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上行下效与安心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方诸侯,早就心动无比,他也想有人叫他陈王,只是他的父亲和他姐姐要一直要他保护好徐凡,他才止住成为诸侯的想法。

    徐凡点头道:“记住你现在的初心,不要做了诸侯王就忘记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凡他们听到北方奔驰而来的战马声音,徐凡迟疑的看向声音的方向,发现有一条烟尘出现。

    陈胜也看到这幕,他大惊叫道:“亲卫警戒,护着陛下离开此地。”

    虽然陈胜看出这支骑兵不多,但他却不敢冒风险,毕竟这里太靠近匈奴的领地了,谁知道匈奴人会不会派遣一支骑兵杀过来。陈胜快速带着徐凡离开此地。

    徐凡也没有矫情,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这个天子要真在平虏堡出现意外,大汉在漠北的军队都有可能出现溃败,这种情况对大汉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很快四周收割稻谷的汉军,丢下镰刀,拔出战刀把徐凡包围起来,没多久十几匹就来到此地,陈胜带着徐凡骑上战马撤回平虏堡内。而留在此地的汉吏也快速逃离此地。

    但这支骑兵直接奔向平虏堡道:“开城门,有重要军情。”

    一个汉吏大吼问道:“前线情况如何?”

    传来的骑兵压抑不住喜色道:“前线大捷,漠南都督歼灭8万匈奴主力,樊哙将军阵斩匈奴单于冒顿。都督在战胜匈奴人之后在北海立碑,以后整个大漠都是我大汉的领地了。”

    “万岁!”城墙上汉吏汉军士兵同时欢呼起来,冒顿被征斩了,匈奴人被歼灭了,以后大汉北方再也没有强敌了,平虏堡再也不用担心,匈奴人南下了。

    而匈奴人却是悲喜两重天,悲的是自己的部落真灭亡了,他们的内心还是有点沉甸甸的难以接受,喜的是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没有顾忌的成为汉人了。

    军官打开城门放这支骑兵入城,胜利的消息也不断传开,这样欢呼的声音,跟着这队骑兵身后不断响起,传捷报的骑兵到了平虏堡更是上百人不断大吼胜利的捷报。平虏堡百姓听到这个捷报,顿时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街道上倒是都是欢歌载舞人群。

    胡亥知道汉军胜利之后大喜道:“我等马上出发,去大漠圈地。”

    说完胡亥等人骑马就向大漠赶过去。

    而在平虏堡像胡亥这样的人为数不少,他们也像胡亥一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奔向大漠。

    平虏堡,议事厅。

    “陛下!”陈胜激动道:“我军大捷,韩信歼灭了8万匈奴人主力,樊哙征斩了冒顿,漠南军在北海俘虏了近百万的匈奴牧民。韩信还在北海立碑,以后大漠就是我大汉的领地了。”

    徐凡激动道:“好,韩信没有让朕失望。”

    霍去病做到的事情,韩信也做到了,自己也算是没有浪费他的军事才能了。

    没有匈奴人,自己终于可以安心种田,安心堆科技树了。

    而后徐凡从陈胜手中接过韩信的战报,略过那些恭维的话,韩信在漠北之战,征斩匈奴精锐2万余,俘虏6万和近百万的匈奴部众,还有几百万数量的牲口。加上漠北大战俘虏的匈奴部众,匈奴人在漠北的势力可以说是被大汉连根拔除了。

    徐凡道:“此战漠北大战,我大汉百姓全力支持,三军将士用命,中原攻克强敌,把此捷报公告天下,此战过后,我大汉再无强敌,以后天下的百姓就可共享太平了。”

    陈胜等人道:“诺!”

    徐凡继续道:“命《大汉月报》派遣人手去前线,命令戏曲团去大漠劳军,同时收集我大汉有功之臣的事迹,而后记载在报刊之上,同时戏曲团以我汉军士兵的事迹,改编戏曲,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此战来之不易,天下太平是是汉军士兵用鲜血铸造的。”

    陈胜等人道:“诺!”

    这样的大胜,当然要大肆宣传,大肆宣扬,从集体到个体都要宣传道,舆论阵地朝廷不占领,就会有其他人去占领。

    历史上占据这块高地的是门阀士族,是乡绅,但徐凡肯定不会像其他封建君王放弃这个高点的,反而会牢牢把控这个高地,因为只有掌握好这个高地,改革才能顺,反之则有可能成为有心人阻碍改革的工具。

    而想要进行改革,一个君主的威望是极其重要的,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君主,他想打破内部的阶级利益,重新制定一个国家内部利益分配就很容易。

    历史上的秦王汉武,唐宗都是依靠军事威望做到这点。

    反而是对外战争很拉胯的大宋,从开国到灭亡,一直在改革,一直在失败,就是因为大宋找不到一个有威望的君主,他们自然也没能力分割国内的利益,君主被儒生忽悠瘸了,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还有人相信。

    什么《资治通鉴》是让君王吸取历史教训,治理天下的帝王之书(只看书,不实践,难怪宋以后的君王的素质越来越差)。

    大宋君主一想按照自己的心愿改革国家,就发现做不到了,因为大宋的君王既没有足够的威望打破国内的瓶瓶罐罐。也没有真正给他们分析大宋各个阶层利益的帝王书。

    大宋的君王都被儒生忽悠瘸了,宋仁宗一辈子都受臣子欺凌,就这还被他们称之为明君,对外不能战争胜利,对内不能打压利益阶层,完成富国强兵的改革,一生没有做成功一件事情。不讲功绩,讲人品,什么时候明君的标准如此低了。

    (宋朝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动不动说什么明君名臣很多,但你在史书上找,还真找不到他们有什么功绩,名臣反而弄出一个送地宰相司马光,关键是你割地,能带来几十年和平也就算了,但你割完地,西夏人马上过来打你,这样的人都不说是奸相,我大宋名臣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你要改革就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你没有威望,或者是连人都不敢杀,那大宋的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要吐出自己的利益,真因为仁慈?

    徐凡记得有个大V说什么明朝无名臣,说人家是三无朝代,徐凡反而觉得以建功立业为标准,从没有统一过整个天下,国土也是日渐缩小的大宋才是真正无名臣的朝代。

    你国土日渐缩小,整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地盘不断减少,你这个朝代,你这个君主,你这个臣子对整个民族没有任何贡献,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明君名臣?

    靠你们会写书!

    但《资治通鉴》出现不到60年后北宋就灭亡了,这就证明这根本不是帝王之书,他就是一部司马光写的带自己节奏的史书。

    《商君书》《韩非子》《六韬》都比《资治通鉴》有资格称为为帝王书,更不要说后世出现的屠龙书。

    对徐凡来说,这场大战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的威望再次提升,朝廷的威望再次提升,他可以解开束缚,去做一些更大胆的改革了。

    即便是这些改革会影响很大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他们也只能忍痛挨刀吐出一部分利益。

    漠北大战终于胜利,他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徐凡踌躇满志的下达命令道:“人监军将军邓宗,开始统计此战功臣,尔等也开始制作大漠的地图,为下一步朝廷分封做好准备。”

    “诺!”平虏堡所有参军俯首而拜。

    大汉四境终于没有强敌了,可以没有顾忌的开拓全新的家园,属于大汉的昭昭天命终于来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