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顾名思义,他在家中排行第三。
但实际上,因为二兄在张三小时候病逝,姊妹也都出嫁,其家中除了父母、长兄长嫂,只有一个年幼的侄子。
此时的社会环境与秦时不同,当初商鞅变法要求男丁成年之后便要分家,但现在,父母尚在之时分家是会惹人诟病的。
可汉家制度承自秦,所以他已经成婚的大兄在户籍上另立一户,实际仍住在一起。
张三家田亩不多,上等、下等,水田、旱地加一起四十多亩,还是下等的旱地居多,所以张三这不是来从军了嘛。
张三从军并非为了什么家国大义,只因在军中能包吃包住。而且他来从军,家中便无人需要去承担徭役了。当然,这個家不包括他另立一户的的兄嫂。
不过,这也足够了,有他父亲常年下地,他母亲便有足够的时间纺织,就不用提前将蚕丝卖出了。
他也不用在户籍上另立门户了。
留在孙府君麾下还有一桩好处,府君不克扣口粮,不仅如此,在四季衣物之外,每月还有一百钱的赏钱。
张三听什长说,这一百钱虽然比不上北军和西园军,但比起连口粮都克扣的,却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打了胜仗还有赏赐。
可要是不打仗了……张三很迟疑,如果还是现在的待遇,他倒是能快活,但娶妻生子定是没戏了,得有北军和西园军的待遇,才能养得起家。
张三没想出答案,张飞却拍了拍他的肩,说道:“依俺看,不如回家种地去。”
种地?
张三摇了摇头。
就家里那点地,地里那点产出……张三如何不明白,真要他娶妻生子,算上他的父母兄嫂侄子,是绝对养活不了的。
他要是同他大兄去抢,恐怕又要招大嫂的白眼了。
所以,虽然从军有风险,张三早已服完了一生本就只有两年的兵役,但如果要张三来选去留,他大约还会继续留下。
不然就得回乡去各处做工了,到时候算赋更赋和徭役又要一股脑地全来了。
最关键的是,他怎么忍心去跟带他长大的大兄和年幼的侄子去争呢!
“怎么?习惯军中?俺告诉你,只有凉州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留这么多人了。”
面对张飞的问话,一贯口舌伶俐的张三张了张嘴,终于将藏在心中从未对别人说过的话坦诚相告。
却不想,张飞听完却一时沉默了。
许久后,张飞感慨道:“是我小瞧你了,不曾想你是个内里有锦绣的,倒也算是个君子。”
他在心中暗暗感慨,若是过去,张三这样的人自不会在他面前坦露心迹,而他也决计是不耐烦听的。
过去,他身边这样被他忽视的人又有多少呢!
这一夸赞倒给张三整不会了,在他印象中,张飞脾气好不欺负人,却也没夸过人,他这算是第一个?
张飞想了想,又拍了拍张三的肩膀,承诺道:“日后上战场,伱就跟在我身后,我保你平安!”
张三高兴之余,忽然想到,喜欢被称为张君的张飞这次为何不自称“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