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被灵力覆盖的区域存在。
而若说变化最大的,那却还是国运。
此时的国运,真正有了几分传说国运的气象,民意汇聚,至强至大,浩浩荡荡不可违背。
国运汇聚之下,甚至在王朝头顶上方,形成了一方明黄光辉流转的璀璨华盖,垂下丝丝缕缕的明黄光辉,将其牢牢的护在其中,这甚至不是王朝操控,而是其本能为之。
似乎,它就应该这般守护势力之主。
当然了,它现在依旧只是存在于灵性层面,普通人是无法看到的。
甚至在其更进一步蜕变之后,就是掌握了天地规则的将官士卒,在没有激活运转天地规则力量的时候,同样是无法看到。
正常情况下,他们观测到的情况,开始变得模糊,只能粗略看到明黄色的国运,以及灰黑之色的民怨之气。
只有在激活天地规则、神通力量的时候,才能更进一步看清国运变化。
而在国运华盖之上,一缕金色力量游走,不断吞噬着周围国运力量,缓缓的壮大。
这缕力量更为精纯、更为强大,也更加的威严霸道,隐隐有种镇压一切,破灭万法的气象。
只是略一思索,王朝便就将其命名为了龙气,是属于他王朝的龙气。
不过
王朝眼眸深邃,看向了东方顺天府的方向。
似乎是因为国运与天地有了融合迹象的原因,所以使得国运这一王朝演化的特殊力量,渐渐被天地铭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规则。
天地间的各大势力,也都开始凝聚属于自身的国运,虽然无论是强度,还是凝练纯粹性,都远不如王朝所衍生的国运。
但,他们毕竟也算是凝聚了自身的国运了。
或许是因为国运的演化,与王朝有着直接关系的原因,他隐隐可以察觉周边各国国运情况。
比如东方的大明朝,便就升腾起了丝丝缕缕的明黄光辉,大部分笼罩大明疆域,一小部分则是汇聚于京都顺天府。
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架不住大明朝的疆域够大,人数够多啊。
这使得顺天府的上方,开始充斥一片浓郁国运,绽放着璀璨的明黄色光辉,虽然远不如救民军的领地,但是比起周边其他国家,却已经要好上许多了。
想着这些的时候,王朝便就忍不住的向着东北方向,以及北方、西方看了一眼。
不过,大明朝国运超过其他国家势力的同时,其民怨之气也是沸腾如潮。
大部分地方都是充斥着灰黑之气,包括京都顺天府上方,也都有着无尽的灰黑之气,甚至隐隐盖过了明黄国运。
看到这一幕,王朝不禁感叹,这不管从真实的历史,还是从玄学的国运来说,这大明朝都是即将亡国了。
只能说大部分的百姓,对大明朝还有些归属感的同时,也是怨气沸腾,那些贪官污吏、苛捐杂税,已经压的他们喘不上气了,他们又怎能不心生怨恨?
而相比于大明朝,东北方向的后金,就要好上许多了。
虽然依旧民怨大于国运,毕竟其底层百姓,掳掠的大明百姓,同样也是占据大部分。
并且,也同样都是受到压迫的群体,他们对于后金高层,自然同样没有多少好感,怨恨大于归属。
不过,其铁血煞气却是极为凝炼强大,隐隐压制了民怨之气,这让他的国运隐隐盖过了民怨。
看向北方以及西方的诸多汗国,情况也大致如此。
只是又有所不同的是,这些汗国除了王庭有着大量国运汇聚之外,其他各个地方部落,同样有着不少的国运汇聚,并且隐隐与王庭有所割裂。
看到这种情况,王朝瞬间便就有所明悟,这大概与这些蒙古汗国的存在形式有关。
他们说是一个统一的势力国家,但更多的却像是一个个部落的联合,属于一种国家形式的部落联盟。
虽然他们会听从王庭的命令,但是各个部落之间,其实是有着对抗与竞争的。
甚至就是与王庭之间,他们也有着一定的独立性。
只是小部落无力反抗,只能完全的听从而已。
但是那些大部落,却都有着相当的独立自主性。
就比如北方林丹汗统领的鞑靼土默特,其下便有鄂尔多斯,科尔沁、察哈尔等部,而在这些大的部落之下,又有着大大小小的无数部落。
当面对皇太极的进攻,林丹汗大败而逃之后,察哈尔部竟然转头便就投了皇太极。
强者为尊,依附强者,但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独立性,这就是蒙古各大汗国的情况。
类似明朝的藩国,却又比藩国更紧密一些。
在观察完各国国运之后,王朝这才收回了目光,看向了自家领地。
领地虽小,但却皆是明黄国运,纯粹而又堂皇大气,就算夹杂着一些劳役俘虏的怨气,也是无关大雅的事情。
相信过个一段时间,他们能够天天一日三餐,这怨气就会消减许多了。
就算有也无所谓,只要干活就行。
随后,十分满意领地情况的王朝,这才是开始处理公务。
等到消化完这两次的战争收获之后,救民军也就差不多可以继续扩张了。
Ps:并不会出现因为国运,超凡力量的普遍扩散,进而有势力强者,可以与主角抗衡的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