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从路谣那里拿到两篇稿子后,姜玉楼心满意足的回到杂志社。
编辑们看到他的收获后,也不由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别的不说,他们这个社长在催稿方面也太厉害了。前有陈中实和邹志安,现在有路谣这个榜样在,全都准时准点交了稿子,让他们不用为下一期杂志内容担忧。
只是在欣喜同时,他们也不免产生了些挫败感,和如此全能的社长相比他们确实太废了。
不过,这也怪不了他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叫姜玉楼,就像不是每个人都和彦祖一样帅。
姜玉楼把路谣的稿子交给了编辑部审核,没过多久,办公室里便响起了一阵惊呼。
“怎么了,怎么了?”
众人看向那声惊呼传来的方向,定睛一看,原来是刚当上编辑的刘振云。
刘振云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实在是路谣老师的新作太好看了,没忍住。”
“真的假的,有那么精彩吗?”
“是啊,小刘你说的太夸张了吧。”
“小刘还是好作品见得少了,就说咱们社长的作品,那才叫真的好。”
刘振云感慨道:“我没有夸张的意思,路谣老师这篇《在困难的日子里》立意非常好,描写了一位生活困难的学生面对贫穷,表现出了高洁的品格。说实话,主人公身上焕发出了一种人性的光芒,仿佛洗涤了我的心灵一般。”
他们见刘振云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将信将疑起来。
只是,现在刘振云还没有看完稿子,他们也不能一探究竟,只能按耐住心里的好奇,慢慢等待。
这篇小说到底只是中篇,字数并不多,即使刘振云看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到半个小时也看完了。
很快轮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审稿,直到编辑部的人都看过后,他们却沉默了。
怎么说呢,这部作品非常写实,所以能够给办公室的编辑们带来极大的共鸣。路谣是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来描述书中的世界,编辑们哪个没有大学经历,自然会有很多的共鸣。
书中对马建强的内心世界描绘更是本文的最亮眼之处,很多心理描写,将马建强这个人物刻画得极其生动形象。将他的诚实善良自强努力,都一一刻画出来,都是从那个困难年代走出来的,他们自然对马建强肃然起敬。
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出现在他们眼前,让他们不禁感叹路谣的写作能力又有了一定的提升。如此优秀的作家本来会被各方追逐,却因为自家社长的原因,愿意将稿子投到《最文学》上,身为编辑,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
“完了!”有个编辑一声长叹,打破了编辑部内的寂静。
众人不解的看向他,只见那个编辑摇头道:“咱们这期专号质量那么高,哪里还有其他文学杂志的活路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片刻后,轰然大笑起来。
这笑声固然是因为同事说的好笑,也是巨大压力的一种突然释放。该说不说,83年第一期杂志的销量绝对稳了。
很快,在宋文的带领下,编辑们将各种情绪转化成了工作动力,版面设计,作品顺序,以及封面和装帧设计,全部以最快速度完成,质量却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连姜玉楼看了,也挑不出一丝毛病。主要工作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则是印刷和铺货。
大家普遍看好今年第一期发售后的销量,姜玉楼在综合考虑后,决定将首印数量定在六十万册。这个数量是往期的一倍,风险肯定是有的,但也在他的接受范围内。
除了这一期杂志质量给了他信心外,文学黄金时代的来临同样给了他巨大信心。
改革开放这些年,已经初见成效,工人兜里有了闲钱,虽然很多人还是没钱买电视、看电影,当然,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多电影可看,可是看小说没有多么困难。
这个年代的杂志非常便宜,普遍价格在一块钱左右,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人也订得起。也得益于扫盲带来的成效,国人识字人口比例非常高,工人阶级作为先锋队,不识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这两年,各家杂志的销量普遍一升再升,质量很一般的杂志也可以印几万册,更别说头部杂志了。
价格便宜,质量高,还有姜玉楼这尊大佛,也难怪《最文学》的编辑们底气十足。
……
周末,姜玉楼非常准时地来到了央视大楼。
这次他没有上楼,而是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