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播种新的学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米面都不是多么上好的,布匹也都是粗布,还有一些鸡鸭蛋,甚至还有一整只已杀好的小羊。

    李承乾听着小福的禀报。

    “河间郡王说了,往后还有红楼原本都可以交给他,至于东宫所缺的尽管与他说。”

    李承乾笑道:“就说孤之后会选个好天日,与他叙旧,想讨教一番当初驰骋江南的事迹。”

    “喏。”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如此东宫的生活所需就再也不用愁了。

    晌午过后,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围了东宫跑了两圈,便要开始给她们上课。

    弟弟妹妹的教导也落在了东宫这位太子身上。

    也不知以往弟弟妹妹教得如何,宫中是如何安排的。

    长乐公主李丽质已去国子监听过课的,她算是唯一一个有基础的孩子。

    等她们坐齐,李承乾朗声道:“报数。”

    “一,二,三……”

    从左到右依次报数,她们的嗓音稚嫩声音倒是不小。

    李承乾双手背负看着她们道:“以往,我们都说民为重,君为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这个道理中延伸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因为你们都是皇子与公主,孤所讲的便从我们的身份开始,我们与普通人不同,伱们都是生在皇家的,作为皇子,作为公主,更要明白这个道理。”

    用自己的认知,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与她们阐述着。

    也不指望她们能听懂多少,先给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往后再慢慢巩固,让这颗种子长大,这便是目的。

    如果真要建立新的学问,新的思维,这些弟弟妹妹便是最好的弟子。

    正说着,除了李丽质,汝南公主,还有东阳三人听得认真,其他的孩子听到后半段早就神游不知何处去。

    “好了,孤再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将孤今日所讲的这些写下你们认为是重点的话语。”

    “下课!”

    一声令下,原本瞌睡的高阳与清河像是打开了开关,顿时恢复了活泼的模样。

    而今天殿下与公主皇子们教授的这些学识,宁儿都记录下来,送入立政殿。

    近来皇帝很闲,本来李世民打算去冬猎的,只不过又被魏征给劝谏得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闲来无事,李世民便看起了东宫起居记录,心说朕的太子,都在给孩子们讲什么。

    “群众基础?”

    看到这四个字,李世民顿时来了精神,仔细看着,“人都是有自我意识的,而不同阶层的人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也是不同的,发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归根结底,万千群众,万万千的普通人是历史推进的主要构成体,劳碌的黔首百姓是真正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看完了这篇文章,李世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以往他只有当年各路反王的战书,或者是各路讨贼檄文,才会有如临大敌的神色。

    可从未感受过,读一篇文章会让自己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李世民缓缓放下这篇文章,古来对先贤对治国之论的论述都有不少,可也见过如承乾这般,开膛破肚一般,将人心意识拿出来细讲。

    这是黄老之学?儒家学说?还是法家学说?

    好像都不是。

    李世民低声道:“这孩子是从哪里听得这些学识的。”

    长孙皇后疑惑道:“陛下为何流汗了?”

    李世民下意识地擦去额头的细汗。

    长孙皇后道:“多半是暖炉太热。”

    李世民对一旁的内侍太监道:“召见玄龄与辅机到兴庆殿见朕。”

    “喏。”太监低着头脚步匆匆离开。

    本是休沐时节,这个隆冬时节多数朝臣都在应付来长安走动的亲眷或与三五好友喝酒作乐。

    得到陛下的旨意,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匆匆走入承天门,一路走到皇宫的兴庆殿。

    李世民就坐在殿内,看着东宫的文章反复地一遍遍看着,见到两人来了也没有开口,而是示意他们先坐下。

    而后,房玄龄端坐在一旁,见陛下看着一卷书,时而低语,时而思索。

    良久,李世民开口道:“与朕说说,你们觉得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谁?”

    长孙无忌迟疑道:“物质?财富?好生僻呀。”

    房玄龄蹙眉道:“自古以来财富都集中在勋贵之后,而魏晋之后,世间财富都在世家之手。”

    李世民又问道:“你们觉得世家的财富来自何处?”

    就说眼前的十姓七家的大世家,他们的财富从何而来。

    房玄龄回道:“自魏晋乱世以来,有帝王许诺给世家好处,而后十姓七家不断积累,便成了如今的庞然大物。”

    “不对。”李世民摇头道:“玄龄,你这个说法不对。”

    房玄龄愕然……良久不语。

    长孙无忌道:“那陛下以为呢?”

    李世民终于将目光从这卷书上移开了,而是让一旁的内侍将这两卷书交给两人。

    房玄龄双手接过这卷竹简,仔细看着,忽豁然一笑,“黔首百姓,该是如此的,是臣的目光狭隘了。”

    长孙无忌读后,深吸一口气,“陛下,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手?”

    李世民沉默着没有说话,而是让两人继续品读。

    难道要明说这文章是自己的儿子所写,承乾这孩子才十四岁,他能够写出如此有见地的文章?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难道朕的儿子比朕还有出息,比朕更明白这个世间的真相?

    这也不可能,他才几岁?

    难道他比朕更适合做皇帝?

    怎么可能!

    李世民想了再想,万千愁绪化作一声叹息,闷闷地咽下一口酒水,承乾身边有高人?

    房玄龄抚须道:“文章中阐述与历代治国先贤的阐述有相符之处,文章中提及的物质财富,还有群众,无不在说万千群众的重要性。”

    长孙无忌放下这篇文章,道:“臣附议。”

    意思就是这篇文章不是什么数典忘祖之说,听了学了也不错,目前来看没坏处。

    而且十分适合现在大唐需要休养生息的国策。

    君臣三人交谈着,李世民自始至终没有说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后,更不会说这篇文章就是出自东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