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插话:“哦,你举个例子…”
“快乐家族出演的所有喜剧都挺让人烦躁的…就是因为尺度没有掌握好!”
“…你可真敢说!”
“这有啥的,公认的事情…”
“来,我们看节目!”
……
《喜剧大赛》第二季比不上第一季…
原因很简单,国内这个圈子太小,人就那么多。
素描喜剧是主体。
bj正儿八经只做素描喜剧商演的也就是单立人旗下的牙子喜剧,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做的。
好歹还有小品可以借鉴不是?但其实小品的年限也不长。
即兴圈子更小,bj正儿八经玩即兴的也就是那群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的成功,99.99%是因为选手才华横溢、本领高超、脑洞丰富、演什么都可乐——这一切,与节目组强调的那个素描喜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季属于抄作业,抄的都不明不白…
当节目组还站在第一季的功劳簿上,得意洋洋地在真人秀、日常、絮里强调自己对sketch(素描喜剧)的坚持时,节目同质化、取巧化、行活儿化、流水线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看完所有节目,马东让沈良谈感受。
“马老师,我说句实话,您别生气!”
“你说!”
“我觉得咱们这个节目可以稍微歇一年再办第三季…人才是需要沉淀的,哪怕割韭菜,也得等韭菜生长一段时间,麻干了这么多年,也就出来一个沈滕、玛丽…”
“另外,我觉得大家没要嘲笑春晚小品,《第二季》的不少作品,引起反感的程度不亚于春晚小品。很多作品基本陷入几个模式中无法突破:漫才、撒狗血、调侃刻板印象、用不礼貌制造冲突,这玩意跟包饺子有啥本质区别?”
“别说什么技巧、结构什么的,喜剧首先要好笑,好笑了,咱们再讨论其他!”
马东笑了笑,李旦接茬:“就没有一个好的?”
“某某某我很喜欢…但催泪效果太明显了,没法跟人推荐,我看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跟人推荐的时候怎么说?我说这一季老好看了尤其是冠军那组,看一场哭一场…人家还以为我神经病呢,看个喜剧节目,哭的稀里哗啦!”
“不过,第二季出了个王天放,还不错!”
黄博开口:“你很看好天放?“
“嗯…喜剧就是有天赋歧视,论你演技再好,论你故事再完整,你喜剧天赋不到就是没有办法戳中人!反正我挺喜欢天放的,流氓赛道的天板…可惜《孤注一掷》演员选完了,而且已经开拍了,否则,我一定推荐你演我的手下,不过,明年我们公司有两部悬疑犯罪片,都挺适合你的!”
王天放赶紧起身:“谢谢良哥!”
想了想,沈良告诫一句:“管住自己的嘴还有下半身,你们都是…自媒体时代,都老实一点,一点点小问题都能放大的!”
马东:“这是来自过来人的意见,你们一定要听!”
沈良笑了笑,然后对某某某三个人说道:“《庆余年2》,范闲有四大门徒,你们三个要是想演,我可以做主,邀请你们出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