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质问,脑子里已经全都是番茄酱瓶的呻吟声了。
而与这一家类似的还有很多,虽然这个广告颇有些低俗,但不得不承认,它十分接地气,好看易懂。
每一位观看的人都会对亨氏的番茄酱瓶产生期待,说不定它真的能发出“放松的叹息”呢。
于是之后几天,亨氏各种酱料的销量猛然增高,亨利每天看着上扬的数据合不拢嘴,甚至在会议上真的和高层商量起了研发这种放松瓶子的可行性。
同时,对手德氏的酱汁销量增速一下子放缓,并被亨氏所超越。
因为这条广告,至高创意的名头在行业内愈发响亮了,很多客户都主动要求来谈合作。
不过唐德现在的关注点不在公司这一侧,他在家里买了许多报纸,正在看好莱坞圈内的各种采访。
这几天,关于《芝加哥》的剧组霸凌事件已经从迪昂单方面的指责变为了正反方的对峙。
某位道具组成员,在杂志上对迪昂的说法表示反驳:“事实上,迪昂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阻碍拍摄的正常进行,我们没有对其霸凌,也没有对他言语暴力。”
摄影助手菲莫斯也接受报纸的采访道:“我们使用的是胶片拍摄,所有人都知道胶片有多贵,电影的成本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可迪昂却拍摄了很多废镜头。并且面对副导演唐的指出一直狡辩,直到我们看到成片,他才承认错误!这种摄影师应该受到全行业的抵制。”
而制片人贝尔特也接受记者的采访道:“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开除迪昂,是他自己选择离开的,他违背了我们约定的合同,我们会前往法院对他进行起诉。”
这些言论一出,讨论的风向立即得到了改善,虽然普通读者们都在讨论剧组的行为是否符合语言暴力与霸凌,但各大电影公司对此都表示要把迪昂拉进黑名单中。
一个自己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却要发动报纸讨伐剧组的摄影师,没有人会需要。
当迪昂连续投递几份简历没有回音后,也察觉到了自己面临的情况,于是他开始更频繁的上报纸。
言语间全都是对《芝加哥》的唱衰。
“他们毁了这一出经典剧目,不堪入目!”
“从导演到摄影,都没有太多艺术天赋,只是庸人。”
“副导演唐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态度恶劣对待剧组成员。”
“镜头设计没有美感,舞蹈设计也颇为敷衍,不要买票去看。”
不得不说,这些唱衰的新闻确实有很多人爱看,导致迪昂这段时间靠接受采访挣了不少钱,愈发猖狂。
即便是贝尔特已经上诉,面临开庭审理迪昂也丝毫不惧。
这可把导演罗伯气的够呛,《芝加哥》是他的心血,为了设计那些舞蹈与镜头他费了太多日夜,他不允许任何人对其指手画脚。
于是在某个周末,他终于忍无可忍的对着记者的采访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芝加哥,将会被记载在歌舞片的历史上,我对这部影片无比自信,能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另外,剧组以及工作人员也都是好样的,他们是好莱坞内最优秀的人才!”
他的本意只是提振观众的信心,可在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媒体眼中,这就是对外放炮,正中他们下怀。
所以紧跟着几天的报道全都是在讲述导演罗伯的豪言壮语。
“罗伯·马歇尔宣称奥斯卡年度最佳影片将会属于《芝加哥》。”
“罗伯·马歇尔认为《芝加哥》将会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芝加哥》导演豪言称电影为‘歌舞片历史丰碑’。”
“《芝加哥》堪比《雨中曲》?导演信心满满!”
很显然,在歪曲语义这方面,新闻学从不让人失望。当然,除了这些离谱的也有很多正常媒体,只是他们普遍对《芝加哥》的看法也更倾向于贬低与轻视。
“《芝加哥》电影恐成圈钱之作,被前摄影师披露审美差劲。”
“粗制滥造,制作精良,《芝加哥》谜团还要等待上映揭晓。”
“《芝加哥》如果成为烂片,剧目粉丝称将会对剧组采用激进手段。”
当唐德看到最后一条的时候忍不住挑挑眉,美利坚真是民风淳朴啊,能动用物理就绝不讲道理。
不过他也从如此大量的采访中察觉到了似乎有谁在推波助澜,毕竟黑红也是红,说不定米拉麦克斯的高层想借此扩大电影的名气。
再一想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唐德啧啧两声,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然而即便再炒作,迪昂的小动作也到此为止了,因为各大媒体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场更有噱头的新闻,一位黑人演员声称自己遭遇了种族歧视。
这几天的报纸篇幅已经给了这位演员,迪昂失宠了。
唐德放下报纸,收拾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准备去参加理查邀请他的派对。
理查对他说这个派对必须参加,保管会让他大开眼界,他倒是想知道知道,这个派对究竟是什么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