    所以,还是由老李来亲自完成。

    不过这份名单,老李早在心中草拟过无数次,根本不需要现纠结,都是早就想好了的名次。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毕竟长孙无忌给他贡献了一个妹妹。

    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河间郡王李孝恭,随后依次为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在这之后,分别是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潞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以及胡国公秦琼。

    就算侯君集做出如此悖逆之事,李世民也依然没有忘记他当年的功劳。

    要说老李,也是真的重感情。

    当天下午,李世民便将阎立本召入宫中,让他给群臣作像。

    李象没去凑这个热闹,他从立政殿走后,便打算去李漱那边看一下,看看之前她找自己到底有啥事儿。

    皇宫之中在热闹,长安城之中,同样也十分热闹。

    无他,接连发生的大瓜,让大家吃得有点撑,急需在村头树下找人一顿狂聊,发泄出来。

    而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自从李象给了一个笑话模板之后,大家都开始在编笑话。

    但现如今,却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笑话,那就是《郧国公张亮在高句丽》。

    调侃归调侃,但大家对于张亮,也是同情的居多。

    没办法,毕竟爱是一道光这件事,总归能让人绿到心里发慌。

    不仅如此,甚至还将高度上升到了赵郡李氏。

    其实赵郡李氏也有点倒霉,他们虽说是山东士族,同属于五姓七望,但之前的事儿其实也没太明着掺和,朝廷查也没算账到他们的头上。

    现在出了张亮老婆李氏这件事儿,让人十分难绷。

    一时之间,五姓女在长安城顶风臭十丈,再也没人嚷嚷着要娶五姓女了。

    说来也是,娶回家干嘛?在脑袋上风吹草低见牛羊?

    而之前弘福寺和房家的联合辟谣,也被大家给提了起来。

    长安百姓不止在私下里,在公开场合都在戳山东士族的脊梁骨。

    要说这就是那五姓七望不要脸,非得拿咱们大唐公主说事儿,你瞧瞧人家襄城公主多贤惠?那可是自古以来的公主模范!再看看长乐公主,那更是一等一的贤惠,美得还像天仙似的,娶这样的女人回家,那可真是八辈祖宗都烧高香了!

    再说高阳公主,人家更是如此,在外雷厉风行,还能抓钱,这怎么能说是娶个婆娘回家?这分明是娶了一只会下金蛋的凤凰啊!

    这样的舆论之下,公主的受欢迎程度可比五姓女要高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也是李象喜闻乐见的,毕竟后世关于大唐公主娶不得的谣言实在是让人难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