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爱听了,少了你的车,我们也没得办法那么快将那些夜明砂搬出来……你可是以后我学车实习的师傅,我指着你将压箱底的本事交给我的,那些钱你就安心地拿起,不要想那么多。”
陈文志长长呼了口气,更像是保证地说道:“以后常来车队,只要我在,就把我会的那些都教给你,我晓得你时间没那么充裕,但我能保证,你能以更快的速度,把驾驶证拿到手。”
“还是你懂我!”
按照正常流程,一点岔子不出,三年的时间才能拿到驾驶证,这少说也是在八五年以后的事儿,但陈安想着,能在八四年私人允许有车的时候,就能开上,而且他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想要缩短时间,又能掌握好的维修技术和驾驶技术,一个好的师傅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年头学车,少不了被师傅的咒骂,有的时候甚至会挨打,偏偏又只能将师傅好好伺候着的年头,学车不容易,花销不少。
陈安之所以愿意分陈文志那七百五十块钱,本就是变相的打点,好让自己以后学车一帆风顺。
从饭馆出来返回旅社的路上,陈文志不无感叹地说:“要不是这次把车开过来,车是车队嘞,不能一直停放在这里,不然我都想跟你们进山咯!”
陈安安慰道:“开车可是别人羡慕不来的铁饭碗,可不能丢了,撵山采药,看着一时收入高,但这事儿更多的是讲运气,你是没有看到我们空手回来的样子,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开车更稳定些。”
陈文志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你们是明天就要进山了蛮?”
“明天就进山,有不少路要走!”
“我明天一早回去,等你们出来的时候,给我发电报,我家就在镇上,很快就能接到通知,到时候我来接你们,以后要用车,尽管打招呼,只要我在车队没有别的事儿,保证随叫随到,总比你们去找别个,更方便可靠些。”
陈文志比陈安想象的还要上道。
几天前,可是刚被陈安给暴揍过一顿的人,现在主动变得亲近了。
陈安也不跟他客气,点头道:“要得!”
趁着在街上,陈安领着三人,买了些小米、火烧馍、核桃馍和一些山里生活所需的东西,又到诊所备了些伤药,这才带着东西返回旅社。
小米是进山后的主粮,这玩意儿容易煮熟,吃起来方便,火烧馍和核桃馍,则是用于中午作为干粮使用,都是挺方便的东西,不然到了山里边,花过多时间用在做饭上,实在划不来。
关键是一天到晚挺累,也没太多精力。
寻找崹参,那才是最主要的。
一夜安睡。
四人第二天早上起的很早,晨曦中吃过街边小摊上的浆水面,三人将东西收捡好,捆绑在背篼里,让陈文志开车将几人送到东沟村附近。
这可是不短的一段路程,若是让他们甩开脚丫子地走,第一天大半的时间,就得完全浪费在赶路上。
陈文志离开后,陈安领头往蝙蝠洞方向走。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走东沟村。
收集夜明砂,两天下来,没少跟东沟村的人打交道,也走了几处地方,陈安已经知道一些便捷的山间小道,不用再顺着大路弯弯绕绕。
之所以绕开东沟村,是因为崹参珍贵,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背篼里,零零总总的东西,装了有五六十斤,别看份量不大,但背着穿山,依旧是不小的挂碍,让行进速度慢了不少。
有汽车送的那一大段路,三人再次回到蝙蝠洞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
重新回到山洞,让宏山有些莫名:“狗娃子,夜明砂都弄完了,还来这里干啥子?”
陈安笑道:“我得领你们先去看看崹参长啥子样,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做撒!”
甄应全倒是立马听出了陈安的言外之意:“你意思说,这里有崹参?”
陈安点点头,顺着山洞侧面走了没多远,然后拐下林子:“就在这里,你们先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看出那种是崹参的茎秆和叶子。”
宏山和甄应全放下背篼,在那片地方搜寻起来。
两人虽然没见过崹参长什么样,却也是聪明人。
陈安刨过崹参的地方还有痕迹,以及混杂在杂草间的干枯茎秆,加之又在药书上看过,倒也没用多长时间,就注意到了杂草之间的那些三花、巴掌。
“说了你们都不敢相信,在距离东沟村那么近的地方,居然有崹参,这个蝙蝠洞可是有不少人都晓得,肯定也有人会时不时到这地方,但偏偏就是没有发现它们!”
陈安笑道:“我也是跟着调研团队进山,在山洞口边扎营,晚上陪潘石玉教授的学生出来方便,被他在夜里边发现的,被怀疑是金不换……我当时也不晓得,只是觉得这东西感觉像是药书上说过的崹参,陪调研团到了朱鹮临时保护站,我才又折返回来挖的,没想到真是崹参。”
甄应全看着那些刨过的痕迹:“看样子,你刨了不少!”
陈安实话假说:“是刨了好几苗,但都不算大,回去的时候卖了一些,这次过来又把剩下的带过来卖给胖子,总共得了三千多块钱,胖子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崹参,才答应帮忙联系需要夜明砂的药厂。”
甄应全瞪大了眼睛:“三千多块钱啊!”
宏山则是笑道:“该狗娃子发的财,不然别人见不到,偏偏是他得到咯!”
甄应全点点头:“也是……听这么一说,这东西是真值钱!”
“那是当然,不然我也不会想着专门过来找撒!”
陈安叮嘱道:“好好看看,一定要记清望准,不能进山遇到宝了还不晓得。”
两人再次蹲下去,好好看看那些叶片,以及陈安扔掉的干枯茎秆。
陈安也没闲着,他继续熟悉这样适合崹参生长的环境。
心里默默地想着:缓坡,大叶子的树林里,散光条件,排水良好,土壤是腐殖土,方位上略有些背阴,面朝东南方……老何还说过,矮处少见,在山半腰……
在两人记住崹参茎秆的样子后,陈安略微衡量,领着两人,继续朝着山里深入,这一走,又是半天时间,只在路上吃了些干粮,一路沿途做着标记,一直到了临近傍晚,约摸着又深入二十多里地,到了看不到人活动的痕迹的深山里,他在一座山头,看了方位、植被,然后选了一处临近水源的山坳停下。
“就在这里搭棚子,最近几天,我们就在这片找,看运气如何!”
大海捞针的事儿,又是新手,运气成分往往居多。
只能是以后不断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