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多面手秦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大明户部尚书杨思义,集合了来自全国的农业专家,想到的这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办法,就是肥料。

    其实在这片名为神州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华夏人,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注意到肥料的使用,对于土地增产有重要的意义。

    从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使用人粪尿、畜粪、杂草、草木灰作为肥料。

    到秦汉时期,厩肥、蚕矢、缲蛹汁、骨汁、豆萁、河泥也开始被列入肥料的行列。

    而现在,已经是1370年,大明洪武年间。

    杨思义率领的专家团队,打算在秦枫灌溉新法的基础上,再次取得突破的方法,就是采用肥料来促进土地增产。

    但是,要用什么样的肥料合适?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增补,民间收集上来的,能够用于肥田的东西,已经多达百余种!

    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泥肥、灰肥……

    其中,最早被应用于农业实践的肥料,自然就是粪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是最底层的劳苦农民,都懂得的朴素道理。

    但问题在于……粪肥并非那么容易获取。

    以秦枫所在的淳化县为例。

    一户人家,经常会拥有二十亩地,甚至更多一点。

    二十亩地,那是极其广袤的一片土地,光靠一家人的便溺之物……那得多能拉啊!

    哪怕是如今已经先富起来的淳化县,很多人家在能够吃饱肚子之余,开始养鸡养猪,丰富餐桌食谱的同时,也多了一项粪肥的来源,却依然不可能供给二十亩地的需求。

    更何况,那些珍贵的畜粪,同样要送到沼气池里,用作生产沼气的原料呢。

    但是,户部尚书杨思义的努力,也同样没有白费。

    集合近乎整个大明天下的智慧,虽然没能搞出比秦枫灌溉新法更高明的种地办法,却发现了一个新型肥料,能够用于土地粮食增收增产。

    红萍。

    杨思义手中拿着一份文书,上面用粗陋的文字写道:各邑农人,多蓄萍以壅田,养时萍浮水上,禾间辄为所压,不能上茁,夏至时萍烂,田水为之变色,养苗最为有益。久之,与土化合,便成肥料,苗吸其液,勃然长发,每亩初畜时仅一二担,及至腐时,已多至二十余担……

    农家人,哪怕找几个能写字的,自然也写不好。

    但杨思义完全不计较这文字的好坏,这里面蕴含的内容,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东西。

    红萍!

    真有这么好的肥田效果?

    若能在全国铺开,善莫大焉!

    但是杨思义身居高位,老成持重,自然不能仅凭这一纸文书,就立刻大张旗鼓向全国推行。

    他很快就想到了率先搞出灌溉新法的淳化县。

    既然那个叫秦枫的淳化县令能在一县之地做出成绩,我也大可以效仿一下啊!

    同样选应天府下辖的一个县,把这个在稻田里种植红萍壅田的法子推广下去,最多一年的时间,就能看到效果。

    若是真能跟这文书上说得一样,那么至少明年,这个试验县里的庄稼产量,就要胜过淳化县。

    到那时候,再推广至全国,那么我大明粮食的增产,就有多了一重扎实的保障。

    杨思义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把想法落实,最终选择了跟淳化县毗邻的句容县,开始试验稻田里蓄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